小食代 03-06
超3900亿!玛氏最新年收入揭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以下文章来源于小食代 ,作者潘娴

依靠毛孩子口粮、糖果、巧克力能干成多大的生意?随着玛氏准备 " 吃下 " 品客薯片母公司,这家一贯低调的家族企业最新年销售也浮出了水面。

据彭博今天消息,玛氏 2024 年的净销售额为 546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3954 亿元),同比增长 4.6%。据悉,这个数据来自玛氏向一些机构投资者发布的文件,其正寻求融资来收购品客母企。

这意味着,继此前规模首次突破后,玛氏去年的销售额再创新高。按去年销售计算,这间缔造了美国第三大富豪家族的快消巨头,约等于 0.5 个雀巢、1.5 个亿滋的体量。

随着销售节节攀升,玛氏家族去年拿到的分红也有了明显增长。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

不上市

100 多年来,玛氏始终被牢牢把控在创始人家族手中。尽管早在 2001 年,即继承者 John Mars 卸任 CEO 的那一年,玛氏就开始启用由外部职业经理人运营的模式,但家族成员仍在幕后活跃。

上述融资文件显示,玛氏的 " 所有股本控制权 " 被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 尽管 20 多年来一直由职业经理人经营,玛氏家族成员还是在六个董事会席位中占据了全部位置 "。

彭博引用的文件资料显示,去年,玛氏向家族股东支付了 1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08.62 亿元)的股息,是 2022 与 2023 年分红金额的三倍多,相当于 2024 年 27% 的净利润。据此推算,玛氏去年净利润约 56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05.59 亿元)。

从最新销售情况来看,玛氏属于全球数一数二的食品巨头。小食代统计发现,论 2024 年销售额,玛氏体量约等于 0.5 个雀巢、1.5 个亿滋,两者是玛氏在宠物食品、糖巧领域的 " 强敌 "。

尽管玛氏不参评,但是如果以 2023 年销售额(注:522 亿美元)计算,玛氏在《财富》全球 500 强上应该可以排在 200 多名。若放在食品饮料行业中对比,玛氏排名仅次于雀巢、百事、百威,高于亿滋、可口可乐、喜力。

与同行对比,玛氏最大特点之一是坚持不上市,并且创始人家族始终深度参与决策。这种模式让玛氏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同时避免短期利益的压力。

" 作为一家私营企业,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命运。这也让我们拥有竞争优势,因为我们知道公司股东有谁。如果有必要,我们可以把他们都塞进一个小房间(讨论问题)。"   在一篇刊登于公司官网的访谈中,玛氏前董事会主席、第四代传人 Stephen Badger 曾说。

他又指,在此模式下,管理层与股东的互动是直接、切实和即时的,这让玛氏能快速做出决策,走自己想走的路,并真正进行长期投资。

Stephen Badger

目前,玛氏已打破 " 富不过三代 " 的 " 魔咒 "。有趣的是,由公开信息来看,其财富传承秉承着 " 一碗水端平 " 的思想,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为稳定发展打下基础。

《财富》去年发布的资料显示,玛氏家族至少拥有 37 名成员,公司股份主要掌握在第三、四代传人手上。其中,身为第三代成员的三兄妹 John Mars、Jacqueline Mars、Forrest Mars Jr. 曾各自拥有三分之一的玛氏股份。在 Forrest Mars Jr. 于 2016 年去世后,其股份由四个女儿继承,她们预计各自继承了约 8% 的公司股份。

根据彭博去年 12 月发布的 2024 年富豪家族榜单,玛氏家族以 1338 亿美元的财富排名全球第七大、美国第三大富豪家族,该家族长期以来都在榜单上 " 名列前茅 "。

不难想象,要让这艘背靠着庞大家族、业务多元且遍布全球的 " 航空母舰 " 能在时代洪流中立于潮头,其实存在不小挑战。正如 Badger 在上述访谈所言,和家人一起工作有很多好处,但同时有很多挑战,玛氏家族也从一个多世纪的经营中积累了经验。

Badger 表示,如果让他对家族企业经营提一个建议,答案是找到真正将成员们团结在一起的价值观,比如玛氏家族发生冲突时就会求助于公司的五大原则(注:由第三代继承者根据父亲理念制定,于 2023 年发布了第三次修订版)。

