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0 日,BOE(京东方)在珠海京东方晶芯科技有限公司举办主题为 " 屏曜万象 量产启航 " 的 COB 量产交付仪式,标志着京东方在 MLED 显示技术领域取得重要里程碑,而珠海也通过引进显示领域的头部企业,完成了高端显示产业空白的填补。
新的 MLED 生产线落在华发平沙电子电器产业园,未来会成为京东方 MLED 产业的支柱之一。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京东方在 COB 量产交付仪式上表示,MLED 是京东方 "1+4+N+ 生态链 " 高潜航道之一,未来要打造直显 + 背光高竞争力技术产品平台。
相比京东方的宏图伟愿,小雷更想了解背后的 COB 和 MLED 生产线,是怎么样帮助京东方进一步稳固高端显示龙头的地位的。
高端 LED,就是点间距和显示效果的战争
总的来说,珠海京东方晶芯科技 MLED 此次交付的 COB(Chip On Board)产线来头并不小,对于整个 MLED 业务都是意义重大的。
LED 屏常用的封装方式一般为三种:SMD、IMD 和 COB,其中 COB 是一种将多个 LED 芯片封装在 PCB 板上,再进行整体覆膜封装,形成单元模组,最后拼合成一个完整的 LED 屏。相比传统的 SMD 工艺,COB 工艺省去了支架和焊接,减少了机械疲劳、温度应力等问题,可靠性、成本、散热性能、模组厚度都有更直接的优势。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近屏体验也被京东方定位高端显示体验的一大关键指标,屏幕功耗高发热量大,用户近距离观看时会感受到一股热量,而基于京东方 COB 工艺打造的 LED 屏,600nit 亮度下平均每平方米的功耗为 180W,温度、功耗均比主流的 COB 方案降低 46%。
COB 封装工艺对于显示效果显著增益,比如在高对比度、高亮度、黑色界面下有更好的色彩一致性。不过,LED 的高端化其实就是一场关于微间距的战争。
在 LED 高端显示当中,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指标——点间距,即相邻两个像素点的中心间距(以 mm 为单位),点间距越小,意味着像素密度越高,同尺寸下就拥有更高的分辨率。
传统的 SMD 工艺普遍能做到 P1.2,最小点间距可以做到 P0.7,但很难再继续向上突破,需要 COB、IMD 等更前沿的技术来接力,再加上全倒装工艺和巨量转移,点间距得以进一步缩小。
而 BOE 旗下的 BYH-COB 系列屏幕,综合工艺、成本、可靠性、可量产等条件之后,能做到的最小点间距为 P0.78。BYH-COB Pro P0.9 还采用大板模组设计,单模组尺寸为 14.5 英寸,可以有效减少拼缝数量。
BYH-COB 系列还具备功耗低、近屏体验效果佳、墨色一致性高等特性。按照官方的说法,BYH-COB 系列可以覆盖平拼、弧拼两种拼装需求。
(图片来自京东方)
2024 年 11 月 6 日,京东方在 Micro LED 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基地项目中,展示了最小点间距为 P0.4 的 Micro LED 产品。事实上现在行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 Micro LED 点间距标准,京东方则认为 P0.5 是 Mini LED 和 Micro LED 的分水岭。
这就不得不提到京东方晶芯科技 MLED 的另一项工艺—— COG,这是一种将 LED 芯片直接安装在玻璃基板上的封装技术。相比传统 PCB 板,玻璃基板拥有更高的平整度和更好的散热性能,支持更小的点间距和更高的分辨率,适合高密度的 Mini LED 和 Micro LED 封装。
京东方的 BYH-AM COG 系列已经推出了 P0.9 的 MLED 产品,并实现了量产出货,支持 LTPS 技术,用主动式直流驱动,有无频闪、无拍摄扫描纹、无跨板耦合,拥有高墨色一致性等高端显示特性。
高端直显比拼的还是封装工艺、技术以及场景覆盖,从工艺角度去分析,京东方的 COB 工艺解决了高端商业显示在能耗、对比度、颜色均一性等行业痛点。更好的显示效果,更灵活的拼接配置以及兼容更多使用场景,珠海 MLED 直显产业基地投入量产之后,京东方的高端显示又将再上一个层次。
MLED 工厂落地,京东方的高端显示稳了
京东方珠海晶芯项目的确体现 " 京东方速度 "。
2024 年 6 月,京东方晶芯项目完成公司注册,2025 年 3 月完成量产仪式,整个过程仅用了 9 个月时间。按照规划,京东方珠海 MLED 直显产业基地年产能为 10000m²,产品系列覆盖所有主流点间距,全程自动化率 ≥95%。
