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东西 03-14
一个实验室走出15位AI创业者,华人占1/3,集齐大模型机器人搜索,教授骄傲晒战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作者 | 陈骏达

编辑 | 心缘

一个 AI 实验室,走出 15 位创业者,12 家知名 AI 创企,这是什么水平?

智东西 3 月 14 日报道,昨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Pieter Abbeel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文,盘点了从他实验室走出的 15 名知名 AI 创企创始人或联合创始人。目前,这些创业者所创办的 12 家企业估值达到3700 多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67 万亿)

这份名单中不乏许多熟悉的人物,如OpenAI 联合创始人 John SchulmanAI 搜索引擎创企 Perplexity 创始人 Aravind Srinivas等。

华人在名单中的比例达 1/3,包括机器人创企 Covariant 创始人 Peter Chen 和 Rocky Duan图像生成创企 Ideogram 创始人 Jonathan Ho。此外,Abbeel 的在读博士生Philipp WuFred Shentu也正在创业,不过企业仍处于隐身状态。

带出这批优秀学生的 Abbeel 自身经历也十分丰富,横跨学界、产业界、投资界。学术研究方面,Abbeel 是机器人深度强化学习领域的大牛,目前担任伯克利机器人学习实验室主任、伯克利 AI 研究实验室(BAIR)联合主任

Abbeel 有多段创业经历,2014 年,他联合创办了 AI 教育软件公司Gradescope,并于 2018 年成功出售(价格未披露);2016 年,他短暂地在刚刚成立不久的 OpenAI 工作了一段时间。

2017 年,他与几位学生创办了机器人创企Covariant(2023 年时,估值为 6.25 亿美元),去年 8 月,包括 Abbeel 在内的 3 位 Covariant 创始人加入亚马逊,并将公司的模型技术授权给亚马逊。

在创业之余,Abbeel 还加入了以 AI 投资为主线的风投基金AIX Ventures,担任创始投资合伙人。目前,这家风投已经成功押中了 Hugging Face、Perplexity、Weights &Biases 等知名 AI 创企。

以下是这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名师带出来的 15 名优秀 AI 创业者的履历:

1、John Schulman

Schulman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他与 Abbeel 合作,探索了强化学习的应用。

2016 年左右,Schulman 与其他人共同创立了 OpenAI。在 OpenAI,他领导了强化学习团队,并参与开发了 ChatGPT,在 2022 年 -2024 年担任后训练团队的联合负责人,还短暂地管理了对齐团队。

2024 年 8 月,Schulman 离开了 OpenAI,加入了竞争对手 Anthropic,理由是为了专注于 AI 对齐并重返技术工作。2025 年 2 月,舒尔曼离开 Anthropic,加入了前 OpenAI 首席技术官 Mira Murati 的新创业项目。

2、Aravind Srinivas

Srinivas 于 2017 年从印度理工学院毕业,并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深造,于 2021 年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他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对比学习和使用 Transformer 进行图像和视频生成。

2022 年,Srinivas 与其他人共同创立了 Perplexity AI,这是一家专注于 AI 驱动的对话式搜索引擎的公司。Perplexity 的目标是通过提供直接答案而非链接来革新搜索体验,目前,Perplexity 的估值已达 150 亿美元。

在创立 Perplexity AI 之前,Srinivas 曾在 OpenAI、DeepMind 和 Google 等知名 AI 企业担任研究实习生或研究科学家。他在这些职位上参与了多个高影响力的 AI 项目,包括 DALL-E 2 的开发。

3、Deepak Pathak

Pathak 于 2014 年毕业于印度理工学院,随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他专注于 AI、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技术的交叉领域。

博士期间,Pathak 联合创立了 VisageMap,一家专注于面部识别技术的初创公司。该公司后来被 FaceFirst 收购,价格未披露。

2023 年,Pathak 与 Abhinav Gupta 共同创立了 Skild AI(现估值 40 亿美元),这是一家致力于开发通用机器人操作系统的公司。Skild AI 的目标是打造一种能够让机器人在不同环境中自主学习和适应的 AI 平台。

4、Chelsea Finn

Finn 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了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学士学位。随后,她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师从 Abbeel 和 Sergey Levine。

去年 5 月,Finn 和 Levine 联合创办了具身智能创企 PI(Physical Intelligence),目标是开发一套 " 为各种机械设备添加高级智能的软件 ",最终构建可以控制任何机器人执行任何任务的通用 AI 模型。目前,PI 的估值约为 24 亿美元,投资方包括 OpenAI 与红杉。

Finn 还在斯坦福大学担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包括机器学习和机器人控制。她曾在谷歌大脑工作,并开发了多种机器学习算法。

