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科技金融要素何等重要?
2 月 25 日,西安奇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 " 奇芯光电 ")正式入驻西安高新区曲率引擎光子制造园二区。别小看本次 " 搬家 ",这是陕西光子产业 " 链主 " 企业扩产需求的关键一步,让公司 " 在手订单 " 顺利转化为 " 业务收入 "。
在我们眼中,更重要的是," 搬家 " 背后是西安财金携手西科控股磨练出 " 股权投资 + 设备租赁 + 厂房定制 " 的一体化服务模式。
01
产能受限 70%:奇芯光电获紧急支持
为什么说扩产是奇芯光电眼下 " 最迫在眉睫的需求 " 呢?
奇芯光电早已是省内明星企业,公司专注于高端 PIC(光子集成)芯片、器件、模块及子系统的研发,依托于其研发出的全球唯一可量产的硅基改性材料和全产业链的光子集成能力等优势,公司已经成为全球大规模光子集成行业中稀缺的 IDM 产业生态企业之一。
随着近年来 AI 风口带动形成的庞大算力需求,有核心技术傍身的奇芯光电则迎来业务 " 爆单 "。
据了解,由于原有产能限制,2024 年一季度奇芯光能只能完成订单量的 30%,直接后果是在营收翻三倍的 2024 年,公司市场占有率却有较大的下滑,彼时公司负责人出差中进行最多的工作就是拜访外部代工产能或是向客户登门道歉。
那么,这一紧迫需求是如何解决的呢?
公司的两家股东——西安财金和西科控股,联手为奇芯光电创新打造出 " 一体化 " 服务模式,合计为其提供了 1.7 亿元资金支持。
一是股权投资解决流动资金。西安财金通过龙门成长基金向公司注资 7000 万元股权融资,助力企业研发投入与运营扩张;二是融资租赁解决生产设备。由于商业银行很难提供 10 年期专用于设备购置的无抵押信贷支持,西安财金调动旗下财金租赁为公司提供 1 亿元的设备融资,专项用于 CWDM 芯片产线的建设和升级;三是厂房订制解决物理空间。西科控股则根据公司特殊需求,前置性地为其提供了 6000 余平方米厂房订制代建及装修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西安光机所产业平台孵化出的首批 " 硬科技 " 企业,奇芯光电此前厂房就位于西科控股旗下的光子芯片园,以西科控股根据入孵企业规模所布局的 " 芯片园—制造园—传感园 " 全阶段 " 曲率引擎 " 硬科技企业社区来看,奇芯光电未来生产场地亦得到保障。
多方合力之下,厂房搬迁工作也跑出了惊人的 " 西安速度 "。
项目从 2024 年 10 月初正式进场施工到 1 月中旬投产使用,历时 3 个月即完成建设,如今产能已满足当下订单需求。据了解,公司 2025 年营收预计将实现数倍的提升。
02
母子联动:打开 " 金融资源库 "
在我们的观察中,这种多方合力服务科创企业的模式在省内还是很罕见的。
先来明确一下西安财金与西科控股长期以来的 " 纽带关系 "。一方面是 " 基金母子 ",双方目前以补链、强链为抓手共同发起总规模 37.5 亿元的 3 只光子产业基金,累计投下 19 家光子产业链重点企业;另一方面是 " 股权母子 ",西安财金曾于 2022 年 12 月与 2024 年 10 月两次增资西科控股,目前已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而在我们看来,这些都只是打通 " 资源切口 ",真正促使此次项目高效落地的深刻原因无疑是双方灵活的市场化决策机制。
作为市级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运营公司,西安财金本就是一家多牌照的金融服务提供商,在我们的观察中,旗下类金融板块目光均已瞄准科创。
如财金租赁:当前累计投放规模已达 70 亿元,截至 2024 年底已为涵盖光子、半导体、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链的科创企业项目合计授信约 3.8 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奇芯光电项目中形成的经验积累,财金租赁联合西科控股已将该模式打造成标准化产品—— " 追光易租 ",未来将大幅提高对光子产业企业设备融资租赁的支持效率。
如财金担保:不仅不断优化免抵押、纯信用的 " 科创担 ",还推出了循环额度分离式保函的 " 科创函 ",此外更是与创新基金、人才基金联合推出了迭代版的 " 人才担 " 与 " 基金担 ",截至 2024 年 11 月,累计服务科创企业 1302 户次 31.82 亿元。
