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如期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举行,以 "Converge. Connect. Create.(融合、连接、创造)" 为主题召开的此次大会,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时隔一年时间,雷科技再次回到这个舞台,从中看到的不只是进步,还有创新与融合。
熟悉往届 MWC 的朋友都知道,一般如高通等移动通信领域巨头的展台人气都极高,今年则更胜以往,除了我们熟悉的骁龙平台外,全新的高通跃龙平台也首次在公开展台亮相,并携带首批产品与我们见面。
高通的热度并不仅限于他们的展台,小米、中兴、荣耀、广和通、美格、移远通信、联想和 TCL 等一众生态合作伙伴的展台中,以骁龙为基础构建的一系列产品同样在 MWC 上引起了热烈的关注,以高通为核心的 " 朋友圈 ",毫无疑问的再次成为此次大会的 "C 位 "。
正如高通公司首席财务官兼首席运营官 Akash Palkhiwala 所说:"AI 正成为下一个重大机遇,正如无线网络、云计算和社交媒体曾带来的深远变革。5G+AI 与 AI 原生 6G 将加速未来创新,释放无限可能。"
接下来,就让我们透过 MWC 的舞台,一窥这个 " 无限可能 " 的冰山一角。
在 5G 时代,高通就通过骁龙平台赋能小米、OPPO、中兴等厂商快速推出支持 5G 的终端,也让中国伙伴能够更好地深耕全球市场,并推动 5G 技术的快速普及。如今,随着 AI 时代的到来,5G-A 乃至未来的 6G 计划也被提上日程,一场影响更加深远的变革正在酝酿,并促使着高通与中国企业进一步加强在更多领域的合作。
作为高通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小米就以 "Connected Intelligence(连接智能)" 为主题,展示了他们的 "Human x Car x Home(人车家)" 生态。
在展台的智慧互联展示区,可以看到摆放了多台小米 15 Pro,这款以骁龙 8 至尊版为核心设计的手机支持全新的 6Rx 架构,对比传统的 4x4 天线结构在信号灵敏度、稳定性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并且支持基于终端侧 AI 学习的智能网络选择算法。
作为新一代基带的核心升级之一,智能网络选择算法会学习用户的常驻网络环境,当你即将走出 Wi-Fi 覆盖范围时,手机会自动切换到 5G 移动网络,带来无感的网络切换体验,使得无缝衔接的网络体验成为现实。
同时,为了强化手机在双卡双 5G 状态下的网速表现,小米与骁龙合作开发了新一代双卡双通技术—— Turbo DSDA,让手机在双卡待机状态下也能实现类似 " 四载波 " 的连接模式,显著增强手机的网络上下行速度。
高性能且稳定的网络是智能互联生态的基础,也让小米 15 Pro 成为智能互联生态展示的最佳选择之一。依托高通 Snapdragon Seamless 跨平台技术的支持,小米手机、平板、PC 等多终端可实现跨系统的无缝连接与协作,你可以在终端直接随意拖拽文件,也可以共享不同设备连接的无线设备。
甚至可以让你的鼠标无缝从平板跳到电脑,然后将刚刚还在电脑上播放的视频拖到平板上播放,此时你的小米耳机也会跟着切换到平板端,整个过程都不需要用户手动干涉。这种多设备协同的 " 魔法体验 " 极大提升了日常使用的便利,高通解决方案提供了坚实的助力。
不过,当你体验着流畅的跨终端互联功能时,是否有想过如果离开了 Wi-Fi,还能否获得相似的体验呢?在过去这样的体验确实只能通过 Wi-Fi 实现,但是随着 5G-A 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配合骁龙的跨终端技术,想要实现 5G 网络下的跨端融合却并非难事。
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需求,高通于 2025 年 2 月公布了旗下全新品牌高通跃龙,该品牌的产品将专注于工业及嵌入式物联网、网络和蜂窝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为企业和用户提供领先的边缘侧 AI、高性能低功耗计算和卓越的连接能力,光看介绍大家可能没啥感觉,不妨让我们看看实际产品。
此次的 MWC,高通就带来了该平台的首款产品——第四代固定无线接入(FWA)平台至尊版,作为全球首款 5G Advanced FWA 平台搭载了高通 X85 5G 调制解调器,其下行速率高达 12.5Gbops 且支持长达 14 公里的毫米波远程通信。
不论是下行速率还是传输范围,其表现都可圈可点,而且其集成了一颗拥有 40TOPS 算力的 NPU,可以利用 AI 算法优化 5G 宽带和 Wi-Fi 传输,增强产品在复杂网络环境以及多终端动态均衡等方面的表现,使其可以更好应对未来的多终端智能生态。
随着智能终端设备数量的增多,将传统的移动网络与 AI 结合已经成为新的趋势。在中兴展台的首日演讲中,高通技术公司连接、宽带和网络(CBN)事业群总经理 Rahul Patel 就表示,在深度合作与创新技术的支持下,高通与中兴共同带来拥有开创性 AI 技术赋能的 FWA(固定无线接入)和 MBB(移动宽带)产品,体现协同推动技术进步并向市场提供优质产品的力量。
除了高通自己的模板产品外,美格智能也带来了新一代 5G-A 通信模组 SRM819W,基于高通 X85 调制解调器及射频打造,集 5G-A、毫米波、AI 加持的网络优化等最前沿的通信技术,成为行业首批搭载高通 X85 的 5G 通信模组产品。
