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3 年 Q4 正式扭亏为盈后,Boss 直聘 2024 年苦尽甘来,继续大幅盈利。
3 月 11 日,Boss 直聘发布 2024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其营收、利润、月活跃用户数、付费企业客户数等指标都取得了增长。当下,坐拥超 5000 万月活跃用户的 Boss 直聘,也几乎成为了中国招聘市场的温度计。
多年来,从综合信息展示到差异化招聘,各大招聘平台相继借助搜索、算法、点评、视频直播等方法,招聘行业看似是为 C 端和 B 端寻找岗位供需的平衡,消除信息差,互利互惠。
可从成立十年、逐渐生长为招聘 " 一哥 " 的 Boss 直聘上,人们也能清晰看出,招聘的另一种盈利路径:即,帮助 C 端求职者消除信息差、" 找工作和老板谈 " 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一步,则是借助自身在 C 端极高的用户集聚度,实现对 " 老板 " 们的持续盈利。
财报中,Boss 直聘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赵鹏曾表示:"2024 年是疫情结束之后的第二年,也是新 AI 基础出现之后的第二年,公司面对诸多不确定性,核心策略是坚持把对的事情做到位,保增长并坚决保利润。"
谁是 Boss 直聘的用户和客户?
当下,不管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以搜索为主的综合招聘平台,还是赶集网、58 同城分类信息服务平台,或者面向大厂精英群体提供社交招聘的脉脉,从营收、盈利、用户数上,都已经很难与 Boss 直聘实现对等竞争。
重要原因之一,则是 Boss 直聘早些年凭借 " 直聊 + 智能匹配 " 模式,以 " 找工作找老板谈 " 的差异化标签,辅以密集的 " 病毒式 " 传播,抓住了用户痛点后步步深入人心,极大拓宽并沉淀了用户。
直到 2021 年,Boss 直聘一举成为月活用户数最高的在线招聘平台,随后,其 MAU(月活跃用户)在行业内开始断档领先。
财报显示,2024 年 Boss 直聘全年 MAU 达到 5300 万,同比增长 25.3%。2024 年第四季度,尽管受招聘淡季影响,Boss 直聘 MAU 从三季度的 5800 万下滑到了 5270 万,可在行业内仍具极大优势。
作为横向对比(其他各大招聘平台 2024 年全年 MAU 暂未出炉),Questmobile 数据显示,2024 年第三季度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猎聘平均 MAU 分别为 2385 万、1650 万、889 万。
该季度,Boss 直聘 MAU 基本为其他三家总和,在 C 端用户沉淀上遥遥领先。
并且,不同于传统服务于 C 端用户、会员收费模式,Boss 直聘在寻找自身 " 用户 " 和 " 客户 " 过程中,赚钱的思路已经被验证,并且较为清晰。
一个直观的例子,就是 Boss 直聘鲜明的收入结构。
2024 年全年,Boss 直聘营收 73.55 亿,同比增长 23.6%。其中,Boss 直聘企业端线上招聘服务收入同比增长 23.4%,达到 72.7 亿,总营收占比近 99%。而主要包括向 C 端用户提供付费增值服务的其他收入为 0.85 亿,总营收占比仅为 1%,对总营收影响不大。
从这点上说,C 端用户对 Boss 直聘的价值,不是本身创收的多寡,而是类似于活水养鱼,只有水塘活水源源不断,有了充沛的 C 端求职者的供给,Boss 直聘在向 B 端 " 老板们 " 收费时,才会有更强的底气,B 端企业招聘收入也才能持续提高。
此外,在招聘行业摸爬滚打、激烈竞争十年、并且经历了 2021 年后两年极大的成本压力考验后,当下的 Boss 直聘在成本控制上,也有了更多心得:例如,财报显示,2024 年 Boss 直聘的营业成本同比增长 17%,达到 12.39 亿,其增速低于营收增速。
" 三费 " 方面,2024 年 Boss 直聘的营销费用、研发费用、一般及行政费用,分别为 20.19 亿、18.15 亿、10.93 亿,同比增速分别为 4.1%、17.6%、34.7%。可以说,除一般及行政费用费用外,Boss 直聘的其余开支增速均低于营收增速,降本增效的成果较为可观。
值得一提的是,在营销开支上,2024 年 Boss 直聘在大型赛事(例如巴黎奥运会和欧洲杯),也展开大笔 " 撒币 " 营销,这也佐证了 Boss 直聘历年来营销上的核心逻辑之一,即不断寻找 C 端更多破圈,不断拉大自身招聘池塘的水源供给,最终才能提升在 B 端付费上的话语权。
在 " 三费 " 和营收成本总体走低,外加 B 端企业招聘业务营收提升的综合影响下,Boss 直聘 2024 年也实现了 11.72 亿的经营利润,同比翻倍;并且,净利润也同比增长 42.6%,达到 15.67 亿。
可以说,继 2023 年 Q4 扭亏为盈后,Boss 直聘的赚钱能力,在 2024 年得到了充分释放。报告期内,Boss 直聘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也达到 147 亿。
Boss 直聘如何扭亏为盈?