玛氏五大原则

" 当你们有分歧时,就像在任何一个家庭里一样,这(些价值感)会让我们脚踏实地……并帮助我们在意见不合的情况下找到共同点。" 他说,此外还要建立合适的治理架构,确保安排合适的人选。" 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合适的人选可能是家族成员,也可能不是 "。

积极并购

目前,玛氏已成为全球糖巧、宠物食品的 " 佼佼者 ",拥有德芙、士力架、M&M ’ s、益达、皇家宠物食品、伟嘉、宝路等诸多知名品牌。除此之外,玛氏也建立了 " 食品与营养 " 板块,提供 Ben's Original 大米、MasterFoods 调味品等。

从 " 发家史 " 来看,玛氏在成立早期就奠定了零食、宠物食品这两大根基。其中,零食属于玛氏亲自打造的业务,Milky Way 巧克力、M&M ’ s、士力架、麦提莎等品牌为此奠定了成功基础。宠物食品则通过 1935 年收购英国公司 Chappel Brothers, Ltd 而开创。随后,玛氏在两个板块进行了多轮并购,品牌矩阵逐渐庞大。

除了 " 买买买 ",玛氏的成功也离不开全球扩张,这主要得益于第三代传人的努力。在 Forrest Mars Jr. 去世的讣告中,玛氏曾提到,三兄妹将玛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受尊敬的家族企业之一,销售额从 10 亿美元增长到   350 亿美元。

据介绍,在运营家族企业时,John Mars、Forrest Mars Jr. 两兄弟的大部分职业生涯都致力于将玛氏国际化,首先将业务扩展到欧洲、澳大利亚和日本,然后是俄罗斯、中国、墨西哥、巴西和中东等国家。

在中国,玛氏于 1989 年正式进入,以进口分销的方式引进了 M&M ’ s 产品和彩虹糖;1993 年在北京建立了首家工厂,生产德芙品牌的果仁巧克力。至今,玛氏在华也是主营糖巧、宠物护理,其在 2019 年曾透露,中国已成该集团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玛氏中国几乎在其所涉足的领域都占据了头部地位。根据小食代从欧睿国际处拿到的数据,在中国,玛氏 2024 年在巧克力甜食、口香糖均位列份额第一,在糖果排名前五。2023 年,该集团在宠物食品同样排名第一(注:宠物食品数据尚未更新至 2024 年)。

"CEO 不断跟我们强调,在玛氏的任何一个业务单元,中国市场都非常重要。因为我们认为这里潜力很大,也对中国抱有很大信心。" 皇家宠物食品中国区总经理徐娟曾告诉。

回到玛氏。在颇为激进的增长目标下,这家食品巨头又开启了新一轮的积极并购。2023 年,玛氏新任 CEO  Poul Weihrauch 曾,该集团正寻求有机增长和收购,集团销售额 " 很可能在 10 年内翻一番 ",达到 900 亿美元。

小食代梳理发现,在 Poul 上任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玛氏公开的已完成并购数量达 11 笔,集中在营养食品、高端糖巧和宠物护理领域。值得一提的是,这当中还包括一笔在华收购。2023 年,玛氏收购了位于香港地区的兽医诊所 Creature Comforts。

对玛氏而言,眼下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无疑是推进对品客薯片母公司的收购。

这笔震动行业的交易总对价高达 359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2562 亿元),为包装食品业规模最大的收购之一。为此,玛氏昨日宣布启动高级票据发行,发行规模高达 26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884 亿元),以为计划收购 Kellanova 提供部分融资。

一旦这笔收购顺利完成,玛氏将向 900 亿美元目标 " 迈进一大步 "。小食代介绍过,2023 年,Kellanova 净销售额为 130 亿美元,旗下所有品牌、资产和业务都包含在交易中。

" 我非常兴奋双方同意将两家标志性的美国企业合并,两家企业的生产重点、业务足迹和品牌组合都非常互补。这将使我们能推进零食业务的未来愿景,接触更多消费者并进入更广泛的零食场景,同时继续负责任地发展。"Poul 曾说," 我很想将业务翻一番,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我们希望负责任地发展并创造长期价值。"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亿滋 雀巢 彭博 融资 董事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