此外,广和通基于高通技术公司最新一代高通 X85 和 X82 5G 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的模组及解决方案,在网络覆盖、时延、能效和移动性上具备更优性能。同时,利用 AI 能力,广和通 5G 模组融合 AI,强有力地赋能 5G FWA 智能化,实现了模组性能的进一步升级。
最新的高通跃龙平台和骁龙移动平台,让高通与中国厂商能够构建一个基于智能手机、可穿戴终端、物联网终端等各种设备的跨终端生态,让高通生态链的产品可以组合成庞大的智能互联体系,让用户享受到万物智联时代的数字便利。
以往公众认识中,骁龙平台更多是与智能手机联系在一起,然而近年来高通不断扩大产品覆盖面,包括面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载系统等领域的芯片方案已日趋成熟并被广泛使用,小米所打造的「人车家」生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而在荣耀、努比亚、三星等厂商的展区,更是能够看到一系列支持端侧 AI 功能的新产品,从基于高通和骁龙平台打造的手机、AR/XR、无线耳机、平板电脑再到智能手表,可以看到多数品牌都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智能生态矩阵。
利用骁龙平台先进的移动技术和高性能硬件,这些智能终端可以轻松实现本地大模型推理、多语言实时翻译、个性化智能体等应用的落地部署,为用户提供丰富的 "AI+ 手机 " 体验,同时也让这些品牌的产品得以实现差异化竞争,使他们在 AI 时代可以拥有更强大的产品竞争力。
在 AI 时代,你的数据是 AI 满足你需求的基础,这也让隐私保护变得格外重要,在此前提下,端侧 AI 无疑是最佳方案之一。而骁龙平台的强大 AI 算力,使其无论是在影像算法的优化,还是智能助手的多模态交互等方面,都可凭借终端侧 AI 来完成,实现实时的 AI 功能调用,同时满足便利性、功能性和安全性。
并且,高通为厂商提供了跨硬件层到软件工具的整体支持,进一步降低了开发门槛,让各家能够专注于前端功能和用户体验的优化完善,相当于将原本的 " 单打独斗 " 变成 " 携手并进 ",这些优势也让高通成为更多厂商的选择。
除了各类智能终端,高通在展台设置的多人 XR 体验区也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过去的 XR 设备大多采用本地渲染,使得设备体验受限于本地性能,难以提供出色得多人游戏体验。而在高通的展区中,他们就利用 5G-A 技术的低时延高带宽特性,成功实现了多人本地远程沉浸式游戏,并且借助骁龙 XR 平台的强大 AI 算力,结合多模态 AI 大模型,进一步提升了手势识别和语音处理能力,不需要手柄等外设就可以轻松完成游戏操控。
基于骁龙平台的 XR/AR 产品,近年来也进入了产品井喷期,除了我们所熟悉的 Meta、Rokid 等厂商外,一个新兴品牌 BleeqUp 更是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BleeqUp Ranger 作为他们的首发产品,基于骁龙 W5 可穿戴平台开发,是全球首款四合一 AI 骑行眼镜,借助 AI 提供更高效的场景感知与数据处理,为用户在骑行等户外场景下提供基于 AI 的自动视频录制和紧急事态感知功能。
如果说手机、IoT 和 XR/AR 是移动场景的代表,那么 PC 则是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在本届 MWC 上,高通就展出了华硕、联想、戴尔等多家 PC 品牌基于骁龙 X 系列平台设计的笔记本电脑,借助其集成的 NPU 与先进 5G 连接特性,为移动办公、内容创作和多场景协作提供了新的可能。
与传统 x86 笔记本相比,骁龙 PC 在低功耗、高续航、网络集成性方面更具优势,尤其是面对 5G 网络需求和 AI 协处理环节时,其一体化 5G 芯片设计更利于适配。高通希望以此为突破口,与合作伙伴携手深耕各类笔记本形态,赋予终端更多灵活性,从而加快跨设备无缝协作的步伐。
骁龙 PC 的入场,可以说补齐了整个骁龙移动生态的最后一环,通过跨端互联生态的能力,让高通有望将手机、平板、穿戴、车机等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用户打造流畅的一体化数字生活。
MWC 2025 上展示的这一系列成果表明,5G-A 与 AI 正成为引领行业演进的关键方向,而高通则将成为整个行业的引路者。作为 5G 向 6G 演进过程中的中坚阶段,5G-A 不仅在通信速率和覆盖上进一步提升,更重要的是融合了 AI 等新兴技术,为网络和终端注入 " 智能 "。
从广和通和美格智能的 FWA 模组可以看到,AI 已经深入到通信网络的边缘节点,实现了智能流量管理、本地数据处理等功能,提高了网络资源利用效率和用户体验,这种端到端的智能融合将让未来通信网络将更加自主、高效,也将为以后的 5G+AI 时代到来铺平道路。
终端侧 AI 与 5G 的结合也催生出新机遇——比如在 XR 领域,AR 眼镜或 VR 头显通过 5G 高速连接云端资源,同时利用本地 AI 进行手势识别、环境理解,可以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交互体验,其体验远超以往的同类型设备。
当我从高通、小米、广和通等展台中走出来时,已经深刻意识到了 "5G+AI" 正在从概念走向现实,让移动通信从「连接一切」转变为「赋能万物」,AI 正在成为整个移动生态的基础。这也让我十分好奇,5G+AI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会孕育出怎样的成果?又会为我们带来一个怎样的全新移动互联时代呢?
End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