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网 03-14
近2.4万亿“提前批”地方债务限额已下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2025 年,大家都很关注宏观经济刺激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的发力。

在这一背景下,通过 " 提前批 " 下达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加快项目建设,成为稳定经济增长预期的重要一环。

根据企业预警通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 2025 年 3 月 12 日,已有广东、浙江(不含宁波)、福建、四川、河南、新疆兵团等 32 个地区提前批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下达,合计提前下达约 2.39 万亿元新增债务限额。其中,新增一般债合计 3707 亿元,新增专项债合计 20197 亿元。

图源:企业预警通

然而,尽管多数地区已 " 顶格 " 获得额度,但整体发行节奏却偏缓慢,反映出政策执行中面临的现实挑战与市场环境的复杂性。

什么是 " 提前批 "

要了解什么是 " 提前批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首先要知道 " 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 的含义。

" 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是指中央政府为地方政府设定的法定债务规模上限,包括一般债务限额和专项债务限额。

其中,

一般债务限额:用于支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如民生保障等。

专项债务限额:主要用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如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等。

说完了 " 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我们就来谈谈 " 提前批 " 的意思。

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会在每年的全国两会上,通过 " 前一年的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 " 与 " 当年的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 一并提交审议,并最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然而,每年两会是 3 月份开,如果等到两会开完,一年已经过了六分之一,黄瓜菜都凉了。

但凡事都讲究个 " 开门红 ",所以,提前下达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就能够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快项目落地。

尤其在潜在经济增速下行的时期,在开年就落实项目,对于完成全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可谓是 " 至关重要 "。

所以,在 2018 年 12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曾表决通过关于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决定,授权期限为 2019 年 1 月 1 日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后来,这个期限又延长至从 2023 年 10 月 24 日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

这意味着,在此期间,国务院可以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根据经济形势和地方需求,在每年末提前分配下一年的部分债务额度,这就是 " 提前批 " 的含义。

其中 " 提前批 " 的 " 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 中,既包括 " 一般债务限额 "(用于民生保障),也包括 " 专项债务限额 "(有一定公共收益性的项目)。

但要注意," 提前批 " 还有个上限,不能超过当年新增地方债务限额的 60%。因此,所谓的额度已 " 顶格 " 的意思是," 提前批 " 的额度已经达到了 60%。

额度已 " 顶格 ",但发行节奏偏缓

好了,知道了 " 提前批 " 的含义。

我们再来看目前 " 提前批 " 的执行情况。

根据企业预警通的统计,在具体下达额度方面,多数地区实现了 " 顶格 " 下达,即广东、浙江、江苏、四川等 28 个省份获得了占 2024 年各省全年新增债券约 60% 的额度。

广东省下达额度位居首位,包含深圳在内一共下达了 3210 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务限额 247 亿元、新增专项债限额 2963 亿元。

浙江省(不含宁波)、江苏、四川、河南、湖北、河北、福建(含厦门)、安徽、江西和湖南 10 省,提前批新增限额均在 1000 亿元以上,浙江省(不含宁波)最高,达到 1845 亿元;相比之下,西藏和宁夏的新增债券额度相对较少,均未达到百亿元,位于各省份额度排名的末尾。

虽然很多地区 " 提前批 " 额度已 " 顶格 ",但是从目前的发行情况来看,整体发行节奏偏缓慢。

发行节奏偏缓慢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策执行中的实际困难、市场环境的波动、地方自身的财政和管理能力,以及中央监管的外部约束等都可能使得发行节奏偏缓。

截至 2025 年 3 月 12 日,全国新增债券发行总量为 9300.17 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 6873.61 亿元。

分地区看,北京、上海两直辖市发行进度最快,分别达到 87% 和 99%,辽宁省(不含大连)达到 78%,厦门 64%,广东(不含深圳)、湖北、河北、山西、海南发行进度约为 50% 左右,内蒙古、新疆、天津、宁夏等地暂未发行新增一般债和新增专项债。

全局中的占比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在 2025 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务这张大饼中,这 2.4 万亿元所占的比例,对于地方债务比较熟悉的朋友们可以直接略过了。

先说一下,2025 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的可能构成:

常规新增专项债务限额:4.4 万亿元(基于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预测,比 2024 年的 3.9 万亿元,多出了 5000 亿元)。

一般债务限额:暂无明确数据,但通常占新增限额的一部分,近年一般在 1 万亿元左右(例如 2023 年为 1.02 万亿元)。

用于化债的专项债务限额:2 万亿元(根据 6 万亿元三年计划,每年 2 万亿元)。

制图:看懂经济公众号

因此,2025 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总额可能为:4.4 万亿元(专项常规)+ 2 万亿元(专项化债)+ 1 万亿元(一般债务假设)= 7.4 万亿元。

在这个大盘子中," 提前批 " 下达 2.4 万亿元的比例,大约为地方政府全年新增债务限额的 32.4%。而如果用于刨除化债的 2 万亿元专项债。目前," 提前批 " 下达 2.4 万亿元,大约占比为 44.4%。

说完了地方债,最后我们再来快速看看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债,在 2025 年,预计中央政府将发行大约 1.8 万亿元的国债,其中有 5000 亿元的特别国债,将用于对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

另外,2025 年,中国政府设定的赤字率为 4%,根据 2025 年 GDP 预估(约为 126 万亿元),财政赤字可能达到 5.04 万亿元左右。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 :看懂经济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