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湾商业观察 03-17
两轮电动车抽查不合格频发,巨头们屡屡被罚与投诉不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港湾商业观察》廖紫雯

2025 年央视 315 晚会,曝光出的种种问题显然令消费者胆战心寒:一次性内裤徒手制作、" 保水虾仁 " 浮出水面、" 电子签 " 高利贷被曝光、信息黑洞窃取个人隐私等。

守护消费者权益和信心至关重要。

近年来,两轮电动车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4 年其保有量突破 4 亿辆大关,电动车成为大众出行的重要选择之一。随着新国标的实施和以旧换新政策的推进,消费者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投诉与焦虑也日益凸显。进入 2025 年,随着 315 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到来,这些问题或愈发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痛点。

01

2024 年保有量达 4 亿辆

2024 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大会上,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表示,截至 2024 年年底,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将达 4 亿辆。其中,锂电池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 5000 万辆。

《中国两轮电动自行车‌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 年)》指出,2024 年上半年,我国两轮电动自行车市场规模约为 520.08 亿元。2021 年 -2023 年,市场规模分别为 897.11 亿元、957.75 亿元、993.81 亿元。

从头部品牌的销量来看,雅迪电动车(01585.HK)2022 年和 2023 年销量分别为 1401.02 万台和 1652.15 万台,2024 年上半年销量为 638.26 万台,较上年同期 821.07 万台有所下滑。

新日股份(603787.SH)2022 年和 2023 年 " 简易款电动车、豪华款电动车、特种兵电动车 " 合计销量分别为 259.01 万辆、224.24 万辆;绿源电动车(02451.HK)2022 年销量有 242 万辆。

爱玛科技(603529.SH)2022 年和 2023 年总销量分别为 1077.27 万台和 1074.15 万台;九号电动(689009.SH)两轮车 2022 年和 2023 年销量分别为 82.62 万台和 147.15 万台,2024 年前三季度销量达 213.76 万台;小牛电动(NIU)2024 年全年销量为 92.4340 万辆。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4 年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研究报告》指出,2018 年发布的《新国标》政策催生非国标车替换潮,随着政策的逐步推行,引来了 3~5 年的市场增长,随着《新国标》政策缓慢落幕,国内两轮电动车市场销量将回归到常态替换、少量新增的状况。报告预测 2024 年中国两轮电动车销量约为 5000 万辆,较上年同期 5500 万辆同比下滑 9.1%。

2025 年 1 月 13 日,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后正式对外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 — 2024),将于 2025 年 9 月 1 日实施,旧版标准(GB17761 — 2018)将被替代。

新标准强化了非金属材料防火阻燃要求,明确了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 5.5%,完善了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提升了制动性能,并要求电动自行车具备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等。

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 12 月 19 日,全国电动自行车实现以旧换新 102.3 万辆,带动新车销售 27.3 亿元。参加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的销售门店数量由 10 月初的 2.6 万家增至 4.1 万家,增长 57.7%。

面对以旧换新可能带来的挑战以及企业如何保障消费者权益,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港湾商业观察》指出,以旧换新可能导致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提供质量较低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换购产品的质量、性能等信息了解有限,容易被误导。

柏文喜建议,企业应确保以旧换新的产品符合国家质量标准,杜绝低质量产品流入市场。其次,需向消费者清晰展示产品的性能、质量标准、售后服务等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此外,需主动配合监管部门,定期自查产品质量,及时处理不合格产品;还需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如延长质保期、免费检测等,让消费者放心。

西南证券研报指出,2025 年新国标实施 + 以旧换新政策将带来换购热潮,利好行业销量增长,预计 25 年行业销量达 5748.3 万辆,同比增长 16.8%。

02

质量抽查不合格频发引关注

电动车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产品质量问题频发。

2025 年 3 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 2024 年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第二批)。本次抽查了 200 批次电动自行车产品。经检验,32 批次产品不合格,涉及九号、新日、小牛等知名品牌。

上述抽查不合格项目涉及蓄电池防篡改、标识与警示语、整车质量、照明、反射器、导线布线安装、车速限值、防碰擦、充电状态主回路保护、互认协同充电等。

2024 年 7 月,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 2024 年上半年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结果。在本次抽查中,共发现 146 批次电动自行车存在质量问题,不合格产品涵盖了九号、绿源、爱玛、雅迪、小牛等多品牌。同时,还有 79 批次电动自行车的充电电池被检出不合格,主要问题集中在铅酸蓄电池和锂离子蓄电池两大品类上。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对《港湾商业观察》详细指出,抽查不合格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部分车企没有按照规定去设计、生产,如果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车的成本就高;另一方面是像重量,电池容量续航、车速等有些指标,消费者希望车速越快越好,车充一次电跑的续航越远越好,那么如果电动车满足符合国家标准的话,这些指标就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就可能拒绝购买,这也是这些企业铤而走险的原因。