如财金保理:在设立半年后里已营销科创企业 20 余户,包括为龙腾半导体这一本土龙头提供 1 亿元应收账款保理融资服务。
据了解,西安财金已然打通各板块联动机制,直观表现为 " 全面信息共享 ",各业务板块已通过 " 群聊 " 方式将标的企业需求即时触达公司内部。仅在其当前支持光子产业链企业中,就有 20 余次企业获得了西安财金 " 金融综合支持 "。
在我们看来,以西科控股为平台抓手,将更好地助力西安财金放出 " 高质量杠杆 "。
真正具有深层次理解的是,西安财金已经确认:在民企固定资产投资复苏的当下,科创企业就是 " 最有能力放杠杆的群体 "。(详见《西安之急:抓住 " 最想放杠杆 " 的群体?》)
而西科控股当前成果是:截至 2024 年,其孵化培育的硬科技企业已超过 500 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 84 家,对不少企业的投资周期已超过十年。
03
另类引导:投后加固产业建设
说到支持实体产业,此次主角之一的西科控股正在通过科创生态圈的打造,不断加固陕西光子产业链韧性。
作为陕西 " 追光计划 " 的牵头发起方,公司近两年来已先后为省内引进超 30 家省外光子重点企业落地。目前,全省光子企业数量由 2022 年的 150 家正增长至 320 家,其中西科控股引入及培育的光子企业已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不仅是 " 招商效果 ",我们注意到西科控股以及市场化创投机构中科创星,通过 " 牵线搭桥 " 的方式为省内光子产业带来了 " 市场活力 "。
公司分别于 2024 年 4 月与 2025 年 1 月在省国资委、工信厅的指导支持下成功举办了 " 光子产业链合作对接会 " 与 " 专场路演暨供需对接活动 ",前者邀请了 9 家省属国企与来自全国的 8 家光子企业,后者则邀请了 5 家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链重点企业与 7 家省外极具潜力的光子企业。这种 " 面对面需求匹配 " 不仅将促进光子技术与省内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且能够进一步在 " 全国统一大市场 " 建设中为省内光子产业觅得融合新机。
目前直接成效是,位于杭州的参会企业洛微科技生产的固态激光雷达产品现已应用于陕汽集团后装市场。
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企业愿意 " 聚链 " 加入这个产业链生态圈呢?
不同于普遍 " 强制反投 " 要求,西科控股作为硬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目前形成的 " 投后服务生态 " 使其成为一个 " 另类引导者 "。
一是解决资金需求。公司不仅构建了涵盖母基金、光子产业强链基金、S 接力基金以及中银 AIC 基金等完善的基金矩阵,且与合作银行创新开发 " 贷款 + 外部直投 " 模式帮助被投企业获得约 22 亿元债权融资。此外,投行部门也帮助全国范围的已投企业获得近 80 亿元后续融资。
二是解决市场订单。产业服务部门与国内 40 余家千亿级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帮助创新技术与成熟市场寻找汇聚机遇,目前已服务超 80 家被投企业产品走进更大的平台。
三是赋能能力建设。熟悉科转的读者们都知道,很多技术出身的创始人对于商业管理相对陌生,西科控股和中科创星连续十年为企业创始人免费提供 " 冠军营 " 培训服务,已累计为 560 多名企业家补足 " 硬科技创业第一课 "。
四是完善高管团队。细分赛道企业高管往往需要 " 水下人才 ",投后业务板块目前已建设了一个超 400 人的 " 人才储备库 ",在过去一年中帮助约 15 名企业家找到公司高管及合伙人。
引导则发生在不经意之间,位于北京的被投企业中智科仪就在接受一系列投后服务后,主动提出将公司整个生产线及研发中心放在西安。
行文至此,金融棒棒糖所形成的感受是:在全国多省呼吁跑出 " 杭州六小龙 " 的当下,陕西即已拥有 " 硬科技 " 先天优势,如今国资金融平台联动科转机构合力支持科创企业的陕西路径亦得到打通,尤其是双方均以 " 耐心资本 " 心态形成的全面培育生态,正是孕育 " 陕西六小龙 " 所必须条件。
来源 / 金融棒棒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