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财经 03-14
AI诊股广告成投顾机构引流“新招术”,披着科技外衣的荐股生意有多少猫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 3 月 14 日讯(记者 胡劼)"2025 年散户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会 AI 炒股 " " 广州 90 后用 AI 炒股一个月后惊呆了 " " 不用下载不用注册,只要输入股票代码,快至 3 秒出诊断结果 "。

蓝鲸新闻记者关注到,近日,社交平台上充斥着不少 AI 诊股软件和智能选股的广告,背后 " 金主 " 大多数是投顾公司。然而,这些广告中讲解推荐 AI 金融产品的出镜人员并未标注任何资格编号。

多位业内资深律师对记者表示,如果广告宣传中使用无资质的出镜演员或 AI 数字人来提供具体的投资建议、宣传荐股工具或有荐股行为,可能涉及虚假宣传与误导、混淆视听等不合规的问题。

除了广告本身存合规隐患之外,记者还发现,此类 AI 诊股工具大多是用来引流,投顾机构真正的目的是为推销高价荐股服务。"5 连阳上涨 "" 不断大涨 "" 目标潜力有 15% 幅度 " 等类似字眼的宣传喜报、老用户反馈截图,反复刺激着潜在用户的购买欲望。

这些所谓的 AI 包装后的生意经还有猫腻?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 漫天飞 " 的 AI 诊股选股广告

记者关注到,这类 AI 诊股软件和智能选股的广告,有的宣称通过广告下方的链接可以诊断股票,只要输入股票代码,就可以花几块钱甚至免费拿到一份诊股报告,领取过程无需注册和下载,看上去似乎不会产生任何风险和损失。

有的则是宣传一种 AI 选股神器,出镜演员在短视频中引导观看者领取视频下方的 AI 选股器,通过选择界面显示的技术面、基本面、风格等几个简单的指标维度,就可以一键生成选股策略和股票标的池。

图片来源:抖音

记者点开这些链接发现,广告投放的背后 " 金主 " 大多数是投顾公司,即便这些是正规的持牌机构,拥有大量投顾资质的证券从业人员,但这些广告中讲解推荐 AI 金融产品的出镜人员并未标注任何资格编号,部分出镜人员是 " 演员 ",甚至部分出境的只是个虚拟数字人在 " 念稿子 " 而已。

记者从一位短视频拍摄供应商处了解到,他们拍摄了不少这类证券短视频,提供从文案脚本、演员拍摄到后期剪辑成片的 " 一条龙 " 服务,价格大概是 1000 元一条。

" 如果后期卡审的话我们包修改,而且我们提供的都是专业的演员,经常拍这种类型。如果你不需要演员出镜的话,我们也可以用商用网络素材做混剪。" 该供应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在与业内人士的交流中得知,这类短视频广告存在一定的误导投资者的嫌疑,看似专业的讲解和推荐,会使消费者误认为这些非专业人士具有专业资格。

那么,从法律视角看,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公开评论并推荐 AI 诊股类软件,是否属于违规行为呢?

"AI 荐股、诊股类产品广告存在暗示 AI 工具可以提高炒股收益率或保证收益等情况的,属于不合规的情形,同时也是违反广告法的。" 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夏海龙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出镜演员若非证券投顾机构的正式员工,则不具备接受客户委托、推荐个股等开展证券业务的资格,通过短视频、直播方式进行个股推荐也是违规行为,广告背后的投顾机构可能受到监管处罚。

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琦律师认为," 使用无资质人员宣传 AI 选股工具时,如果存在夸大其词、虚假宣传或误导投资者的行为,可能违反《广告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

而根据《广告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 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张琦补充道,根据相关规定,使用 AI 数字人进行宣传时,若未明确标识其为 AI 数字人,容易导致公众混淆误认。应当在生成或者编辑的信息内容的合理位置、区域进行显著标识,向公众提示深度合成等情况。

换汤不换药,"AI" 皮囊包装下的荐股生意

除了投流广告本身的问题之外,投顾机构利用 AI 工具背后所 " 运作 " 的生意模式,更是潜藏着不少的合规风险。

记者通过广告链接体验了几家 AI 诊股工具发现,AI 诊股界面会引导投资者留下联系方式,投放该广告的投顾公司会以发送个股诊断报告为由,指定具有从业资质的员工与投资者建立起联系。不过,提供免费诊断的报告、炒股技巧、直播课程只是由头,这些从业人员更为 " 热心 " 的是推一些短线股当作选股参考。