整个 2024 年都在持续赚钱的 Boss 直聘,其实,也在变相印证其用户增长驱动收入增长的模式,仍然有效。
近些年 Boss 直聘的营业收入的 99%,均来自企业在线招聘的服务费,仅 1% 来自个人的付费增值服务。
从这点上说,不同于以往招聘行业仅聚焦 C 端用户收费却忽略用户本身的流量,当下 Boss 直聘的商业模式之所以足够成功,或许在于——
一头辅以基本免费的用户服务,不断聚拢 C 端求职者,另一头又以 C 端用户为基本盘,培植足够的流量后,再借助用户势能," 挟天子以令诸侯 ",去链接并收取企业招聘服务费用,从而不断从 B 端 " 老板们 " 口袋中掏出更多的钱。
具体来看,2024 年 Boss 直聘面向 B 端企业的收费群体,大致分为 KA 客户、中型客户、小型客户,其定义范围,则是以收费多少为界:即,每年贡献 50000 元以上为 KA 客户,5000 到 50000 元的企业为中型客户,每年贡献 5000 元以下的企业为小型客户。
财报显示,2024 年 Boss 直聘的 KA 用户、中型客户、小型客户营收贡献分别为 17.71 亿、25.43 亿、29.55 亿,分别同比增长 40%、19%、18%。这包含着两层信息:
一是,2024 年 Boss 直聘的中小客户收入在 B 端的营收占比下滑,且增速低于大盘。2023 年 Boss 直聘中小客户收入占比为 78%,2024 年则为 75.6%,下降近 3 个百分点。并且,其中小客户收入的整体增速均不到 20%,也低于 B 端整体收入增速的 23.4%。
二是,2024 年 Boss 直聘的 KA 用户收入占据 B 端营收比重在提高,已从 2023 年的 22.5% 提高到了 2024 年的 24.4%,并且,其 40% 的增速,也远远超过 B 端整体收入 23.4% 的增速。
以上信息,或许也共同印证着,2024 年 Boss 直聘对企业的收费,再次提高了。
事实上,2019 到 2021 年 Boss 直聘连年亏损,直到 2021 年达到 10.7 亿亏损新高,随后却用不到两年,该公司就在 2023 年 Q4 扭亏为盈,直到现在净利润还能持续大幅提高,其核心,则离不开 Boss 直聘在企业端收费的提升。
一个直观的例子是,2021 年到 2024 年,Boss 直聘付费企业数量,从 400 万左右增长到了 610 万,增幅达到 52.5%,同一时期,Boss 直聘 B 端收入则从 42.2 亿增至 72.70 亿,增幅达 72.2%,远远超过企业数量的增幅。
从这点上说,近些年 Boss 直聘对企业平均付费金额的提升,或许正是其扭亏为盈的关键之一。
一般来说,不少企业招聘时,往往会既要细致、又要迅速,因此,老板们招人往往会更倾向于头部招聘平台,以求量大管饱,扎实靠谱:此时,凭借行业内无可比拟的用户蓄水池," 找员工上 Boss 直聘 " 也就不再是一道选择题。
而对 Boss 直聘来说,这些年自身在 B 端企业上更加精细化的运营,从企业不同档位会员购买、企业平台自身曝光、招工时效性、招工沟通次数、以及各类增值服务等,Boss 直聘几乎在企业招工全链条上,均达成了付费覆盖,也给自身盈利留足了空间。
从这点上说,如果接下来 Boss 直聘仍能在 C 端维持住一家独大的市场地位,用户水源源源不绝,那么,Boss 直聘的这场盈利游戏,或许才刚刚开始。
Boss 直聘的底牌是什么?
