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很多有娃家庭酸成了柠檬精。
羡慕的源头,是呼和浩特放出的鼓励生育大招,一孩补贴 1 万,二孩 5 万,三孩及以上 10 万,三孩上学全市随便选。
:
不过,有人欢笑,也有人发愁。
细看呼和浩特这一政策,仅限于 2025 年 3 月 1 日后出生的小孩,如果其他城市也跟上这一趋势,那么,很多存量娃家庭势必会很受伤。
尤其是前几年二胎放开时生娃的家庭,在经历过抢产检号、抢床位后,如今小孩上学,又遇到了入读高峰期。
为了让娃赢在起跑线,家长还是要使出浑身解数,在能力所及范围内,为自家娃铺好一条成长的道路。
这不,今天下午,广州房产教育博主@艾莎妈妈在中鼎书院上城开设的黄埔学区沙龙专场,现场座无虚席。
艾莎妈妈每翻一页 PPT,家长都是拿着手机站起来拍拍拍。
现场读书干货,我给大家划好了重点:
1、黄埔小升初、中考环境情况
买房子选学校,要看现在,也要看未来。
目前的黄埔,跟天河越秀确实有差距,但是也要认识到,这个差距在缩小。
而且,黄埔与天河很近,既能承接天河的需求,每个预算段也都有选择,都能找到归宿。
相比老三区以分组摇号为主,黄埔是分组派位和对口直升相结合,有直升优势。
根据去年公布的招生计划,黄埔有 19 组对口直升分组,比如开发区一小 + 开发区中学、会元小学 + 会元初中、黄埔区实验小学 + 黄埔军校纪念中学(北校区)等。
2024 年教育局相关文件截图
再就是,黄埔这几年引进了很多名校新校,学校都很新,梯队还没建立起来,不像老城区学校梯队都已经定型了。
梯队还没定型,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一所新校有可能中考上线率今年区域第八,明年第三,有很大可能性。
比如,黄埔军校纪念中学(北校区),就是去年才开办的。
但是呢,25 年初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黄埔军校纪念中学(北校区)排在了区域第一名。
所以,对于新校,我们要保持期待,要相信校长,要做好配合,毕竟最想把学校办好的,永远是校长和学校自身。
2、广州教育现状
有娃家庭,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对于小孩教育,不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
艾莎妈妈的建议是,可以看看学校与机构在做什么。
比如,小学要报什么课外班,往往学校的链接顺序排名,就已经暗示了。
机构在做的事情,小孩怎么做,在哪里报名,怎么一步一步打怪升级,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家长和小孩,可以按照小升初做准备,从一年级开始,去做这些事情。
但这里面要考虑两点:
一是,要考虑有没有必要,性价比高不高。
二是,要保证学校里面的学明白了,再去外面报班,家长要对自家孩子有深度的掌握,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补课。
3、你家孩子要成为 5% 还是 30%
过去几年,广州初升高招生,基本五五分流。
往年广州 10 多万人中考,只有六七万人上普高,录取本科数只有三四万人。
家长们要接受,有可能很努力,只能成为 30%,甚至很努力,也成不了 50%。
高投入,低概率,卷一卷也不一定人均 985,所以,家长要充分了解,在小孩成长过程中,调整目标,坚定两个信念:
小学阶段不要过于刷题;
学校跟房子捆绑,花钱选学校的时候,要立足性价比与现实居住,不一定非要学校很厉害,不一定非要卷孩子。
所以,如果有条件有天赋,可以尝试往更高方向走。
如果想就在家楼下,家楼下有个本身成绩还可以、发展中的初中,能兜底,那也很幸福。
好了,干货时间就到这里。
如果我们有买房计划,但不知道怎么平衡,对比房产价值跟学区价值,可以扫码加艾莎妈妈,她只做线下一对一付费制咨询。
如果聊得来,也可以升级全程陪跑,陪买房,陪读书哦(新房,二手房均可)。
更多关于艾莎妈妈自我介绍可以戳:
:
有看直播习惯的,可以直播间见,小红书、抖音、视频号同名艾莎妈妈。跟大家一起聊聊《广州升学买房白皮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