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盘鸡文言文在江湖上流传。
前有浸入山东人血脉的倒装句,后有新疆朋友夸张的乱装句。
请看 VCR:
△来源:抖音 @人民日报
凭借着迷人的比喻和夸张的乱序,新疆网友成功进入了方言梗决赛圈并喊话:" 捧油,阿达西说倒装句,把你们一点空气不给!"
馕言文,到底哪儿好玩?
今天上流君就带大家学习馕言文,小板凳搬好,下次要考!
新疆朋友说话,不在意语序,图的就是一个乱序。大胆表白 " 我喜欢你 ",新疆网友的说法是:" 哎!朋友,我的心嘛!你的了。"
除了大声表白,馕言文夸人那也是相当有一套的,当骑着骏马的新疆小哥对你说," 玫瑰花嘛开得像你一样的美呢 ",这谁听了不迷糊呀。
是不是想起了山东朋友的魔幻倒装?诶,别着急,除了倒着说,新疆网友还擅长生动迷人的比喻。
形容刺耳,馕言文说的是 " 嗡嗡嘛,我的耳朵,蚊子进去了一样的呢。" 可以说那叫一个生动形象,活脱脱让人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来源:抖音 @兔瑞克
还记得那首火遍大江南北的《青春舞曲》唱的那句 "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曾经以为歌词唱的是青春小鸟,到了今天才终于 get 到断句原来是 " 小鸟一样不回来 "。
发现没,馕言文的秘诀在于把形容词或者动词改成生动形象的比喻。咱这不就也学会了吗?赶紧的,发起馕言文挑战!
有些熬夜背梗型选手已经提前进入了战备状态,评论区仿佛大盘鸡文言文大型翻译教学现场。
新疆话:我车肚子在酒肚子里不在。
= 我在车肚子里,但是酒没在我肚子里。
= 人坐车里,人没喝酒。
这给上流君整迷糊了,到底在哪个肚子里?
顶着本地 ip 的新疆人们不甘示弱,在馕言文大赛中一边开展着别开生面的大秀,玩起自家大盘鸡文学的梗,一边又开启了大盘鸡式 " 威胁 ",没让人感到一丝害怕,倒是读出了几分可爱。
馕言文挑战是愈演愈烈了,不甘落后的网友们开始总结起了馕言文速成宝典。快跟着上流君一起来学!
先把公式丢在这里:馕言文公式 = 谁的 + 描述对象 + 用来比喻的词 + 一样的 + 形容词
再看上流君给你划重点:
语法倒装
通过谁的 + 描述对象前置主语,形成语法混搭的错位感。
举个例子,比如时间过得很快 =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这种倒装如同把句子拧成麻花,在出人意料的位置制造语言暴击点。
万物皆可大盘鸡式比喻
用来比喻的词常选取馕、葡萄架、辣皮子等新疆符号,比如用 " 办公室的葡萄架子上,狐狸的眼睛三十六只有的呢 " 暗喻职场复杂关系,让抽象概念获得羊肉串般的具象穿透力。
极致侧写 + 氛围感拉满
一样的 + 形容词结构摒弃直述,改用生动形象的描写。例如 " 奶茶的吸管嗦得比骆驼嚼草还快 ",通过骆驼咀嚼的慢动作反衬摸鱼速度,立马就有画面感了。
勤用语气词
比如 " 锅嘛你背,羊肉嘛我吃 " 中 " 嘛 " 字的反复使用,形成类似维吾尔语助词的节奏感,是不是很有语言混搭的朋克美学。
怎么样,是不是掌握了馕言文的精髓,学会了就赶紧秀出自己的 " 大盘鸡发言 " 吧!
都说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霸总,京圈太子爷给女主端来一碗豆汁,鲁圈总裁还在考公的路上,而在新疆这片辽阔的土地,任何在逃女主都逃不出新疆霸总的手掌心。
当网友们尝试把馕言文代入到霸总的情景里,还真别说霸总 + 馕言文,有了一股大盘鸡的味道。放下了霸总的包袱,少了 " 暴烈地爱你 " 式表白,反而多了几分真诚,倒更像是隔壁村朴实的帅小伙。
△来源:小红书 @学长食堂
说起霸总,你以为他们的必备单品是玛莎拉蒂,但新疆霸总人手数匹汗血宝马。你以为霸总同款美食是清晨的一杯手冲瑰夏咖啡,吃饭搭配的单一麦芽威士忌加冰,而新疆霸总吃的是烤包子、大盘鸡配 82 年大乌苏。
工作闲暇,都市霸总带你去私人游艇上看海,新疆霸总带你体验那拉提草原骑马,探店喀什老城巴扎。新疆霸总直言,不是所有总裁都姓慕容,我的户口本写着 " 艾力・买买提 "。
比起隐晦矜持的都市爱情,他们直球式的告白,也许更能抓住少女们的心。在天山脚下的私人马场或是喀纳斯湖畔,新疆霸总深情告白:" 我的羊群、马群、葡萄架,连皮带骨都是你的。" 要换作是你,心动不心动?