京东方 MLED 直显产品分为三大产品平台,分别为室内平台、户外平台以及创新应用平台。这些直显设备我们经常都会看到,只不过不是智能手机、电视、电脑等消费级显示设备。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室内平台,像是数据中心、商业场所、会议和展览展示等场景,离不开高分辨率、高色彩一致性、高可靠性和高亮度,这些直显需求并非由一整块显示面板来完成,而是由多块显示面板拼接而成的整块屏幕,从技术角度来说,多块屏幕的协同,对校色、功耗控制以及显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室外平台是类似室外大型广告牌、数字格栅,以及体育展馆等场所可能会用到的大荧幕。而创新应用平台则面向更专业的显示领域,比如电影院线、舞台、模拟仿真等,这些特殊场景都离不开高端显示。现场展示的平台显示系列十分丰富,小雷是数也数不过来。
而京东方此次量产的 COB 产品,就是通过 " 至湛热学 "" 至臻光学 " 和 " 至简结构 " 这三大核心技术来覆盖这些使用场景。
京东方在交付仪式现场表示,不久前他们才在埃及完成了全球最大 COB P1.2 LED 室内显示屏项目,总面积达 600m²,分辨率为 67680x5670,目前已经成为当地智慧城市指挥中心的核心显示终端,呈现城市数据地图,日均运行 16 小时无故障。
交付仪式现场,京东方还与合作方签订了多个高端显示项目,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市场对国产高端显示有需求。
(图片来自京东方)
商业直显对显示效果和可靠性的要求一点也不比消费电子的低,每天连续性高强度工作,还需要应对各种可能的恶劣环境,显示效果的好坏也会关联到用户的阅读体验,显示素质不好的显示屏也无法实现更复杂的效果呈现,这就是现实。
小雷认为,掌握可量产的 COB、COG 以及独占显示技术对京东方来说意义重大,商业高端直显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尤其是大型商超、电影院、数据中心、电竞等场景普遍追求更高精度的内容显示,早已不在局限于 " 能看就行 ",信息密度不断增加的时代,高端显示已经是视觉交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或者说,拿下高端商业直显这个市场,京东方才能在高端显示领域占据更多的话语权。
拿下高端显示,就是拿下 " 话事权 "
高端显示领域早期一直被日韩等海外大厂垄断,三星、LG 等供应商在这一领域里有极高的声量。决定其在高端显示领域地位的,不是价格,不是产能,而是高端显示技术筑起的护城河。
声量高的供应商容易形成寡头效应,独占整块市场蛋糕,也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定义权——行业技术的标准,一定程度上都是由地位领先的厂商推动制定的。作为高新的高端显示领域,Mini LED 和 Micro LED 还没有形成具体的行业定义,在小雷看来,着眼于高端显示的京东方,也希望在高新赛道里拿下定义标准的 " 麦克风 "。
显示市场竞争激烈,京东方认为用新的技术和工艺创造价值去搅动市场更有意义,尤其是高端显示领域。
(图片来自京东方)
智能手机显示里,京东方和 OPPO 联合定制了 " 东方屏 ",采用独家定制显示基材,首发搭载 Display P2 屏幕芯片等多项前沿技术,成为全球首个获得 DisplayMate A++ 认证的国产屏。
电视显示里,海信 85 英寸超高清电视打在了京东方的 UB Cell 显示技术,在一块高端 LCD 面板上实现了媲美甚至超越 OLED 的画质表现;创维 A5 F Pro 系列 Mini LED 电视采用京东方的 ADS Pro 技术,实现了高环境光对比度和全视角无色偏。
无论是消费电子还是商用显示,高端化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京东方此次量产的 MLED COB 产线,就是为了迎接高端 LED 显示的爆发窗口。
高端市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接受度更高,也给了京东方向上冲刺的可能,目前顶级的显示面板技术,国产屏幕已经走在了全球的前列。小雷认为高端商业直显的领域也是一样,在高端 LED 显示格局固定之前,京东方还是要用最尖端的技术来稳住在高端市场的位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