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03-14
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江苏出台财政金融协同20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3 月 5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近日,江苏印发《关于加强财政金融协同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通过 " 财政 + 金融 " 一揽子的政策,以真金白银,促进金融活水更好浇灌实体经济。

《若干措施》包括五个部分 20 条措施,涉及 60 多个政策点。对于企业来说具体有哪些利好政策?经济大省如何抓好四个着力点?3 月 14 日,江苏省财政厅等部门召开新闻通气会,对相关政策进行解读。细读这份金融政策大礼包可以发现,今年江苏不仅要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还要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绿色低碳转型,多方协同统筹推进。

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气会上,省财政厅副厅长张国栋介绍,江苏实体经济比重大、基础好、实力强,财政总量大,金融环境好,2024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再达万亿规模;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 2.89 万亿元,全国第一;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 3.42%、3.68%,处于历史低位。

近年来,江苏省财政积极发挥 " 财政 + 金融 " 政策工具作用。在支持普惠小微方面,建立了信贷风险补偿机制,设立 " 小微贷 "" 苏科贷 " 等 10 余个信贷产品,2024 年引导合作银行为全省 5.3 万家中小微企业新发放优惠贷款 2472.35 亿元,平均利率 3.44%。全省设立 80 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实现市县全覆盖,2024 年业务余额 2564.92 亿元,同比增长 24.6%,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新增合作业务规模长期位居全国第一。在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方面,相继出台制造业贷款贴息、" 城新贷 "、" 交运贷 "、科创企业首贷贴息等一系列贴息政策。截至 2024 年底省级财政已预拨贴息资金近 6 亿元,推动相关领域贷款规模明显增长。

" 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有些政策实施效果尚不及预期,需要调整优化;有些领域还存在政策空白,需要抓紧完善;财政和金融的协同效应发挥得还不充分。一句话概括,‘财政 + 金融’一揽子政策在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方面还需要下更大功夫。" 张国栋表示,这次制定的《若干措施》,就是要进一步加强财政金融协同,引导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若干措施》提出了提升科技创新企业融资可得性、丰富科技创新企业融资增信方式、完善科技创新企业保险保障体系、拓宽科技创新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等 4 条措施,从融资、增信、保险和股权支持等角度全方位支持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实现科创金融支持的全链条覆盖。

张国栋举例说,省财政对科技创新企业首贷给予年化 1%、最长两年的贴息。这个政策对鼓励金融机构向初创期、成长期科技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作用明显,自去年 3 月份出台以来,省财政已拨付贴息资金 3198 万元,引导银行向 525 家科技创新企业发放了 21.52 亿元首贷,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一步,将研究扩大政策支持范围,惠及更多科创企业。

另外,还将鼓励企业发行银行间市场科技创新债券产品、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省财政给予贴息支持。2024 年,江苏省发行的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130 多亿元,占全国比重不到 3%,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项新举措,通过贴息方式降低企业的发债成本,引导省内企业更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另一项新举措是引导金融支持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建设,将中心内人才及人才企业纳入 " 人才贷 " 等政策支持范围。" 人才贷 " 可为中心内人才及人才企业提供最高 3000 万元的低门槛、低成本贷款,支持高校科技成果加速集聚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若干措施》同样提出了发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加强对企业的信用支持和风险保障、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体系等 4 条措施,进一步完善现代化产业保障体系,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形成金融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闭环。

2024 年 3 月,江苏出台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设备购置相关贷款,省和市县财政部门合计给予 2 个百分点的贴息支持。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已经引导合作银行向 668 个项目发放贷款 427.37 亿元,省和市县拨付了 2.13 亿元贴息资金。今年这项政策仍将延续,但相比去年,从扩大贴息企业及业务范围、持续推动政策免申速兑、加强信息系统支撑赋能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完善,2025 年将国家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的设备更新贷款都纳入贴息范围(不局限于制造业)。

同样进行了优化完善并将继续实施的,还有对 " 设备担 " 业务给予担保费 80% 的补贴,引导担保机构支持中小微企业设备更新。目前支持对象范围扩展到省内所有中小微企业。截至目前,已帮助 291 家中小企业获得了 15.07 亿元的设备更新贷款。

好的政策延续实施,新的福利也紧跟上线。

《若干措施》支持规上工业企业运用保理方式缓解应收账款资金占用压力,省财政给予保理利息补贴。支持企业运用保理方式,将应收账款盘活为可质押融资的资产,缓解资金压力。

同时,引导融资租赁行业加力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省财政对相关业务给予利息补贴。据介绍,这项新举措是制造业贷款贴息政策的拓展,对企业实施设备更新的利息补贴范围从银行贷款扩展到融资租赁,进一步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在促进基础金融服务普及、中小微民营经营主体融资方面,《若干措施》提出了提升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效能、做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优化融资担保增信机制、加强创业就业金融服务、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 5 条措施。

其中,财政部门将继续对融资担保机构开展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按照业务规模给予不超过 1% 的奖补。省财政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给予不超过新增资本规模 2% 的增资奖励。

同时,为推动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信贷投放,对用于现代设施农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或相关固定资产设备购置等贷款,财政部门给予不超过 2% 的贴息。

服务绿色低碳转型

今年江苏还将继续实施绿色债券贴息政策,按照绿色债券年度实际支付利息的 30% 给予发行主体补贴。这项政策已经实施多年,仅 2024 年,省财政就对省内 41 家企业发行的 51 只绿色债券安排贴息资金 8643.28 万元,对应债券融资金额 230.56 亿元。

另外,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严格落实绿色采购各项要求,财政部门将绿色采购政策执行情况纳入监督评价和预算绩效管理范畴。持续落实节能节水产品采购要求,稳步扩大绿色建材采购试点工作。

同时加强绿色金融以及环境、社会与治理(ESG)评价等指标的研究应用,推动省属金融企业加强 ESG 建设,逐步实现省属金融企业 ESG 专项报告全覆盖。

多方协同统筹推进

为了进一步加强财政政策与金融、产业等政策的协调联动,多方协同统筹推进,《若干措施》提出了 5 条措施,强化政策协调配合、优化金融机构服务、壮大地方金融资本、夯实金融基础设施、积极参与试点示范。

一方面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 " 服务实体经济效能评价 " 结果运用,对排名靠前的机构实施激励。另一方面推进省级金融投资集团运营,加快财政出资向金融资本转化,强化投资能力建设,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实体经济。

总体来看,这 20 条措施力度更 " 大 ",内容更 " 新 ",措施更 " 实 ",兑现也更 " 快 "。60 多个政策点中,四成左右是增量。初步测算,全部政策有效实施后,每年引导撬动金融资源将超过 6000 亿元。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王益 文 / 摄

相关标签

江苏 融资 实体经济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