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为国际奥委会 TOP 伙伴之后不久,TCL 就用一款堪称划时代的 Mini LED 新品 Q10L 系列践行了奥林匹林宣言—— Citius、Altius、Fortius(拉丁文,更快,更高,更强)。
而在此之前,凭借在 Mini LED 赛道的卓越表现,TCL 已经连续五年取得了中国市场销量第一的成绩,并在全球范围内斩获数个单项冠军。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为了 Q10L 系列第四代液晶电视开创者的名号,当全球彩电行业深陷 " 第三代液晶 " 桎梏十余年,TCL 面壁十年图破壁地完成了从电视无黑边从伪到真的史诗级跨越,其中在颠仆中不断 " 破与立 " 的种种标志性事件,已然成为了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历史中永远闪耀的航道标识。
旧王坠落与产业更替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TCL 的第四代液晶亦是如此。
1988 年的日本大阪,夏普用一片 LCD 屏改写了全球显示产业格局,随后十多年,当日本企业用其铸就的技术护城河,将显像管时代的一众欧美巨头逼入绝境,彼时的日本电器巨头们如同手握权杖的帝王,让霓虹光影在屏幕上流淌出赛博朋克的未来感。
Made in Japan 的电视,这个曾经占据全球绝大部分显示设备市场份额的日本国家级产业可能从未曾想到,二十年后,在韩国首尔的三星数字城里,韩国人依靠在国家意志下用节衣缩食堆砌起来的万亿韩元面板投资,一举铸就出了属于他们的液晶新王座。
当日本工程师还在为年资的高低互相暗暗较劲之时,不远处的三星和 LG 已经用规模效应横扫了液晶产业的万亿市场。
但产业轮回的齿轮从未停转,当 TCL 华星产线上的蝶翼华曜屏不断下线,新一轮的技术迭代开启了,而这一次,液晶的王座可能就不会再有流转的机会了,因为在第四代液晶的竞争中,TCL 已然奠定了 " 全行业首创、全行业唯一 " 的压倒性优势,以一己之力,把过往的追击战硬生生扭转成了一场人无我有的升维战。
破旧,从假参数到真体验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就像一名顶尖的武林高手,TCL Q10L 系列刚以极景无黑边做了一个亮相,众人便速速退去。所谓:破界——突破边界。
在 TCL 的技术锦囊里,ZeroBorder(无黑边)可能并不是最厉害的,事实上也确实不是最厉害的,但是它却像一颗子弹,真实地击中了自电视诞生以来所有用户所追求的真情实感,那就是——我花了 98 吋的钱,就应该给我 98 吋的可视面积,而不是把能跑马的黑边也算进去。
所以,当其它品牌还在为某个来自供应商的技术洋洋自得时,TCL 的工程师们已然洞悉出了用户的本质追求,将屏幕黑边压缩至极限,完美实现了零缝隙零黑区,这种对无效显示区域的歼灭战,不仅让屏占比无限逼近了 100%,更重构了电视作为家居艺术品的审美范式,更让过去那些关于所谓全面屏的假参数瞬间破防。
从技术角度而言,要获得极景无黑边的视觉形态,首先解决屏幕黑边、边框厚度以及边框与屏幕之间的缝隙三大难题,实际制造过程中更需要解决屏幕和边框等部件工艺及材料、整机架构设计和生产工艺等问题。
TCL 以 22 项专利技术为支撑,通过对电视架构设计、定制化材料和整机生产工艺流程的研发升级,带来划时代外观。潜心研发的天工架构使得 98 吋巨幕的无效显示区域骤降至几乎为零,实现了真正的全屏沉浸体验。
种种最强技术集合之下,一块专属于 Mini LED 的顶配屏幕蝶翼华曜屏应运而生。这块薄薄几毫米的面板,因为在七大全链路环节上的超强加持,毅然承载起比普通 IPS 屏高 5 倍的 7000:1 原生对比度。
打开 TCL 华星蝶翼华曜屏的进化史,就是半部中国显示材料的突围史,通过高分子材料聚酰亚胺重构液晶分子排列,其原生的超高对比度不仅碾压普通硬屏,更在 0.5% 反射率的纳米低反膜加持下,实现了对绚彩 XDR 光影呈现的绝对统治。
再加上发光芯片、透镜技术、微距 OD、三大光影控制算法以及量子点 Pro2025 等七大全链路关键技术上的整体自研级掌控,使得 Q10L 的单区控光效率提升 59.4%,光晕面积锐减 72%,Mini LED 电视也就此分为了 TCL 和其他,也无怪乎 TCL 能在这个赛道上硬控全球五年而不见对手。
TCL 在技术上的 " 破 ",始于对技术路径的清醒认知。
当行业沉迷于分区数量的军备竞赛时,其万象分区技术早已从有效控光的狭窄战壕进行了突围。在控光技术的底层突破上,6042 个分区并非简单的数量堆砌,要知道 Mini LED 画质技术是一整套系统级光学解决方案,需要对背光到成像显示进行全链路优化,才能带来行业断档领先级的分区。
而 TCL 万象分区的 " 一区顶多区 " 的技术哲学,以中国智造特有的系统思维精准注入,从聚核光芯到整机厚度小于 60mm 的微距 OD 设计,配合双向 23bit 控光技术,实现了十亿级的光影调控精度,并以七大全链路技术革新构建起 Mini LED 的中国标准。
