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商学院 作者:雷小艳
来源 | 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 | 雷小艳
编辑 | 郑琳
创业板 IPO 企业在审核期间业绩转为亏损,是否还符合上市标准,又是否还能获得批文?
北京博华信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博华科技 ")曾于 2022 年 6 月申报创业板 IPO 并获受理,后于 2023 年 1 月 13 日顺利过会。自申报 IPO 至顺利过会,其间一直由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称 " 天职国际 ")担任其审计机构。
然而,在博华科技过会两个多月后,2023 年 4 月,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告知书》(处罚字〔2023〕19 号 ) 显示,由天职国际担任审计机构的江西奇信集团股份(股票代码 002781.SZ,股票简称 " 奇信退 ",下称 " 奇信退 ")在 IPO 招股说明书以及上市首年(2015 年)至 2019 年的定期报告中,存在虚增利润的虚假记录并累计虚增利润总额超 26 亿元的重大违法行为。
作为奇信退自 IPO 申报至 2020 年止的审计机构,天职国际难辞其咎,并于 2024 年 8 月被证监会处以暂停从事证券服务业务 6 个月的处罚。
为持续推进 IPO 审核进程,2024 年 10 月,博华科技将审计机构更改为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称 " 中兴华 ")。
截至目前,博华科技在深交所官网所披露的财务数据均为经天职国际审计的财务数据,且已披露的最新版招股书为 2023 年 1 月 6 日提交的招股书(上会稿),该版招股书的财务数据仅更新至 2022 年上半年末。
也就是说,自更换审计机构以来,该公司尚未公开披露经中兴华审计的财务数据,也未公开披露 2022 — 2024 年的审计报告,因此尚不知该公司 2022 — 2024 年度的财务数据。
而最新版招股书(上会稿)显示,2022 年上半年,博华科技的经营业绩由 2019 — 2021 年持续高增长转变为亏损。若该公司未能在后续扭转亏损,实现稳定盈利,或将不符合创业板的上市标准。
那么,博华科技是否还能顺利通关创业板 IPO?
3 月 5 日,就过会两年仍未提交注册、经营业绩陷入亏损、募投项目面临调整等相关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向博华科技发函并致电询问。该公司通过邮件回复表示,相关信息以招股书为准。
天职国际帮助 IPO 企业财务造假东窗事发
博华科技主要从事军工装备与工业设备监控系统及设备健康管理平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该公司的主要产品含设备健康管理系统、设备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监测控制系统等,下游客户包括中船集团、兵器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军工、石油化工、轨道交通领域企业。
2022 年 6 月 22 日,博华科技申报创业板 IPO 并获受理,在经历两轮审核问询函回复和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回复后,于 2023 年 1 月 13 日顺利过会。
其中,天职国际作为博华科技 IPO 申报的审计机构,负责出具了博华科技 2019 — 2022 年上半年的财务审计报告。此外,随着博华科技在 IPO 审核过程中更新了提交的回复文件中财务数据至 2023 年上半年,天职国际也同步提交了更新至 2023 年上半年的申报会计师回复文件。
然而,就在博华科技过会两个多月后,2023 年 4 月,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告知书》(处罚字〔2023〕19 号 ) 揭示天职国际的证券服务业务风险。
经查明,通过签订虚假或放大金额的工程合同、对内部承包项目少计成本和对体外支付少计费用等方式,奇信退在 IPO 招股说明书、自上市首年(2015 年)至 2019 年的定期报告中存在虚增利润的虚假记录,且累计虚增利润总额超 26 亿元。目前,该股票已因重大违法被实施强制退市。
天职国际作为奇信退自 IPO 申报至 2020 年止的审计机构,亦出具了含上述虚假记录的审计报告。
早在博华科技申报 IPO 前的 2022 年 1 月,深圳证监局就向天职国际送达了《监督检查通知书》,以调取奇信退的财务报告审计工作底稿。接到通知后,天职国际深圳分所的相关工作人员对奇信退相关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进行了伪造、篡改、毁损。
受上述事件影响,博华科技的 IPO 审核自 2023 年 1 月过会后一直处于停滞状态。2024 年 8 月,证监会对天职国际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暂停天职国际从事证券服务业务 6 个月。
为了摆脱天职国际对自身 IPO 审核的影响,2024 年 10 月,博华科技将审计机构更换为中兴华。
单一客户订单骤减致经营亏损,监管要求核查盈利预测报告准确性
然而,更换审计机构已经接近半年之久,博华科技后续的财务数据更新似乎陷入了 " 难产 "。
截至目前,博华科技尚未更新任何经中兴华审计过的财务数据,该公司可查询的最新版招股书仍为上会前提交的招股书(上会稿)。
从博华科技在天职国际审计下已披露的财务数据看,2019 — 2021 年,依靠单一客户的销售订单暴增,博华科技曾实现业绩高增长。
2019 — 2021 年,博华科技的营业收入从 1.29 亿元增长至 2.96 亿元,年复合增速超 50%,净利润从 597.20 万元增长至 6866.16 万元,年复合增速达 1.95 倍。
这主要得益于博华科技空降的第一大客户 A 集团。招股书显示,A 集团自 2016 年开始与博华科技达成合作,并于 2020 年首次出现在其前五大客户名录中,且位列第三大客户。
2021 年,博华科技对该年第一大客户 A 集团实现销售收入 1.01 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 34.22%。
2019 年,A 集团未曾入列博华科技的前五大客户,博华科技对该年第五大客户中国石化的销售收入为 825.02 万元,由此测算,2021 年博华科技对 A 集团的销售收入较 2019 年至少增长了 11 倍。
然而,上述情况在 2022 年上半年出现了逆转。彼时,博华科技向 A 集团的销售收入大幅锐减至 475.27 万元,收入占比下降至 8.11%。受此影响,博华科技同期的营业收入仅为 5863.03 万元,净利润则为亏损 2232.21 万元。
这意味着,如果博华科技在 2022 年下半年延续亏损经营状态,该公司或将不符合招股书中列示的 " 最近两年净利润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 5000 万元 " 的上市标准。
对此,深交所在第二轮审核问询函中要求博华科技按照及时性原则,在招股书中披露后续业绩预告信息,并说明 2022 年度业绩大幅下滑的风险以及未来经营业绩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2022 年 12 月 2 日更新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回复文件显示,2022 年前三季度,经天职国际审核,博华科技实现营业收入 1.56 亿元,同比增长 20.08%,实现净利润 -1145.85 万元,同比减少 253.05%,仍为亏损经营。
而对于 2022 年全年,经天职国际审核,博华科技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4.52 亿元,同比增长 52.95%,预计实现净利润 8647.07 万元,同比增长 25.94%。这意味着,博华科技要在 2022 年第四季度实现 2.96 亿元营收和 9792.91 万元净利润,占该年全年营收、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 65.48%、113.25%。
对此,深交所在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中要求博华科技及其保荐机构、审计机构对上述盈利预测报告的准确性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2023 年 9 月 25 日更新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回复文件和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回复文件显示,天职国际已针对博华科技经营业绩出具《2022 年度审计报告》,并发表博华科技 2022 年实现收入 4.50 亿元,与盈利预测不存在重大差异的核查结论。
不过,博华科技并未对外披露经天职国际出具的《2022 年度审计报告》。更换审计机构至今,该公司尚未披露经审计的 2022 — 2024 年的财务数据。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 " 时代商业研究院 ",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