不过,Boss 直聘并非没有挑战。其中之一,就是蓝领用户的争夺战。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就业人口为 6.56 亿,其中,白领与金领为 1.28 亿,而蓝领求职人数接近 4 亿。而随着线上招聘的深入,该群体无疑将给各家公司提供极大业务的增量。
针对该市场,Boss 直聘早些年,就推出了面向制造业蓝领的 " 海螺优选 ",并且,还于 2024 年 2 月收购了 W.D Technology Investment Group Limited,继续自己在蓝领市场布局。
好消息是,财报显示,2024 年 Boss 直聘蓝领收入占比,也进一步提升至 38%,尤其是蓝领制造业,在自身所有行业招聘中增速最快。
不过,在蓝领用户争夺战中,Boss 直聘也需要面临以往更多、更广的竞争。事实上,除了 Boss 直聘外,近些年,包含快手、58 同城、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等平台,都相继推出了针对蓝领的垂直招聘产品。
其中,借助快手短视频实现了极快增长的快聘,自 2022 年初推出至今,增长较为迅速,其在 2024 年 3 月月活跃用户规模已达 2.5 亿。而在短视频加持下,快聘其天然的场景、更加契合下沉用户的使用习惯、外加更大的流量规模,或许将对 Boss 直聘的蓝领招聘,形成一定冲击。
此外,如何实现与 AI 热潮的结合,也是 Boss 直聘对未来提出的重点猜想之一。
本次财报,Boss 直聘创始人赵鹏就谈到:" 技术能力和创新是公司的灵魂,结合自主研发的首个招聘行业垂类大语言模型‘南北阁’以及 DeepSeek 的部署,公司推出了包括 AI 驻守在内的一系列针对求职和招聘者的 AI 产品和服务,并将持续引领在线招聘行业在前沿 AI 应用领域的探索和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 Boss 直聘 APP 已经接入 DeepSeek-R1,并在 APP 中的一些场景中开展了灰度测试。同时,产品上也采取自研模型 " 南北阁 " 提供服务。从这点一上说,拥抱 AI 的 Boss 直聘或许可以凭借平台多年积累的数据,或将为公司提供更多估值。
不过,若仅用股价、市值表现、想象空间去评价 Boss 直聘的价值,或许并不全面。
事实上,随着 Boss 直聘体量步步变大,其亟待解决的一个潜在命题,则在于公司逐渐变为一种关系到社会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后,往往也将遭遇更多非议,以及更高标准的要求。
一个直观的例子是,近年来,Boss 直聘随着体量扩大,当其服务越来越多求职者时,时常传出 " 货不对板 "、" 不实宣传 " 甚至更多严肃问题,甚至引发不少舆论风波。
从这点上,AI 是未来,可用户是永远:此时,在更高标准下,Boss 直聘如何持续优化用户体验,真正巩固自身优势,真正为社会建好一座可靠的人才蓄水池,或许更加迫切——
毕竟,如果真有一天生活和大 A 都欺骗了你,不要悲伤,Boss 直聘还会是底牌。
--THE END--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