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 即将发布第四代液晶电视 Q10L,在微博宣时罕见地用上了 " 核弹级、登峰造极 " 等大词,这是稳重的 TCL 所不常见的语言风格。为此,我们专门扒拉了一下目前为数不多的产品资料,就想看看它到底有多么的石破天惊。
从各项材料综合来看,这款产品的市场前景确实有 " 大爆炸 " 的基因,原因很简单,TCL 把旗舰上才会用到的技术,直接下放到了这款中高端产品上,预售价却还是和前代产品保持一致。而 TCL 之所以敢于这么做的底气,就是源自 " 全行业首创,全行业唯一 " 的极景无黑边技术。
具体来说,这一技术构成了 TCL 对于第四代液晶电视的基本定义,即 " 零缝隙零黑边,3 毫米极窄边框,真正全屏显示 "。
2500 美元背后的战略深意
在 TCL 电视的产品序列里,Q 系列是销量上当仁不让的门面担当,在它上面还有更高端的 X 系列,按照消费电子产业的发展规则,类似极景无黑边技术这类足以划分产品代际的技术,只应该出现在旗舰产品上。但是现在却直接被 TCL 下拨到了中高端的 Q 系列上。
TCL 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就是没有对手了,因为全行业唯一嘛,另外一个深意,在我们的合理推演中,这款产品很可能是为了在海外市场专门狙击日韩双雄,用更高端的技术降维杀入它们在 2500 美元的产品单价舒适区,助力 TCL 在全球销量登顶的那匹具备了上等马实力的 " 中等马 "。
是的,具备从屏到芯片全产业链优势的 TCL 已经有了俯视全球电视机产业的赛马实力——当对手拿出最顶尖的旗舰产品,却只能和 TCL 的中等马进行 PK,结局可想而知。
去年,TCL 的 98 吋产品在北美市场热销到断货,最受欢迎的就是 Q10K 系列,它在北美的型号叫做 QM851G。所以,今天 TCL 再度加码 Q 系列的技术底座,立足国内,放眼海外的意图再明显不过。还有一个小背景,在 23 年以前,TCL 还习惯先在国外发布新品,但是此后都是国内先发布,海外稍晚跟上。这个策略明显是对的,能在中国市场得到验证的产品,放到国外都是平趟。
在全球电视机市场的 2500 美元单价区间,日韩双雄曾经是压倒性的存在。换句话说,它们在这个区间吃得非常舒服,中国品牌更多都在该价位以下捉对厮杀,很不幸,其竞争之惨烈基本就是把中国品牌在国内的状况挪到了大洋彼岸。
但是从去年 Q4 开始,情况开始起了变化。中国品牌在全球的出货量已上升到 43%,而日韩的份额则已跌到 48%。
这是时代给予的微妙窗口,也是 TCL 选择的精妙战场。
2500 美元,这一价位段既是日韩品牌的舒适区,也是中产消费者心理预期的黄金分割点。Q10L 此时顶着中高端的价格,却身怀旗舰绝技,形成技术平权效应,而极景无黑边的设计更是直接从工业美学层面颠覆用户认知——当屏幕可视面积突破物理边界时,消费者对 " 高端 " 的感知已从参数比较升维至体验革命。
对啊,欧美人哪见过没有边框的电视机呢?当然,中国人也没见过,得过两天才能看到。
这种主打就是攻心的策略,暗合了中国智造的经典范式,以顶级供应链 TCL 华星为支撑,达到技术升维,成本降低的基础,再用差异化创新的无边框技术打破认知天花板。正如华为手机曾用徕卡联名冲击高端,TCL Q10L 也在用奥运级显示标准重塑消费者心智——国际奥委会选择其作为 TOP 合作伙伴,本质上就是对中国显示技术全球领导力的认证。
以底层创新塑造高端话语权
在 TCL 电视的大棋局里,Q10L 就是那个当头炮。肯定不是实力最强的,却构成了这招棋最妙的地方,进可攻退可守,哪怕没卖好,后面还有 X 系列稳坐中军帐。
但是它已经足够强大,屏幕上竞争力不用多言,屏幕后面的实力也全是大招。比如 TSR AI 独立画质芯片,基于 TCL 自研的伏羲大模型,实现了云端与终端的双重画质增强,将传统电视的硬件堆砌升级为算法驱动的智能系统。这种大模型时代的思维,恰是日韩品牌所无法企及的高度——众所周知,全球只有中美两国有这个实力。
Q10L 的出现,本质上是一场中国显示产业链技术外溢的必然结果。华星的 HVA 屏、自研 TSR 芯片、Mini LED 全链路技术,构建起了 TCL 由内而外的垂直整合能力。这与日韩企业依赖外部供应链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当它们还在纠结 QLED 与 OLED 的技术路线时,TCL 已通过 Mini LED 规模化建立起成本与性能的双重壁垒。
当然,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世界人民对于电视品牌的认知改变,这就需要中国品牌有着更强的标准定义权,才能改写现有的关于高端显示技术的竞争规则。
Q10L 提出的 " 第四代液晶电视 " 概念,实质是将中国技术的演进路径升格为行业标准,其 " 第四代聚光微透镜 " 技术突破 Mini LED 天花板,终结了盲目堆砌分区数的内卷竞争,转而用系统性创新重构高端显示评价体系。这种从跟随创新到原始创新的转变,正是中国制造冲击全球价值链顶端的必经之路。
在 2500 美元市场与日韩品牌正面交锋,TCL Q10L 背负的不仅是商业胜负,更是国家产业升级的试金石。2024 年 TCL 电视全球出货量达 2900 万台,98 寸超大屏电视全球销量排名第一,这些数据背后是中国供应链效率与创新速度的共振。
正如 TCL 取代某日韩品牌成为奥运 TOP 合作伙伴,其本质就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技术话语权的认可。Q10L 只是起点,但其揭示的路径已然清晰:唯有在底层技术、产业链控制和用户体验三大维度同时突破,才能在全球高端市场撕开真正的突破口。
TCL Q10L 的 " 中等马 " 定位,恰是中国制造战略智慧的缩影:不以盲目冲高消耗品牌势能,而是通过技术下放实现精准打击。当 " 极景无黑边 " 成为新常态,当 "TSR AI 画质芯片 " 定义画质标准,这场战役早已超越单一产品竞争,演变为全球显示产业权力结构的重构序章。
或许,未来回望 2025 年,人们会记住这个春天,中国电视品牌用一台 " 非旗舰 " 产品,吹响了改写全球高端市场版图的号角。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