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 03-13
“原位成膜”破局“固-固界面”接触难题,南都电源加速固态电池产业化落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雨辰

2025 年开年,固态电池领域的热度持续攀升。从车企到电池制造商,从科研机构到资本巨头,一场围绕 " 终极电池技术 " 的争夺战已全面打响。二级市场上,资本也大量涌入电池板块。

2 月以来,包括长安汽车、现代汽车、比亚迪、梅赛德斯 - 奔驰等车企相继宣布推出固态电池计划。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2024 年以来,头部电池厂、整车厂以及专家学者对全固态电池的装车节奏预期逐步收敛,即 2027 年小批量 / 示范性上车,2030 年大规模量产,装车节点明确,结合 2025 年固态电池行业的重要催化来看,2025 年是半固态电池成熟产品推出并逐步放量,全固态技术路线逐步明晰并收敛的重要年份。

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方向,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环寿命的革命性突破,被视为破解新能源汽车续航焦虑、储能成本瓶颈的 " 终极答案 "。

时代周报特此推出《固态电池:能源革命的下一个奇点》专题报道,深度剖析这场正在重塑万亿能源产业链的技术变革。

多元探索下的路径选择

3 月 10 日,时代周报记者走访南都电源(300068.SZ)了解到,公司的固态电池目前已完成产品开发阶段,并建有一条固态电池中试线。其研发的 20Ah 全固态电池采用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和限域生长的硅碳负极体系,能量密度高达 350Wh/kg,循环寿命可达 2000 次。在循环性能方面,电池在完全充放电 500 次后,容量保持率为 93.4%,经过 2000 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超过 80%。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雨辰摄

南都电源前瞻技术研发部总监屠芳芳博士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固态电池与传统锂电池的核心差异在于电解质形态的变革。传统锂电池使用的有机电解液存在易燃易漏、分解温度低、副反应多等缺陷,而固态电解质具备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南都电源目前以基于氧化物的复合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为主,该路线具有环境稳定、成本低廉、工艺兼容性强等优势,同时南都电源储备有硫化物等技术路线。

时代周报梳理发现,在布局固态电池的国内企业中,除南都电源外,赣锋锂业(002460.SZ)、鹏辉能源(300438.SZ)、上海洗霸(603200.SH)、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和太蓝新能源等公司均聚焦于氧化物技术路线的研发。另一方面,宁德时代(300750.SZ)、比亚迪(002594.SZ)、恩捷股份(002812.SZ)、亿纬锂能(300014.SZ)和国轩高科(002074.SZ)等企业则主要致力于硫化物技术路线的开发。

" 多样化的技术路线是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某种程度上更多的参与者会加快推进产业进步,激发产业蓬勃的生命力。" 屠芳芳指出,固态电池的研发是一门融合学科,需要多方面的材料基础,而不仅仅是单一材料的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在技术层面,固态电池的 " 固 - 固界面 " 接触性较差,容易出现界面电阻大、循环性能差等问题。

针对这一技术难题,屠芳芳指出,南都电源研究院开发了一种氧化物电解质原位成膜组装技术。该技术通过在电极表面原位形成薄膜,引入三明治结构设计以及界面增塑剂,有效改善了固态电解质与电极之间的界面接触。此外,研究团队还设计了柔性两相氧化物电解质,旨在增强材料的柔韧性,从而缓解其硬脆性问题。

" 在电解质层的设计中,我们采用了多层异质结构。具体来说,在靠近电极的一侧,我们增加了柔性材料,以提高与电极的接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在工艺方面,我们采用极片表面原位成膜技术,使电解质能够渗透到电极内部并自组装成膜,从而有效降低界面电阻。" 屠芳芳表示。

产业化前夜,各方预期逐渐趋同

2024 年被视为中国全固态电池发展的关键里程碑年份,其相关专利申请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尽管彼时业界普遍认为固态电池距离真正实现产业化尚需时日,但进入 2025 年后,行业内对于固态电池实现产业化的预期正逐渐趋于统一。

另据日本市场调查机构富士经济公布的调查报告,2024 年全固态电池全球市场规模预估约合人民币 54.19 亿元,是 2023 年的 4 倍,2045 年预估将扩大至人民币约 4073.51 亿元,将达到 2023 年的 299.2 倍。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 2 月 15 日的公开演讲中提到,2025 年,全固态电池的发展将确定主攻技术路线。并预测以硫化物为主体电解质的车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将于 2025 — 2027 年实现量产;第二代全固态电池将于 2027 — 2030 年实现量产。

" 产品送样到客户认证应用,一般要 1-2 年的时间。" 南都电源董秘曲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公司固态电池生产线正在逐步扩大,预计 2026 年后实现规模化生产。尽管 2025 年该业务对公司业绩影响有限,但随着技术成熟、应用场景拓展,固态电池有望成为下一代颠覆性技术。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雨辰摄

在最近的投资者交流会上,南都电源指出,固态电池技术已具备规模化生产的条件,但整个行业的规模化生产需要产业链各环节的共同努力,尤其是要结合客户需求和应用场景。随着技术的成熟、更多参与者的加入和应用场景的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将得到加速。

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全固态电池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当前较为契合的应用场景涵盖低空飞行器、无人机以及机器人等领域。公司正积极与相关企业展开合作,同时推进固态电池在轻型动力和储能市场的应用。然而,从长远来看,其更大的应用前景无疑将聚焦于汽车领域。" 南都电源方表示。

据悉,2025 年 2 月,南都电源与雅迪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固态电池在轻型电动车中的应用。此外,公司还与重庆太蓝新能源等企业合作,共同推进固态电池技术的标准化和产业化。

南都电源于 2010 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目前主营产品包含锂离子电池及系统、铅蓄电池及系统、燃料电池及锂、铅资源再生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据业绩预告,2024 年公司预计将出现归母净利润亏损,亏损金额预计在 12 亿至 15.6 亿元之间,而 2023 年同期则实现了盈利 3597.60 万元。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电解质 新能源 固态电池 锂电池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