以湖南金证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下称 " 金证投顾 ")为例,记者与一位工作人员联系后,其发送了一份由公司投资顾问出具的个股诊断报告,涉及支撑压力分析、主力资金、趋势策略建议、多空策略建议等多个维度。

工作人员称,需要帮忙诊断股票可以随时发送代码,除了免费诊断还有一些短线股可以分享,当作选股参考。随后,该人员推荐了一只个股,次日开市后,该人员提醒可在开盘重点关注,以验证实力。" 如果昨天推荐的股票 xxx 今天开盘成功上涨,您觉得我们选股实力不错,今天还有另一只短线潜力股推送,您就可以联系我参与进来啦。"

正当这只股开盘涨停的时候,该人员又乘机询问记者," 今天还有另一只优质个股,今天盘中的股票是 10% 的目标上涨潜力,你有没有资金参与买股票?"

在记者表示很感兴趣后,对方开始介绍合作模式——在每个交易日下午推送一只股票,有明确的股票名称、代码、参考买入价、仓位、止损价、推荐理由等提示,每一只股票持股时间预计 2 到 5 天。" 我们的收费标准是按年收费,官网价格是 4999 一个月服务期,现在线下有有体验服务,可享受 2999/1 个月,3999/3 个月,4999 半年。"

并表示," 咱们服务简单来讲,就是在服务期内给您推送股票,每只股票都有详细建议,您直接挂单买进就好,同时配备客服老师股票买卖问题随时咨询,合作进来和您签协议,开具发票都是有法律保障的,公司在中国证券行业是名列前茅数一数二的,不需要担心公司的实力和正规性。"

图片来源:记者与金证投顾员工沟通截图

见记者并未展现合作意向,对方又发来多张已经付费合作,并成功抓住涨停板的 " 喜报 " 案例,试图打消记者对公司实力的顾虑。

图片来源:金证投顾员工沟通截图

记者发现,诸如此类通过 AI 诊股工具引流、实则为推销高价荐股服务的投顾机构,共同特点是会用带有 "5 连阳上涨 "" 不断大涨 "" 目标潜力有 15% 幅度 " 等类似字眼的宣传喜报、老用户反馈截图,持续的刺激潜在用户的购买欲望。

" 现在连固收都不能提预期、年化收益率了,更不要说这种荐股服务了,对个股的收益率进行相关宣传是不合规的。即便是具备投顾牌照的机构,在前期宣传、客户引流和客户后期的服务过程中,从业人员也要始终坚持合规展业。"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对记者表示。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余丰慧也持有类似观点,认为使用极限词和具体收益率预测来推广荐股服务存在很大合规隐患。

" 所谓的名列前茅、数一数二、上涨潜力目标 11% 等此类表述,可能会被视为虚假宣传,尤其是在没有足够证据支持这些说法的情况下。这样的表述不仅很容易触犯广告法以及证券市场监管的相关规定,还可能引起投资者的误解和不必要的损失。" 余丰慧告诉记者,这不仅是合规性的问题,更涉及到市场诚信和投资者保护的重要议题。

记者关注到,近期已有多位投资者因对上述投顾公司的荐股服务 " 上头后 ",在社交平台 " 倒苦水 "。 " 我交的是 36000 半年的,给我推荐的票 80% 是跌的,最多的 1 支亏了 16 万 "" 每天三点后给我推荐一个票,第二天开盘就涨停,忽悠我交了 2999 元,结果推荐的一只也不准,接着忽悠还让我加入什么核心团队,又要 9800 元还是半年 "。

大量的案例显示,散户往往抗风险能力较弱,且信息不对称,仅仅通过投资者教育,难以使投资者在扑面而来的盈利诱惑中,始终保持冷静客观的判断来避免损失。更为重要的是,机构方不能松懈自律监管,要担得住自己的资质,也对得起投资者的信任。机构方也需明确风险提示,确保宣传内容有可靠数据支持,不利用投资者的投机心理打 " 擦边球 " 规避监管,避免因不切实际的承诺引起纠纷。(蓝鲸新闻 胡劼 hujie@lanjinger.com)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短视频 股票 金融产品 供应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