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大事记 03-07
降维打击!小米华为用手机营销战法血洗车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2025 年 2 月 27 日,小米举办了一场 " 双 Ultra" 发布会,在发布会上,SU7 Ultra 以 52.99 万元的定价惊艳了在场的所有人。很难想象,一台 1500 匹马力的豪华跑车,售价仅需 53 万元,这一下使得 SU7 Ultra 登上了各大媒体的热榜,又一次以实力出圈。

恰好,华为系的顶级新车尊界 S800 也在 2 月 20 日发布,无论是对标迈巴赫 S680 的营销策略,还是 " 太尊了 " 的宣传标语,无不意味着华为正在向着汽车产业的超高端进发。

小米和华为的一系列攻势正给传统汽车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不过对于熟悉国产手机行业发展史的的人们来说,却并不意外。

01

复刻手机行业的 " 成功 " 营销

当小米 SU7 Ultra 52.99 万的价格落在发布会那巨大的投影上时,不知道有多少人回想起了十多年前小米手机 1 代公布价格的那个瞬间。一样的目瞪口呆,一样的全场欢呼,唯一不同的就是屏幕上的价格从 1999 变为了 52.99 万。

雷军这种掀桌子的行为让人出乎意料,但是仔细一想,其实他只是沿用了和 14 年前发布小米手机 1 时同样的套路。1.98 秒零百加速、1548 匹马力等极限参数,本质是复刻类似 " 安兔兔榜单 " 的跑分逻辑,毕竟对于米粉而言,亮眼的参数永远都是他们的 " 信仰 "。

除了复刻 " 不服跑个分 " 的逻辑外,在定价方面,雷军还非常巧妙的使出了一场 " 价格魔术 "。早期 SU7 Ultra 预售价定为 81.49 万元,给关注该车的用户制造了 " 百万级 " 豪车的预期,这也让小米 SU7 Ultra 在人们心目中立下了高端、对标保时捷的初印象。

接着,发布会上实际售价低至 52.99 万的起售价,便让先前认为该车为 " 百万豪车 " 的人们来了一记 " 深水炸弹 "。这种预售价和实际售价差距高达 30 万的落差,可以瞬间让人产生 " 省下一台 SU7 Max" 的获得感。

可以说,小米的豪车冲高之路仍然是在复刻当年手机的 " 性价比 " 模式,而华为虽然也在复刻手机的营销模式,但是在具体的路线上却和小米有着很大的不同。

如果说小米的营销路线是 " 以价换量 ",而华为则是 " 以技术换信仰 "。当余承东在尊界 S800 发布会上放出 " 碾压迈巴赫 S680" 的对比测试视频时,这场精心设计的 " 暴力实验 " 不仅复刻了华为手机用 DXO 评分碾压苹果的经典套路,更将手机行业 " 技术高端 " 的营销哲学推向新高度。

途灵龙行平台、华为星河通信、鸿蒙 ALPS 座舱 2.0、华为车语系统 2.0 ——这些普通消费者难以直观感知的技术模块,通过 " 实验室暴力测试 " 被具象化成一条华为独有的 " 技术护城河 "。这和当年华为宣传鸿蒙 OS 的分布式技术、自研软总线等如出一辙。用户不需要明白这些专业名词背后的原理,只需要知道这些专业名词背后都是领先的新技术和领先的体验就足够了。

02

" 成功营销 " 背后的舆论和冲击

当 SU7 Ultra 52.99 万的售价公布时,不少人担心小米 SU7 Ultra 的千匹马力会使其变为恐怖的 " 马路杀手 ",同时也担心公路上危险飙车的人越来越多。这种担心也并非毫无缘由,先前曾有 SU7 车主恶意冲撞他人的新闻,这也使得小米汽车的路人缘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同时,华为的技术为先策略其实也暗藏风险。太多专有名词的出现使得消费者不了解具体的技术实现方式,当测试视频被质疑 " 人为制造对比条件 " 时,黑公关产业链便迅速发动攻击。虽然鸿蒙智行法务部及时出手利用了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但是尊界 S800 的口碑也受到了影响。

无论是小米的 " 性价比 " 营销,还是华为的 " 超高端 " 营销,显然背后都可能带来一些舆论风险,但是从深层次看,小米和华为都在加速汽车产业和手机产业的趋同化,这种趋同不仅表现在营销上,也表现在产业格局上。

正如手机的旗舰芯片和做工技术下放到千元价位一样。动力、智驾,这些智能汽车最重要的功能参数正在逐渐下放到更廉价的车型上。比亚迪的 " 科技平权 " 战略使得 10 万元左右的车也将配备智驾功能,电机的不断迭代使得 10 万元左右的车也能拥有零百 5-6 秒的加速。

当成熟的供应链技术打破以往传统车企的壁垒,所有企业都将回归同一竞争维度。而回归同一竞争维度后,整个汽车行业也已经预备进行大洗牌了。

03

流量碾压,传统车企恐怕难接招

手机厂商跨界造车带来的冲击已形成 " 降维打击 " 之势。在流量维度,小米华为将手机行业的 " 热搜制造术 " 完美移植到了汽车行业上。一场 SU7 Ultra 发布会一下子斩获了多个微博热搜,就连雷军在发布会上穿的皮衣都放到热搜上让大家讨论了一番。而余承东则只发了一篇关于问界 M8 的预告视频,便也轻松登上了微博的热搜榜。这种自带亿级粉丝基数的传播势能,让依赖经销商体系和传统广告投放的车企望尘莫及。

除了流量维度降维打击外,销量维度的碾压就更为残酷了。问界 M9 上市后目前已经牢牢坐稳 50 万级 SUV 销冠的宝座,同定位的理想 L9 月销量竟然还没有问界 M9 的一半。而小米 SU7 作为一家新车企的第一辆车,竟然还创造了月销 22000 台的奇迹,在 20 万级的新能源车销量排行里仅次于特斯拉 Model Y。

更可怕的是,这些新车企车型的迭代速度还非常快,有消息指出,2025 年华为正规划每个月都上线更新一款新车型。这种 " 手机式迭代 " 彻底颠覆了汽车行业 " 三年改款、五年换代 " 的节奏。

在智能化方面,这些做手机发家的车企更是有天然的技术优势。小米和华为的智驾系统在很短时间内就达到了国内 T0 水平,遇到 Bug,这些新车企也能在第一时间修复这些问题。而传统车企的 OTA 则显得并不积极,一些上市仅一两年的车早早就停止了 OTA 更新," 出场即终极体 " 的逻辑放在科技发展飞速的今天显然不符合时代趋势。

面对这场小米华为等新车企的突袭,传统车企的护城河正在数字化浪潮中快速消融。如果不能在技术架构,营销手段,智能生态这多个角度实现升级,恐怕将会落得和智能手机时代的诺基亚一般的下场。今年,小米新款 SUV YU7 已经在发布的路上,年底华为系的智界 R9 也将压轴登场,留给传统车企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 END -

骆言

我追啊、追啊

2025.03.07

[   惊险还是震惊?首发挑战把无人驾驶开进市区   ]

[   天神之眼 C+ 后驱!" 神装 " 拉满的比亚迪秦 L EV,或成 MONA M03 最大对手?  ]

[   华为尊界 S800,真能值百万售价?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华为 小米 雷军 小米手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