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6 日,港铁公司(00066.HK)披露了 2024 的业绩报告,整体表现优异。
财报显示,2024 年,港铁公司总收入为 600.11 亿港元,同比增长 5.3%;归母净利润达 157.72 亿港元,同比增长高达 102.6%,实现翻番。
对于盈利的显著提升,主要得益于公司经常性业务,及物业发展项目利润大幅提升。报告期内,公司经常性业务利润为 72.10 亿港元,同比增长 68.4%;物业发展利润激增至 102.65 亿港元,同比增长 392.8%。
华泰证券此前研报指出,港铁公司作为 " 铁路 + 物业 " 模式的典范,其盈利可视为香港零售和楼市活力的晴雨表。经常性利润主要来自铁路客运、免税店及车站小商店租赁、商场租赁等现金流稳健的 " 收租 " 业务,近 10 年盈利贡献约占 45%。非经常性利润则来自新建铁路沿线的房地产开发、投资物业的公允价值重估,盈利贡献约占 55%。
从业务板块来看,港铁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香港车务运营、香港车站商务、香港物业租赁、中国内地及国际铁路与物业租赁及管理业务,以及其他业务五大板块。
其中,2024 年,香港车务营运业务收入达 230.13 亿港元,同比增长 14.3%,收入占比提升 3.02 个百分点至 38.3%。香港车站商务收入同比增长 4.4% 至 53.43 亿港元。香港物业租赁则收入 53.79 亿港元,同比增长 5.9%。
港铁公司解释称,香港业务增长主要得益于本地铁路乘客量持续回升,特别是过境服务、机场快线、高速铁路(香港段)的乘客量显著增加,以及免税店业务恢复营运,带动了车费及租金收入提升。
2024 年,港铁公司在铁路和巴士客运的总乘客量超 19 亿人次,按年增加 3.0%;由于北上香港市民的增加,罗湖和落马洲过境服务的乘客量同比上升 37.6%,达 9840 万人次;高铁(香港段)载客量也创新高,突破 2600 万人次;机场快线的乘客量同比增长 21.1%,达到 1310 万人次。
随着香港本地铁路及过境服务乘客量的增加,车站零售和免税店业务也迎来了正面连带效应,车站店铺租金和广告收入均有所上升。
而香港物业租赁的增长则得益于公司两个新商场—— " 围方 " 和 "THE SOUTHSIDE"(均在 2023 年下半年开业)的额外贡献。
在中国内地及国际业务方面,2024 年度,中国内地及国际铁路与物业租赁及管理附属公司的收入达 254.67 亿港元,占比 42.4%,但同比下滑约 1.9%。
2024 年,港铁及其关联公司在香港以外载客约 25.2 亿人次,同比增长约 6.3%,铁路运营表现有所改善。但在中国内地及澳门方面,由于公司于 2024 年 5 月出售了北京 " 银座 Mall" 商场业务,产生了一次性亏损,导致相关附属公司在 2024 年度录得了经常性业务亏损 1.31 亿港元。
财报显示,若不计算中国内地物业发展,港铁公司从事铁路、物业租赁及管理的附属公司(扣除业务发展开支后),连同香港以外的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合共录得应占除税后净利润 12.29 亿港元,较 2023 年显著大增 238.6%。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业绩表现不俗,但港铁公司的股价并未得到明显提振。3 月 7 日,港铁公司股价走势震荡,截至发稿前,小幅下滑 0.19%,报 26.2 港元 / 股,年内累计跌幅为 3.32%。
对于这一表现,券商机构似乎早有预判。
海通国际认为,港铁现金流从今年开始可能会比以前紧绌。该行预计,港铁未来十年的资本开支高达 1650 亿港元,其中 2024 至 2026 财政年度为 900 亿港元,即每年 250 亿至 350 亿港元,其中 80% 用于香港铁路维修及新铁路项目。考虑到香港住宅物业市场仍在复苏,该行预期来自物业发展计划的现金流入可能放缓。港铁可能透过借贷、发债或配售寻求进一步融资,预期净负债比率将由 2024 年上半年的 27.5% 上升至 42%,并于 2025 至 2026 财年上升至 45%。考虑未来数年负债比率将升,目标价相应降至 28.7 港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