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快报 03-14
AI驱动港股科技板块走牛 ETF助力投资者执“牛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2025 年以来,以 DeepSeek 为代表的国产 AI 大模型取得技术突破,港股市场整体强势,且呈现显著的结构性特征。在 AI 主导下,港股、中概股涨势如虹,恒生科技指数近日一度突破 6000 点大关,创下 2022 年以来纪录。与此同时,新一轮的价值重塑与投资逻辑正在形成。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如何借道指数化工具布局港股科技板块呢?

恒生科技两个月飙涨 38%

据同花顺 iFinD 最新统计,1 月 14 日至 3 月 12 日,恒生指数上涨 25.04%,同期恒生科技指数更是累计飙涨 38.45%,技术硬件、半导体等与人工智能(AI)高度关联的领域成为绝对领涨主力。与此同时,恒生科技 ETF 易方达(513010)等 ETF 产品集体活跃,点燃了内地投资者的参与激情。

恒生科技指数发布于 2020 年 7 月,追踪在香港上市的 30 家最大科技集团,腾讯、阿里、小米是前三大市值成分股。上述不到两个月区间,该指数涨幅完胜纳斯达克 100 指数(同期累计下跌 5.72%)。

业内人士称,与历史上 2013-2015 年 " 互联网 +" 行情相比,本轮科技股行情的核心差异在于:AI 产业尚处于渗透率爬升的早期阶段,当前 AI 服务器渗透率仅约 15%,消费端智能终端尚未大规模普及。这也意味着 AI 产业技术迭代速度和应用场景的延展性赋予市场更大的想象空间。尽管业绩兑现度仍集中在算力基建等上游环节(如光模块企业 2024 年净利润增速达 62%),但市场对应用端商业化落地的预期已开始升温。这种 " 硬件先行、应用跟进 " 的路径,与互联网时代的技术扩散规律相似,但 AI 的通用技术属性可能带来更广泛的产业联动效应。

上述人士继续表示,科技作为最强主线之一,将会贯穿下一个十年的发展,只有抓住时代最强音,顺势而为,投资效率才会事半功倍。

驱动新一轮价值重塑  

本轮行情中,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创阶段性新高,其持续性和集中度凸显机构投资者对港股科技资产的配置偏好。据 Wind 数据,今年以来,通过港股通净流入港股市场的南向资金达到 3395.09 亿港元,已占 2024 年全年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金额的 42%。值得注意的是,被动资金通过 ETF 等工具加速布局,反映出市场对科技板块的系统性机会形成共识。从估值维度观察,若以中美综合利率(中债 + 美债)为锚,当前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仍处于近五年均值下方,尚未进入历史极端区间。

据观察,本轮上涨的港股集中度显著提高,港股通样本中仅 20% 的标的跑赢指数。这种结构的分化印证了资金向确定性更强的 AI 核心资产聚集的趋势,龙头企业的技术壁垒和生态整合能力成为定价关键因素。

AI 产业链相关板块及指数涉及上游、中游、下游多个领域。上游包括算力板块、数据板块,算力又包括服务器、芯片、IDC 等细分板块,数据又包括数据采集、加工、存储与管理;中游包括算法模型板块、软件硬件、网络安全板块等;下游涉及应用、端侧等,具体涉及金融、教育、医疗、交通、消费等领域。

目前,AI 正经历从 " 硬基建 " 到 " 软实力 " 的演进。随着大模型训练成本下降(部分头部企业 2024Q2 成本降幅达 40%),产业重心逐步向应用场景渗透,尤其是医疗(如 AI 辅助诊断)、汽车(智能驾驶系统)、智能制造(工业质检)等场景延伸,已经建立起全球领先的商业模式。

对于相关企业来说,随着 AI 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拥有数据资产和场景落地能力的企业将优先受益于生态红利。

把握系统性机遇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借助指数化工具布局港股科技板块,或成为降低个股波动风险、分享产业红利的有效方式。当前市场上部分 ETF 产品已形成对 AI 产业链的立体覆盖。

据同花顺 iFinD 最新统计,目前全市场有 1050 只 ETF,年内涨幅前 20 名的全部是港股科技类 ETF,这些 ETF 魅力何在?

最大的特点就是跟踪相关指数,聚焦港股科技板块的股票便捷布局。

比如恒生科技 ETF 易方达(513010),紧密跟踪恒生科技指数,涵盖了香港市场中的优质科技企业,包括互联网、AI、医药研发、新能源汽车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港股通互联网 ETF(513040),精选港股通范围内互联网科技企业,兼顾估值优势与生态协同潜力。还有像中概互联网 ETF(513050)跟踪头部互联网平台,捕捉 AI 技术赋能下的商业模式升级机遇

今年以来,上述 ETF 产品战绩也令人瞩目:截至 3 月 12 日,港股通互联网 ETF 年内回报率高达 31.87%,恒生科技 ETF 易方达、中概互联网 ETF 同期回报率分别达 30.31%、28.30%。

ETF 产品通过一揽子配置,可帮助投资者规避单一个股技术路线风险,同时覆盖 AI 产业从硬件支持到应用落地的完整价值链。相较于直接投资港股,投资相关 ETF 的投资门槛更低,并且 ETF 的交易活跃,流动性好,投资者可以方便地买卖,满足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港股 etf 恒生科技指数 渗透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