" 还有一些是消费者私自改装,改装后的车就不再符合标准。如,原来的车在出厂的时候符合标准,改装以后将电动车限速破解,车就可能跑得更快,装更大的电池,车就可以跑得更远,这属于非法改装。"

河南诚然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啸宇对《港湾商业观察》指出,电动车质量抽查不合格频发,消费者可以从三个法律角度维护自身权益,用好协商、投诉、起诉这三个组合拳。第一步,跟商家协商。七天无理由退货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24 条赋予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如果消费者在购买到电动车七天以后,发现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比如刹车失灵、电池漏电、充电发热等情况,也可以要求商家退货处理。

" 第二步,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拨打 12315 电话或者登录全国 12315 平台投诉举报,届时有关部门会介入协调。2023 年兰州王女士购买某品牌电动车,使用 10 天后发现充电时电池异常发烫。商家以 " 超过 7 天 " 为由拒绝退货,经市场监管局调解后,商家对王女士进行了退款。"

" 第三步,向法院起诉。经过监管部门协调后,商家依旧推诿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购买到电动车后,一定要留存好购车合同、合格证、发票等关键证据,否则,一旦丢失将会增加日后的维权成本。"

03

投诉频频,电池续航、售后服务等诸多不满

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雅迪、新日、爱玛、九号、绿源等品牌均有大量消费者投诉,涉及电池续航差、售后不处理、产品质量问题等。

截止 2025 年 3 月 14 日(以下为,同一时间),雅迪电动车于黑猫投诉平台共有 2683 条投诉,已完成 1700 条。雅迪电动车近期在质量方面的投诉集中于 " 电池不耐骑、电瓶实际骑行与商家描述不符、维修后仍异响且车胎鼓包爆胎、车架断裂 " 等,在服务方面的投诉集中于 " 售后态度恶劣、商家拒绝售后服务、质保期拒保 " 等。

九号电动车于黑猫投诉平台共有 3389 条投诉,已完成 2255 条。近期在质量方面的投诉集中于 " 锂电池异常、合格证与实际不符导致无法上牌、实际续航与宣传存在较大差异、实际电机与宣传不符、电机实际功率不符、屏幕质量缺陷 " 等,在服务方面的投诉集中于 " 收费不明确、短时间内价格波动大、少开发票、售后不处理、私自换电池未告知、售后自费维修不合理 " 等。

小牛电动于黑猫投诉平台共计拥有 3255 条投诉,已完成 2335 条。近期在质量方面的投诉集中于 " 电池耗电快、电动车爆胎、无法启动、全车车灯传感器失效、智能 APP 无法定位、刹车点头、龙头内部异响 " 等,在服务方面的投诉集中于 " 线上购买宣传与线下实物不符、店家推脱不处理问题、售后客户处理方式不明、未明确告知消费者 VIP 续费实情 " 等。

爱玛电动车于黑猫投诉平台共有 1596 条投诉,已完成 1033 条。近期在质量方面的投诉集中于 " 车辆功能问题、宣传功能与实际不符、转向灯失灵、大灯暗近光看不清、电动车歪头、油门控制器失控、购买初期零件掉落、电池续航不如老款 " 等,在服务方面的投诉集中于 " 售后拖延时间、上牌售后虚假承诺、售后服务态度不佳 " 等。

绿源电动车于黑猫投诉平台共有 1132 条投诉,已完成 767 条。近期在质量方面的投诉集中于 " 上坡掉电、电瓶充不进去电、充电异常 " 等,在服务方面的投诉集中于 " 质保期无人处理、售后拖延时间、厂家失联 "。

关于绿源电动车电池续航问题,多位消费者提出异议,其中有消费者详细指出,自己购买的绿源 inno7 电动车在使用不到一年后陆续出现电量显示为 0、遥控不能开启关闭车辆电源和报警器、手机无法绑定车辆等问题,商家一直来回推诿,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同时有在质保期内的电池出现续航不足突然断电问题。现在要求厂家免费维修或者赔偿车辆维修损失及误工费用 1000 元。

新日电动车于黑猫投诉平台共有 429 条投诉,已完成 189 条。近期在质量方面的投诉集中于 " 电池耗电快、骑行速度与描述不符、续航缩水 " 等,在服务方面的投诉集中于 " 售后不及时解决问题、商家拖延时间不处理问题、售后服务不佳 " 等。

李啸宇律师指出,企业在生产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电动车时,消费者首先可以要求商家进行退款,并要求其承担退货运费、上牌费、修车费等损失;其次,如果电动车存在缺陷导致他人损害的,电动车的生产厂家和销售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最后,如果企业存在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追加赔偿惩罚性赔偿金,这个惩罚性赔偿金的金额可以是购车款的 3 倍,或者是造成损失的 2 倍。

