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比亚迪以 40.8 万辆的乘用车出口量,向全球展示中国新能源车的 " 破局力 "。从巴西雨林到英伦三岛,从墨西哥高原到东南亚群岛,其前十大出口市场不仅勾勒出比亚迪全球化版图,更凸显出一套汽车出海适配法则—— BEV 与 PHEV 双线并行,破解不同市场的 " 能源密码 "。
在比亚迪海外版图中,巴西以 10.3 万辆的出口量稳居第一,BEV 与 PHEV 各占半壁江山。这一均衡分布背后,是巴西消费者对续航焦虑与环保需求的双重考量。比亚迪通过本地化生产基地,以宋 PLUS DM-i 等插混车型切入充电设施欠完善的地区,又以海豚 BEV 抢占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核心城市市场,最终拿下巴西新能源车(BEV+PHEV)市场 61% 的份额。
拉美市场上,墨西哥表现同样亮眼,在比亚迪乘用车出口排行中位列第三(4.5 万辆),其中 PHEV 占比超 70%,相比巴西,这个市场更凸显插混技术的 " 过渡价值 "。该国燃油车保有量高、充电网络建设滞后,比亚迪以宋 PLUS、King(驱逐舰 05)等插混车型打开缺口,配合奇瑞等中国车企共建的 " 拉美新能源生态圈 ",逐步培育市场转型。
欧洲市场对 BEV 的偏好尤为显著。比利时(出口 5.1 万辆,BEV 为主)、英国(出口 2.2 万辆,BEV 为主)、荷兰(出口 1.1 万辆,BEV 为主)的销量结构,直指欧洲严苛的碳排放政策与成熟的充电网络。随着今年比亚迪推出 " 智驾平权 " 策略——全系车型标配 " 天神之眼 " 智驾系统,比亚迪有望以智能化优势对冲品牌认知短板,在欧洲舞台展现更强的竞争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德国(出口 1.6 万辆,BEV/PHEV 各半)。作为大众、宝马的 " 主场 ",比亚迪以 PHEV 试探传统车企腹地,同时以汉 EV 等高端车型向德系豪华车发起挑战,为 2025 年匈牙利工厂投产后的深度渗透埋下伏笔。
乌兹别克斯坦(出口 2.2 万辆,PHEV 为主)与泰国(出口 1.3 万辆,BEV 为主)的差异化表现,揭示比亚迪对政策红利的敏锐捕捉。前者依托中亚国家 " 油电价差大 " 的特点,用插混车型降低用车成本;后者则借力泰国政府电动车补贴(如免购置税、路权优先),以海豚等小型 BEV 抢占城市通勤市场。
在澳大利亚(出口 1.6 万辆,BEV 与 PHEV 双线均衡),广袤国土催生对续航能力的多元需求。比亚迪以 Atto 3(元 PLUS)BEV 覆盖沿海城市,同时用 Sealion 6 PHEV(宋 PLUS DM-i)满足内陆长途出行,精准匹配 " 地广人稀 " 的用车场景。
支撑这份成绩单的,是比亚迪前瞻性的战略与大量的基建投入。多艘自营滚装船,包括全球最大的汽车滚装船 " 比亚迪深圳号 ",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确保欧洲订单准时交付;巴西、泰国、匈牙利等地的工厂,则绕过关税壁垒,实现 " 产地即销地 "。
从拉美插混开路,到欧洲纯电破局,比亚迪以 BEV/PHEV 的 " 技术双解 ",为不同市场量身打造 " 最优解 "。这不仅是比亚迪在 2024 年精彩的海外表现,更是中国车企从 " 产品输出 " 到 " 智能化技术输出 " 的缩影——正如其滚装船队劈开的浪涌,比亚迪正带领中国汽车产业驶向一片更开阔的海域。
—— END ——
《2025 中国主要出海车企海外产业布局图》推荐,欢迎扫码购买高清大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