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商学院 作者:彭元重
来源 | 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 | 彭元重
编辑 | 郑琳
尚无产品上市且依靠融资支撑下,这家 IPO 企业实控人竟先通过股权转让套现成功造富。
2025 年 1 月 21 日,上海宝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宝济药业 ")向港交所递表,拟登陆主板。
作为一家选择 " 港股 18A" 规则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宝济药业尚无产品实现商业化,业绩处于亏损状态,但其估值明显高于其他已上市的 "18A" 企业。
时代商业研究院注意到,宝济药业虽然尚未实现盈利,但该公司的实控人已通过股权转让、高额薪酬在 IPO 前 " 造富 "。
3 月 6 日、12 日,就高估值泡沫、实控人薪酬高企等相关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向宝济药业发函并致电询问,但截至发稿,该公司尚未回复相关问题。
尚无产品实现商业化,警惕估值泡沫
招股书显示,宝济药业专注于大品种生物药物的研发,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开发及提供难以生产的重组生物药物,主攻方向为大容量皮下给药、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辅助生殖药物、以重组生物制药取代传统生化制品。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2025 年 1 月 14 日),宝济药业共有 5 项处于临床阶段的在研药物及 7 项临床前产品,核心产品包括 KJ017、KJ103 及 SJ02,其中 KJ017 和 SJ02 处于新药申请(NDA)阶段。
但总体来看,宝济药业并无产品获批上市进行商业销售。
在核心产品中,KJ017 是中国首款进入新药申请阶段的重组人透明质酸酶,也是宝济药业的拳头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宝济药业的主打产品,KJ017 的专利申请仍悬而未决。
招股书显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KJ017 产品共申请了 5 项专利,其中 3 项均处于申请待决状态。
从 3 款核心产品来看,宝济药业共计 19 项的专利中,12 项处于申请待决状态,仅有 7 项获授权,或对其未来发展埋下隐患。
在核心产品多数专利未获授权的情况下,同行竞对却来势汹汹。2024 年末,爱美客 ( 300896.SZ ) 旗下的重组人透明质酸酶注射液获批开展临床试验,距离上市更近一步。
尚无产品商业化,也注定了宝济药业的亏损。招股书显示,2023 — 2024 年前三季度(下称 " 报告期 "),宝济药业分别录得净亏损 1.6 亿元、2.63 亿元,不到两年亏损已超 4 亿元。
由于生物医药行业的特殊性,早期尚未实现盈利的企业,其核心价值逻辑往往是未来发展的良好预期而非当期的业绩表现,因此通常使用市研率作为关键量化估值指标。
2024 年 12 月,宝济药业完成 C+ 轮融资,投后估值高达 48.7 亿元。以 2023 年宝济药业研发费用 1.33 亿元计算,其市研率约为 36.62 倍。
需要注意的是,与其他港股18A 上市公司相比,宝济药业的市研率明显偏高。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3 月 10 日,67 家通过 18A 规则上市的港股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市研率中位数为 11.72 倍,平均值为 20.20 倍。
其中,市研率最高的和铂医药 -B(02142.HK)为 126.84 倍,最低的北海康成 -B(01228.HK)为 0.25 倍,而宝济药业 36.62 倍的市研率在上述 67 家企业中排名第九。
由此可见,在无产品商业化、核心产品多数专利未获授权的情况下,宝济药业估值已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若连年亏损的宝济药业未来无法满足市场预期,其估值泡沫可能存在破裂的风险。
大额股份激励加剧亏损,实控人股权转让套现 4600 万元
宝济药业虽然持续亏损,但其 3 名实控人却悄悄实现了 " 财务自由 "。
招股书显示,刘彦君直接持有宝济药业 21.21% 的股权,同时通过股份激励平台间接持股 11.69%;王征持股 7.81%,谭靖伟持股 5.21%,3 人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制宝济药业 45.91% 的股权,为实际控制人。
由于连年亏损,宝济药业长期依赖外部融资输血。2020 年 11 月— 2024 年 12 月,宝济药业共完成了 6 轮融资,东方富海投资、海通创新证券、宝山国投等多家机构参投,累计融资金额超过 15 亿元。
宝济药业在招股书中表示,绝大部分的净亏损主要产生自研发开支及行政开支。
报告期各期,宝济药业研发开支分别为 1.33 亿元、1.84 亿元,2024 年前三季度研发开支较 2023 年同期的 0.96 亿元接近翻倍;行政开支分别为 0.46 亿元、0.78 亿元,2024 年前三季度行政开支亦较 2023 年同期的 0.34 亿元翻倍。
宝济药业作为创新药企,研发、临床试验、商业化所需要的周期较长,因此研发支出较高符合行业规律。
然而,宝济药业的行政支出却同样出现暴增。
宝济药业在招股书中解释称,行政开支增加 4420 万元,主要是由于公司 2024 年前三季度向管理及行政人员授出股份激励导致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增加 4010 万元。
招股书显示,截至 2024 年前三季度末,刘彦君、王征、谭靖伟均为宝济药业执行董事,3 人的薪资、津贴、养老金、绩效奖金、股份支付等薪酬合计高达7445 万元,其中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占比为95.94%。
在宝济药业连年亏损,急需通过上市谋求资金发展之际,企业大额的股份支付无疑进一步加剧了亏损。
此外,在递表前的 2021 年、2023 年,刘彦君还曾先后两次转让宝济药业股权,合计转让 2.97% 的股权,共套现 4600 万元。
企业还未上市,刘彦君自己却先行造富,坐享了 " 资本盛宴 "。
(全文 2068 字)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 " 时代商业研究院 ",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