李啸宇用相关案例详细介绍到,在 2020 鲁民申 6076 号案例中,王某在某厂家处购买了电动自行车一辆,后王某骑车不幸事故身亡,经过机构鉴定,案涉车辆实际上属于机动车范畴,山东省高院认为,电动车的生产厂家及销售者没有对车辆的性质尽到提示和说明义务,足以认定案涉电动车存在缺陷,最终判决电动车的生产厂家及销售者对王某赔偿 18 万元的损失。

"2022 年 7 月,张某在某电动车销售部购买电动车一辆,车款和运费共计花费 15900 元。张某在购买电动车后使用过程中,发现车辆爬坡档损坏,上坡时电机自动停止工作并向后溜车,同时发现该车的实际电动机功率为 2000W,并非车辆合格证上注明的 3000W。

兴庆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某电动车销售部没有按照承诺向张某提供符合约定的车辆,存在欺诈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判决被告退还原告购车款及运费 15900 元,并赔偿三倍经济损失 46500 元。"

消费者如何选择合适机构拿到权威的检测报告?

李啸宇指出,获取电动车的质量检测报告,是要求企业承担责任的必要条件,消费者可选择国家认证的检测机构,比如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省级市场监管局下属机构等。值得注意的是,由企业选择的检测机构可能会存在不公正的情况,消费者有权要求共同委托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如果电动车经过检测后确实质量不合格,检测费由企业承担;如果检测合格,费用由消费者自理。

柏文喜指出,频繁的质量问题会严重损害品牌形象,降低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质量问题还可能导致消费者转向其他品牌,影响企业的市场份额。同时,因质量问题被监管部门处罚,会增加企业的法律风险和运营成本。

他建议,企业应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从零部件采购到成品出厂进行全面质量把控;还需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解决消费者问题,增强消费者满意度;可通过技术研发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增强品牌竞争力;企业可通过加强品牌宣传,突出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04

巨头们缘何屡屡被罚?质量标准的难题?

2024 年和 2025 年,绿源、爱玛、雅迪、新日等企业因生产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被处罚。

如,2025 年 2 月 12 日,江苏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因 " 制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商品行为其从属,遭无锡市锡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 1.8 万余元,没收违法所得 2600 元。

处罚事由为,当事人对其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在流通领域抽检不合格的事项,在法定期限内均未提出异议。当事人共生产不合格电动自行车 13 辆,货值金额为 18850 元,违法所得为 2600 元。

2025 年 2 月 7 日,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因 " 制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商品行为及其从属 ",遭无锡市锡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 7.99 万元,没收违法所得 12719.6 元。

2025 年 2 月 7 日,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因 " 制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商品行为及其从属 ",遭无锡市锡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 1.965 万元,没收违法所得 500 元。

2024 年 9 月 4 日,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因 " 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 ",遭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发区分局罚款 3.068 万元,没收违法所得 1440 元。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港湾商业观察》指出,价格驱动型竞争,只能通过不断削减成本维持,成本结构整体下移,会更容易导致质量问题出现。

05

九号、绿源主动召回,安全问题的制约性

2024 年,九号、绿源等企业因产品存在安全隐患主动召回部分电动自行车。

详细情况来看,2024 年 10 月 16 日,江苏省缺陷产品管理技术中心发布内容显示,日前,九号科技有限公司按照《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主动向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报告了召回计划,将自即日起:召回:1、2022 年 8 月 25 日制造的九号牌 TDT056Z 型号电动自行车,涉及数量为 7 辆;2、2022 年 9 月 30 日制造的九号牌 TDT056Z 型号电动自行车,涉及数量为 4 辆。共涉及数量为 11 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电动自行车存在以下问题:1、侧反射器未达到标准规定的反射亮度值,可能导致消费者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骑行,不能被其他机动车辆有效辨别,造成交通事故。2、照明灯亮度低,可能导致消费者夜晚骑行时,不易观察清楚路面情况,或不能被其他机动车辆有效辨别,造成交通事故,存在人员意外受伤的风险。

2024 年 9 月 5 日,浙江省缺陷产品技术评价中心网站发布内容显示,日前,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按照《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主动向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报告了召回计划,将自即日起,召回 2023 年 11 月 22 日制造的绿源牌 TDT23131Z 型号电动自行车,涉及数量为 29 台。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电动自行车,由于电气装置(短路保护)项目、标识与警示语项目、充电状态主回路保护项目、互认协同充电项目、布线项目不符合 GB42295-2022 以及 GB17761-2018 的部分标准要求,消费者在使用时存在引发交通安全、电气安全事故等风险。

