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我来啦!" 近日,台湾青年郑雅琪走进了中国黄河文化之乡——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在黄河边上,开启了一场寻 " 龙 " 之旅。她究竟要寻什么 " 龙 "?这条 " 龙 " 与黄河又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桃花峪黄河大桥
" 这‘飞龙’也太帅了吧!" 在武陟的黄河岸边,当 " 飞龙少年 "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 " 黄河飞龙 " 青年传承人杨超栋挥动甩杆,让 9.5 米长的 " 飞龙 " 在空中盘旋游走、变幻翻腾时,郑雅琪瞬间被 " 圈粉 " 了,迫不及待地想亲身体验一番。
台湾青年跟着河南青年学习舞 " 飞龙 "
杨超栋挥舞的 " 黄河飞龙 " 正是郑雅琪这趟黄河寻 " 龙 " 之旅的主角。焦作市武陟县位于河南西北部,地处黄河中下游分界处,是位于黄河 " 腰 " 上的 " 宝藏 " 古县,被誉为 " 中国黄河文化之乡 "。黄河奔流不息," 黄河飞龙 " 正是这条大河孕育的璀璨瑰宝。
" 黄河飞龙 " 融合了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西陶武狮与传统舞龙的技艺,经创新演变形成了独特风格。它在央视蛇年春晚和哈尔滨亚冬会开幕式上均有精彩亮相,已成为黄河文化的生动象征。
杨超栋出生于 2006 年,从小生活在黄河边,听着黄河的波涛声长大。三年前,他开始跟着师父——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黄河龙狮非遗传承基地负责人、焦作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陶黄河龙狮代表性传承人杨飞龙,学习 " 黄河飞龙 " 项目。1 月 28 日,除夕夜,杨超栋还跟随师傅杨飞龙,参加了央视蛇年春晚开场节目《如意舞步》,现场舞动起十几米长的圆筒形彩色 " 飞龙 "。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黄河龙狮非遗传承基地负责人杨飞龙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 " 黄河飞龙 " 文化,杨超栋带着郑雅琪走进了武陟县黄河龙狮非遗传承基地。在基地,杨飞龙为郑雅琪介绍了 " 飞龙 " 与黄河的渊源。" ‘黄河飞龙’诞生于黄河边,舞龙是古代的一种祈雨仪式。" 杨飞龙介绍," 黄河飞龙 " 采用圆筒形设计,舞动时借助灌风作用,通过甩杆带动龙身在空中飞舞,龙身在高空呈现的形态,也正如黄河水一样波涛汹涌,令人惊叹。
台湾青年与黄河龙狮青年传承人们合影
在杨飞龙看来," 黄河飞龙 " 是黄河流域人民的精神文化载体和智慧结晶,是黄河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展示了中华龙的精气神韵,还体现了黄河流域人民的创造力和文化传承。" 黄河文化是‘黄河飞龙’的灵魂和内涵,‘黄河飞龙’是黄河文化的载体和形象。"
一条大河,一条巨龙,两岸青年。古老的舞龙运动正在中国黄河文化之乡逐步焕发出新的生机,而这离不开青年人的接续传承。作为 " 龙的传人 ",杨超栋想跟着师父一直守着黄河,让 " 黄河飞龙 " 在这片大地上飞舞下去。
两岸青年写下明信片
" 身为华夏儿女,怎么能没有看过黄河呢!" 这次寻 " 龙 " 之旅,让郑雅琪对黄河文化有了更多认识和了解。郑雅琪觉得,只有亲自来过,才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黄河的雄浑气魄,才能真正了解到黄河文化的丰富多彩。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杜雪迎 / 文 李曼 / 编导 何刘 张仁松 / 摄 陈莹 杨光鑫 孙佩佩 / 后期 王雨 / 设计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