5、Sergey Levine

Levine 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助理教授,专注于机器学习和强化学习算法的开发,与 Abbeel 一样,他也是强化学习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

他在个人官网介绍,自己的研究领域是用于决策和控制的机器学习,重点是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算法,研究应用于自主机器人、车辆、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学。

Levine 开发了结合感知和控制的深度神经网络策略的端到端训练算法、用于逆强化学习的可扩展算法、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等。自 2020 年以来,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论文总被引量超过了 17 万次。

6、Roshan Rao

Roshan Rao 是 AI for Science 创企 EvolutionaryScale 的联合创始人。他曾在 Meta AI 工作,并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完成了博士学位,师从 John Canny 与 Abbeel。

EvolutionaryScale 是一家共益公司,这一架构与 Anthropic 一致。他们希望通过与科学界合作,以及开放、安全和负责任的态度,开发 AI 技术并促进生物学研究。

7、Aditya Grover

Grover 在斯坦福大学完成博士学位,后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完成博士后研究。目前,他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计算机科学的助理教授,主要研究生成模型和顺序决策的交叉领域,并希望将这项研究应用于气候保护。

2024 年,Grover 与他人联合创办了 Inception Labs,这家公司打造了一款专为美国移民流程设计的 AI 移民软件 Infinity,支持从护照、签证、教育证书等文件中提取信息,完成表格与移民申请文书。

8、Peter Chen(陈曦)

陈曦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完成了本科与博士学业,后加入 OpenAI 工作,主要研究深度生成模型。2017 年,在导师 Abbeel 的带领下,他和几名同学共同创立了机器人创企 Covariant,打造机器人基础模型。

Covariant 的核心技术被称为 "Covariant Brain",用于研究如何让机器人抓取任何 SKU 或物品。该公司的目标是通过 AI 使分拣机器人能够更好地识别、抓取并放置任何物品,主要应用于仓储物流和快递分拣自动化领域。

在多轮融资后,Covariant 公司的估值为 6.25 亿美元。2024 年 8 月,Covariant 的 3 位创始人加入亚马逊,其中包括陈曦,他的新职务是亚马逊前沿 AI 和机器人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这笔交易的细节目前尚未对外披露。

9、Rocky Duan(段岩)

段岩是陈曦本科和博士阶段的同学,也曾在 OpenAI 工作,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强化学习、机器人技术、无监督学习和元学习,曾发布开源强化学习算法开发、评估框架 RLLAB。

目前,段岩在亚马逊前沿 AI 和机器人实验室担任资深首席应用科学家,为机器人构建智能软件和算法。

10、Misha Laskin

Laskin 在芝加哥大学获得了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在 Abbeel 指导下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完成了博士后研究,专注于深度强化学习和无监督学习。

Misha Laskin 是 Reflection AI 的联合创始人兼 CEO,这家公司专注于开发超智能自主系统,目前的切入点是自主编码技术。

该公司已获得 1.3 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估值约为 5.5 亿美元,投资者包括红杉、CRV、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等。

11、Jonathan Ho

Jonathan Ho 于 2020 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完成博士学业,主要研究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技术。

2022 年底,他创办 AI 生图创企 Ideogram(现估值 5 亿美元),该公司开发的技术尤其擅长生成包含复杂文本的图像。在创业前,Jonathan Ho 在谷歌从事扩散模型研究,是谷歌 Imagen 图像生成模型的开发者之一。

12、Ajay Jain

Ajay Jain 本科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2022 年,Jain 联合创立了视频生成创企 Genmo AI,担任 CTO。2024 年 10 月,Genmo 发布开源视频生成模型 Mochi 1 预览版,这款模型在发布时成为了开源视频生成模型的 SOTA。

Jain 曾在谷歌大脑团队担任研究员,研究扩散模型和生成神经辐射场,也曾于 Uber、Facebook 实习。

13、Ariun Singh

从 2006 年 -2016 年,Singh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完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学业,期间与导师 Abbeel 共同创办 AI 教育创企 Gradescope,主要使用 AI 技术帮助教师更快更好地完成评分。

2018 年,Gradescope 被出售给论文查重系统 Turnitin,价格未披露。

14、Philipp Wu

Philipp Wu 目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预计将于 2026 年毕业,研究兴趣为通用机器人,研究领域涉及强化学习、无监督学习和机器人技术的交叉融合。他在伯克利机器人学习实验室与 Abbeel 合作,研究一种低成本的安全机械臂。

15、Fred Shentu

Fred Shentu 目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机器人技术、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的交叉领域。本科毕业后他并未立刻继续深造,而是加入 Covariant 担任创始工程师。

Abbeel 在推文中称,Fred Shentu 与 Philipp Wu 正在创业,不过这家创企处于隐身状态。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机器人 ai 创业者 创始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