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之星 03-11
国产算力订单潮来袭,新三板惊现巨额算力订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3 月 6 日,阿里巴巴开源推出全新的 AI 推理模型通义千问 QwQ-32B,据说在数学、代码等能力上已经可以和 DeepSeek-R1 相媲美。

与此同时,Monica 华人团队发布全球通用 AI 智能体 Manus,在多项测试中表现出色,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算力的需求。

随着国产 AI 在大模型、智能体等多个领域竞相取得卓越的成就,也意味着对于前端算力而言,23 年至 24 年初迎来第一波需求高峰又沉寂了近一年之后,终于即将迎来第二波需求高峰。

而这一次与前一次不同的是,对于国产算力芯片厂商而言,真正的需求才刚刚显现。

算力浪潮此起彼伏,新三板公司惊现超大订单

世界上最爱写小作文的,除了吵架的情侣以外,还有国内的 A 股市场。

这不,2 月底就传出阿里将要采购 300 亿元规模算力服务器的小作文,大额订单意味着上游供应链公司业务将有可能迎来爆发式增长,也将带动算力板块的炒作,整得大家是既心慌又兴奋的,生怕错过,却又时不时担心是假消息。

事实上,随着 AI 大厂不断加大投入,国产算力订单量正在飙升,而算力基建绝对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重点关注的环节,也是本轮 AI 潮中确定性比较高的方向。

阿里、字节跳动和小米等公司都在加大对 AI 基础设施的投资,前者已经直接喊出了具体金额,称计划在未来三年投资 3800 亿元建设 AI 基建的庞大支出。

这也是小作文能引起如此广泛讨论的根本原因,大家都知道这决不是空穴来凤。

终于传了数周的小作文,在上周几个大额的算力订单公告中落实了一部分,三家公司订单细节都指向阿里之前传出的万台算力租赁项目:

3 月 5 日,海南华铁公告旗下全资子公司华铁大黄蜂与杭州 X 公司签订《算力服务协议》,5 年内为后者提供 36.9 亿元的算力服务;

同一天,新三板挂牌公司蓝耘科技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北京算优科技有限公司与 X 公司签署了一份《算力云服务协议》,合同总金额为 37.07 亿元;

3 月 7 日,协创数据公告称,拟向多家供应商采购服务器,总金额预计不超过 30 亿元。

而几个大额订单里,相比于都是百亿上市公司签署的订单,蓝耘科技这家新三板公司的巨额合同尤其引人瞩目。

首先是公告真实性。这么大金额的订单被一家新三板的公司拿下,订单公告发出后迅速引起了市场关注。

却不想,隔日公司迅速发了一份公告,称因突发状况,双方就上述合同部分条款的理解存在偏差,目前双方正进行紧急磋商,上述合同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随后,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避免造成股价异常波动,公司根据规定申请了停牌:

咱就是说,这 37 亿的合同双方当事人是一点都不上心啊?签完合同发完公告,才突然发现双方对合同条款理解不清晰?

如此不靠谱的停牌原因,也让外界对这份大额订单起了点疑心。

其次是即便订单的真实性没问题,那么公司到底有没有能力消化这么大的订单。

公告末尾曾提到,目前是设备还没采购,就先把这 37 亿的单子签了的,公司存在因资金不足、渠道不畅等因素导致设备无法顺利采购的风险。

你说这事整的,风险还挺大。特别是不久前,A 股就有年营收将近 20 亿的中贝通信,因算力交付不及时,合同长期未履行,导致 4.7 亿的大单到手后都打水漂,领了张证监会警示函后灰溜溜散了的事。

蓝耘科技于 2004 年成立,于 2017 年 3 月在新三板挂牌,挂牌之初公司主要是从事系统集成、IT 产品销售、技术服务等业务,到了 2020 年公司才转型为 GPU 算力云服务提供商。

在算力云服务的转型让蓝耘科技收获颇丰。2023 年 12 月以来,蓝耘科技披露了多份重大算力合同,公司的年度营收也从原来的不足 2 亿元快速增长,突破 3 亿元,甚至 4 亿元,但即便是眼光精准踩中风口转型,也不一定意味着公司就能啃得下 37 亿金额的大订单。

再怎么增长,公司在 2023 年全年的营收业才 4.09 亿元,要是把算力协议的 37 亿元均摊到 5 年内,每年带来的营收超 7 亿元,也能再造出近两个蓝耘科技了。

这 37 亿的订单到最后会不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呢,还是需要打个问号的。

最后,则是我们联系两则公告订单的内容,来讨论这单子蓝耘科技到底能不能吃的下的问题,仅供参考。

一家年营收仅有四五亿的公司,为什么能?又怎么敢接连拿下这么大额的算力订单?

诚然,公司赌性坚强转型成功,某种层面上能证实公司在对行业的理解和周期判断是属于领先水平。

另外,从高速增长业绩和与同行业公司签订战略合作等表现,比如去年 11 月蓝耘科技宣布与杭钢数科、浙文互联、京源云计算等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来看,公司在发展业务的能力也确实在线。

这是能签下大单的底气,却可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从年报看,蓝耘科技 GPU 算力云服务业务自 2021 年以来高速增长,近年来占比不断上升,2023 年公司算力云解决方案、GPU 算力云服务业务稳步推进,其中算力云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为 66.14%,

细剖蓝耘科技向上游采购的产品和服务,主要为算力云解决方案和 GPU 算力云服务业务项目所需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相关的软件、硬件产品(如 GPU 显卡、服务器、交换机、小型机管理控制台)、技术服务等。

蓝耘科技提供的 GPU 智算云服务具体包括三方面:

1)GPU 虚拟云主机,面向 AI 训练、图形处理、科学计算等领域,为客户提供专享高性能 GPU 虚拟云主机,可大幅提升图形处理和计算能力;

2)HPC 平台,为生命科学、CAE 仿真、物理化学、气象环境、石油勘探等领域的科研界提供 CPU、GPU 算力服务;

3)裸金属 GPU 服务器,提供高性能、资源独享、安全隔离的专属弹性裸金属服务器,同时具备云资源的敏捷性、灵活性和高可用性,蓝耘提供完备的设备管理权限及运维服务。

GPU 算力资源整合及优质云平台服务是蓝耘科技在 AI 时代的核心壁垒,或许这也是下游云厂商为什么选择蓝耘科技的原因。

但从两则公告披露的合同细节来看,写的是算力云服务协议,在设备没到位的情况下就签下合同,是否全部由公司自己去执行交付?

或者是采用更实际的操作,一部分通过公司自建算力中心,另一部分算力则通过外采进行交付?

否则这么大的合同,一旦未来算力价格出现波动,对公司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并且要建这么大规模的算力中心的话,前期垫资的资金压力同样也是巨大的。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新三板 ai 作文 阿里 高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