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报 03-13
移动的“免费”陷阱:当用户获赠流量之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免费赠送流量,如今成为各大运营商增强用户粘性的一大策略。然而一些用户获赠了免费流量后,使用没多久就被额外扣费,果然还是逃不过运营商的 " 套路 "。

近日,重庆移动用户石女士向本报投稿,讲述了其遭遇运营商欺骗性引导开通业务一事。

据悉,石女士原套餐为每月 39 元,仅 10G 通用流量,因流量不够用,于今年 1 月初致电移动客服咨询流量包事宜。移动客服表示,可以每月 " 赠送 10G 流量 ",不额外收钱,是免费赠送的,只要用户未来一年内继续使用该号码。然而,直到 3 月初,石女士查询话费月度账单时,发现 " 其他费用 " 中有一笔名为 " 承诺消费套餐流量 升级(10GB)" 的 31 元扣费项目。

发现被扣费后,石女士联系了移动人工客服,对方却表示,免费送 10G 流量的前提是用户须每月消费 70 元钱,若达不到 70 元的额度就会自动扣取缺的那部分费用。

这意味着,即使用户并没有消费满 70 元,月底结算时仍然需要为这额外的 10G 流量支付 31 元。在石女士看来,这显然是一个不合理的收费方式。

更令人无语的是,据石女士反映,办理业务的时候,移动客服并未提及这一关键信息,且在其反复询问 " 是否为免费赠送 "" 原套餐费用月租是否不变 " 时,移动客服均表示 " 免费 "" 原费用不变 "。

针对石女士反映的问题,移动客服表示会将这一情况向上级反馈,并于一周之内给答复。

在社交平台、论坛和投诉平台上,不少网友吐槽自己被移动运营商以 " 免费赠送流量 " 为由诱导消费的经历。大家纷纷质疑,免费赠送流量或系运营商的 " 套路 ",目的就是误导消费者在不知情中支付额外流量费用。

说好的免费赠送流量,结果 " 馅饼 " 变陷阱,运营商如此损害用户,只会 " 自绝 " 于用户。专家表示,不管是赠送流量、话费,还是推销套餐,运营商作为责任主体,理应把所有规则说清楚、讲到位,而不是让消费者 " 踩坑 " 后再自行研究,更不能通过套路甚至欺骗消费者的方式来达成自己的利益。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55 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显然,如果移动公司故意告知消费者虚假情况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使消费者陷入了错误的认识并遭受损失,那就符合欺诈的构成要件,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需要承担退一赔三最低 500 元的赔偿责任。

最后提醒大家,鉴于运营商工作人员 " 隐瞒真实情况 " 的存在,为避免由此可能产生的 " 误扣费 " 损失,务必养成每月查看账单的习惯,了解自己的套餐费用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编辑:cc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消费者权益 社交平台 重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