当女主抱怨工作压力大,新疆霸总从 " 承包鱼塘 " 变成 " 承包棉田 "," 明天起,塔克拉玛干的十万亩棉田归你管,累了就躺在棉花堆里数星星。"
当女主沙漠遇险,新疆霸总把 " 直升机救援 " 变成 " 骆驼队驰援 ",率驼队穿越沙暴,手持卫星定位仪指挥救援。
还有那些都市霸总剧常见的 " 壁咚 " 环节:在哈萨克毡房里,炉火正旺,冬不拉琴声阵阵,新疆霸总用羊毛毯裹住女主,诉说着绵绵情意。
新疆霸总剧的素材,这不就来了吗。
△来源:小红书 @春麦的追剧日记
还没看够新疆霸总文学?没关系,各路网友们发力满足你的心愿,当国产偶像剧的女主拥有一个新疆霸总哥哥:
女主:为什么和他在一起就一定要和家里人决裂啊!
霸总哥哥:哦哟,丫豆子,就他那个皮蹭样子,不欠台嘛?(那小子皮松骨痒的德行,也配在我眼皮底下晃?)
△来源:抖音 @灰太剧场
如果用馕言文打开台剧,你会发现行走的荷尔蒙爆改成孜然味的疆域男友。当女主在大雨中奔跑,男主:这雨下得太大了,你叫个车吗?别跟勺子一样一直淋雨撒。
△来源:抖音 @灰太剧场
网友们连小生文学也没放过,馕言文 + 书生话的混搭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看了这么多款馕言文新疆霸总,哪一款最受你的青睐呢?
在人均语言艺术家的新疆,不会点玩梗都不敢出门。你以为新疆人只会烤馕?人家张口就是 " 文言文十级 ",馕式的 " 浮夸文学 " 脑洞大到连编剧看了都直呼内行!
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像一台天然 " 语言搅拌机 " —— 天山、昆仑山、阿尔泰山围出准噶尔和塔里木两大盆地,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
△来源:《航拍中国》
游牧与农耕的对冲,带来了北疆游牧民族的豪放幽默与南疆绿洲文明的细腻调侃,碰撞出 " 戈壁冷笑话 + 绿洲段子手 " 的复合技能。
粟特语、回鹘语、波斯语在商队驼铃里混搭,形成自带押韵节奏的 " 馕式语法 ",现代新疆人一张嘴就是千年丝路脱口秀。
△来源:《河西走廊》
新疆 13 个世居民族的日常交流,堪称语言界的 " 基因重组实验 ":比如 " 皮牙子 "(洋葱)在新疆话里能无缝切换成吐槽金句:" 生活就像剥皮牙子——越剥越辣眼睛 "。
古突厥语的黏着语特性,让新疆人把 " 了、嘛、子 " 等语气词玩成造梗神器,比如 " 劳道得很嘛 ",自带 rap 押韵体质。
在历史上,上世纪新疆杂话早就埋下造梗基因,老艺人们用快板式方言俚语讲段子,比抖音 15 秒视频还上头,现代新疆人继承这种 " 三句话必出梗 " 的祖传技能。
戈壁滩的生存智慧把艰苦经历转化成 " 沙雕叙事 ",比如把沙尘暴调侃成 " 老天爷免费撒孜然 ",也造就了新疆馕言文独特的整活造梗能力。
说到这里,你 get 到新疆人的幽默了吗?新疆人说话自带 " 烧烤味 " ——直球、热乎、不拐弯!而他们的幽默,来自于辽阔的草原与野性的生灵。下次遇到让你心变成半个的事,来一句,诶盆友,事情嘛,没什么大不了的。
作者 | 十一
编辑 | 十一
// END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