显然,TCL 这种对底层光学的全面重构,犹如解放战争中我军四渡赤水般的绝对战略俯视,当其它人还在地面的迷宫中逡巡,TCL 已经用卫星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极景无黑边并非是 TCL 最耀眼的技术,但是因为它打破了过去十多年行业里所谓全面屏的 " 伪装 ",以技术跨越之姿,直接把中国制造从参数竞赛直接拽到了视觉体验的跃迁之中。事实上,对于用户来说,一个好的电视,无边的屏幕体验所带来的心理冲击,远比任何技术名词都要来得大,Q10L 系列做到了这一点。
立新,重新定义视听技术经纬线
如果说 " 破 " 代表了 TCL 的技术跨代领先,那么," 立 " 就体现了 TCL 对于全产业链深度整合的能力,更是 TCL 对于视听技术的重新定义。
这种 " 立 " 的底气,来自于全球领先的 TCL 华星产线能力,来自伏羲 AI 大模型驱动的 TSR AI 自研画质芯片,来自于将顶奢音响品牌 B&O(Bang & Olufsen)引入到电视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音响和电视的联名,行业惯用的手法就是只贴牌而没有实际合作,然后两边一齐宣传一下,就算是完成了共同发布。而 TCL 与 B&O 是深度合作定制,为保证声音的原汁原味、纯臻的质感,音响的部品组成都是由 B&O 指定并通过要求的优选部件,每一台产品都由 B&O 声学团队进行专业调校。
B&O 音响的价格与表现力不用多言,在声学调校的专业性上已经超出电视行业一个维度,就像 S 级奔驰车一样,当它出现的时候,无需你开口,产品自会为你的品味、审美和实力代言。
在这次的 Q10L 系列新品上,TCL 首次提出了 Hi-END 级声学技术的概念。简而言之,不同于普通的 HIFI 系统,它通常具有更低的失真度、更大的动态范围,并能还原出更为细致、立体、自然的音效,追求的是声音还原的绝对保真,被行业专家普遍认为是音频系统的最高追求。
此次的 Q10L Pro 就采用了 Hi-END 级的 2.2.2 声学设计,通过 2 个主声道、2 个独立重低音单元和 2 个天空音精准还原声音的方向感,拥有更加立体、具有临场感的音效。
李雪健说,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如今,当 TCL 遇上 B&O,不仅是单纯的良将配良弓的产品强强组合,更是对传统电视音响联名把戏的一次升维打击。
在技术路径的岔路口,既有破局的锋芒,也有立新的系统思维,这就是 TCL 电视在创新上的独特叙事。
在对半导体芯片产品方向,TCL 始终坚持自研,旗下的 TSR AI 自研画质芯片,算力之强大,相当于在电视里塞进了一块显卡,更为突破的是,它是一款具备云端 + 终端双重画质增强的芯片,通过伏羲 AI 大模型,电视能对画面和观影环境进行全维识别,自动匹配最优调校算法,并最终优化电视画面的播放显示,对电视内容进行全链路递进式音画质优化。
一言以蔽之,这款芯片能让你的观影体验更上层楼,如 2K 在线片源优化到 4K,SDR 优化到 HDR 等再加上 QD-Mini LED 技术,让每个镜头都呈现出最佳状态,而且,有着 DeepSeek、阿里、腾讯、字跳等五大护法在身的伏羲大模型还有着强化学习的能力,用户看的画面越多,它就越能调教出更优质的画面。
跳出产品之外,再来看 TCL 的产业发展史。会发现历史总是押着相似的韵脚,却书写着不同的诗篇。
从夏普的液晶神话到 TCL 在 Mini LED 上的虎踞龙盘,每次技术更迭都在重构产业版图。就像当年韩系取代日系产品一样,去年,TCL Mini LED 电视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 264.7%,零售量位居中国市场第一,并在去年二季度时,正式超越三星,成为全球出货量第一的电视品牌。
事实上,正如奥林匹克精神镌刻的格言—— Citius, Altius, Fortius,在产业进化的圣殿里,TCL 也在书写属于自己的史诗,重新定义了视听技术的经纬线。
以 TCL 刚发布的 Q10L 系列为例,在它的破与立之间,不仅是将屏幕黑边压缩到物理极限,更是将 WHVA Pro 蝶翼华曜屏打造成事实上的 Mini LED 顶配标准,而这些的背后,都是源自 TCL 华星的 " 屏 " 台级支撑。
事实上,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唯一拥有 LCD 屏厂的电视厂商中,就只有 TCL。你也可以这么理解,其它品牌采用的屏幕,很可能也是来自于 TCL 华星。
站在 2025 年的春天回望,看着 TCL 所开创的产业唯一的 ZeroBorder,这场 " 第四代液晶电视 " 的革命,实际上早已溢出了显示产业的边界,成为大国崛起最生动的科技注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