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3 月 13 日讯(记者 郭辉) 历时三年半,北京亦庄国资旗下半导体设备公司屹唐股份,科创板 IPO 注册申请今日(3 月 13 日)获得证监会批复。
屹唐股份科创板 IPO 申报获受理的时间是在 2021 年 6 月,随后从回复交易所的两轮问询到过会、再到提交注册,进展迅速,前后用时不到三个月。但自 2021 年 9 月起,屹唐股份 IPO 进度按下长达三年多的暂停键。
而之所以进程被拖慢,或主要源于屹唐股份 IPO 路上接连两次 " 踩雷 " 中介服务机构。
2022 年 1 月,屹唐股份因聘请的证券服务机构被证监会调查,宣布中止发行注册程序。据了解,彼时该公司聘请的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由于参与乐视网定增项目而被监管调查,当时包括屹唐等在内的多个 IPO 项目被中止审核。
不过仅过了不到一个月,屹唐股份于 2022 年 2 月恢复发行注册程序。
时至 2024 年 10 月,屹唐股份公告因需要更换申报会计师,再次中止发行注册程序。
据了解,屹唐股份 IPO 申报初期的会计师事务所为普华永道。2024 年,证监会对普华永道恒大地产审计工作未勤勉尽责案做出顶格行政处罚,财政部也对普华永道做出行政处罚,包括责令暂停经营 6 个月等。
目前屹唐股份会计师事务所已更换为毕马威。
屹唐股份主要为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提供干法去胶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干法刻蚀设备,并提供备品备件及相关服务。
据介绍,屹唐股份的干法去胶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主要可用于 90 纳米到 5 纳米逻辑芯片、10 纳米系列 DRAM 芯片以及 32 层到 128 层 3D 闪存芯片制造中若干关键步骤的大规模量产;干法刻蚀设备主要可用于 65 纳米到 5 纳米逻辑芯片、10 纳米系列 DRAM 芯片以及 32 层到 128 层 3D 闪存芯片制造中若干关键步骤的大规模量产。
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屹唐股份产品全球累计装机数量已超 3700 台。据 Gartner 统计数据,2020 年该公司干法去胶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位居全球第一、第二。而到了 2023 年底,该公司宣布其全球累计装机量已超 4500 台。
在下游市场,屹唐股份设备产品已全面覆盖全球前十及国内领先的芯片制造厂商。
据屹唐股份招股书,2020 年,国内存储芯片制造企业长江存储通过招投标方式采购的 27 台去胶设备中,有 24 台由屹唐股份提供;华虹半导体通过招投标方式采购的 11 台去胶设备中,有 10 台由屹唐提供。而在快速热处理设备领域,该公司已覆盖台积电、三星电子、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长江存储等国内外知名存储芯片、逻辑芯片、功率半导体、硅片制造厂商。
在 2020 年度,屹唐股份有 42.12% 的收入,来自中国大陆地区。
2020 年度,屹唐股份营收为 23.12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2476.16 万元。2018 年至 2020 年,该公司收入的复合增长率为 23.41%。目前其最新的财务数据尚未披露。
尽管屹唐股份在上市报告期内的业绩增长较快,但由于其核心技术资产主要来自 2016 年对美国上市公司 MTI 的私有化收购,且屹唐股份上市报告期来自境外子公司 MTI 的业绩占比较高。因此在上市审核阶段,该公司对子公司 MTI 的有效控制以及技术自主,成为监管的关注重点。
对于屹唐这样背景跟规模的半导体公司来说,推迟三年上市," 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创道投资咨询合伙人步日欣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是排队这么长时间,影响了公司融资渠道,进而或许会影响公司国内外市场拓展速度。
错失的这三年,或许也意味着屹唐股份在资本市场错过了估值的高峰期。
在创道投资咨询合伙人步日欣看来,半导体设备行业有周期,资本市场对行业的热度也有周期。" 在如今行业和资本热度偏冷的时期 IPO,肯定不如几年前在行业高峰期上市,更能在估值和融资额上体现企业的价值。"
据屹唐股份招股书,该公司拟募资额达 30 亿元,用于屹唐半导体集成电路装备研发制造服务中心项目、屹唐半导体高端集成电路装备研发项目等的建设。
屹唐股份现任董事长为张文冬,CEO 为陆郝安。张文冬此前任职于亦庄国投,陆郝安在半导体产业界的工作经历更为丰富。
公开资料显示,陆郝安此前曾任应用材料高级工艺工程师及项目主管,英特尔加州技术制造部主任工程师、英特尔技术制造工程部中国芯片厂项目主管,SEMI 中国区总裁,MTI 总裁兼 CEO 等职务。
屹唐股份实际控制人为北京经开区财政审计局,控股股东为屹唐盛龙。屹唐盛龙是由亦庄产投、亦庄国投共同出资的平台。
在其提交 IPO 申报材料之际,该公司除控股股东外的股东数多达 33 家,穿透后股东名单可见包括深创投、IDG 资本、CPE 投资、红杉资本、招银国际、元禾控股、华登国际等知名机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