2024 年 9 月 2 日,浙江省缺陷产品技术评价中心网站发布内容显示,日前,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按照《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主动向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报告了召回计划,将自即日起,召回电动自行车涉及数量共计 1001 台。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电动自行车,TDT2225Z、TDT2121Z、TDT22060Z、TDT23047Z、TDT2230Z、TDT23131Z、TDT2116Z 型号标识与警示语项目、充电状态主回路保护项目、互认协同充电项目、充电过压保护项目、充电过流保护项目、放电保护项目、对触及带电部分的防护项目、布线项目不符合 GB42295-2022 标准要求。

控制系统(过流保护功能)项目,整车质量项目,反射器、照明和鸣号装置项目,电气装置项目不符合 GB17761-2018 标准要求;TDT22029Z、TDT22063Z、TDT22018Z 型号整车质量、充电器与蓄电池(蓄电池防篡改)、电气装置(短路保护)、控制系统(过流保护功能)项目不符合 GB17761-2018 标准要求。消费者在使用时存在引发交通安全、电气安全事故等安全隐患。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对涉及产品将通过免费为客户提供维修、更换零部件等方式,以消除安全隐患。

对于电动车安全问题,张翔认为," 电动车主要是因为成本制约,它不能把安全监控系统做的很复杂。第一,电动车本身结构很简单、空间较小,不能放一个很大的电控盒子上去;第二,电动车有体积的限制,空间也有限,还有重量的限制,不能做的太重,否则电动车跑不动、续航里程很短。这是为什么只能把安全系统做的较简单的原因。"

" 理论上讲,电动车起火就是电池的热失控。理论上讲,只要对电池的各个物理量,像电压、电流、温度包括里面的压力等全部都进行监控。一旦超过了安全值的范围就提供报警,让车主的手机响动,或进行短消息提示,或 APP 报警提醒,那么车主提前去处理一下就不会出问题。但关键是现在如果要达到这种功能,电动车的成本就很高。"

" 电控系统的体积也很大,所以不适合于在电动两轮车上装。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系统应该比电动车做的更完善。所以新能源汽车的着火几率比电动车要小。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布置空间、体积都较大,价格也较高,它可以允许装较复杂的安全系统。"

06

智能化、高端化的发展方向?

2025 年 2 月 14 日,小牛电动宣布全面部署 DeepSeek 大模型。将融合其先进的 AI 技术,在辅助驾驶、安全骑行、出行伴侣、语音交互、智能服务推荐等方面对未来智能出行场景进行积极探索。

小牛电动方面表示,小牛电动将在 AI+ 的布局上支持中国大模型走向世界,同时为用户带来更智能的骑行体验。

面对行业发展趋势,有网友提出自己看法时直言—— " 电动车智能化高端化?关键还得看电池续航和充电设施,不然都是白搭。新线增量还得靠基建跟上,别光想着’互联网 + ’,得脚踏实地。"

企业研发投入来看,2024 年前三季度,新日股份研发费用达 7668 万,研发费用率达 2.71%;爱玛科技研发费用达 4.607 亿,研发费用率达 2.64%;九号公司研发费用达 5.480 亿,研发费用率达 5.03%;小牛电动研发费用达 9149 万,收入达 24.69 亿,研发费用率达 3.71%。

2024 年上半年,绿源集团研发成本达 9197 万,收益达 25.34 亿,研发费用率为 3.63%;雅迪控股研发费用达 4.911 亿,收入达 144.1 亿,研发费用率为 3.4%。

沈萌指出,智能化、高端化只是电动两轮车的一个发展方向,也是摆脱当前竞争红海的一个选择,而不是必然趋势。智能化或高端化都取决于企业在研发创新上的能力,以及消费者是否产生相应的需求。新技术引入必然提高成本,但如果消费者偏好对新技术的需求有限,那么这条路的难度就更大。

柏文喜表示,制约智能化产品普及的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增加了生产成本,导致产品价格上升,抑制部分消费者需求;第二,部分智能化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稳定性不足,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第三,消费者对智能化功能的需求和认知有限,市场教育成本较高。

柏文喜认为,智能化技术的投入必然导致产品成本增加,从而推动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可能会抑制部分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需求,但高端市场的需求可能因智能化功能的吸引力而增加。整体而言,智能化、高端化是两轮电动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但企业在推进智能化技术应用时,需平衡成本与市场需求,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 智能化技术对当前市场竞争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其一,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吸引更多企业投入研发,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其二,智能化功能将成为高端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可能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 进一步而言,面对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小企业可专注于细分市场,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智能化产品;也可选择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降低研发成本,提升技术水平;还可通过优质售后服务和灵活的销售策略,增强用户粘性。"(港湾财经出品)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电动车 电动自行车 消费者权益 电子签 浮出水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