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从前几年的惯例来看,每年年初的 CES 一直是 AMD、英特尔等厂商发布新一代 CPU 的时间,但是 AMD 的处理器笔记本上市节奏都比较慢,尤其是轻薄本。不过今年却是个例外——目前已经有全新一代平台的锐龙 AI 300 处理器新品轻薄本上市开卖了,且全部配置支持国补 20% 优惠,它们就是联想的小新 Pro AI 元启版系列。国补到手价格 4640 元起,这个价格能冲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在聊机器之前,牛叔先介绍一下新机的处理器,目前这一批联想小新新品分为小新 Pro 和小新 Pro GT 系列,各自有 14 英寸和 16 英寸两个屏幕尺寸版本。其中小新 Pro 搭载的是锐龙 AI 7 H 350,带 GT 的版本则有锐龙 AI 7 H 350 和锐龙 AI 9 H 365 两款处理器可选。它俩的大致规格如下所示(小提示:带 H 和不带 H 其实就是后缀的区别,还是那个原因——带 H 的后缀是国内市场的特供 " 命名版 ",看起来更有 " 高性能 " 的感觉)。下面简单分析一下 CPU 的规格。
●锐龙 AI 7 H 350:8 核 16 线程的规格,采用的是 4xZen 5+4xZen 5c 的异构设计,4nm 制程,基础频率 2GHz,最高加速频率分别是 3.5GHz/5GHz,L3 缓存 16MB,基础功耗 28W,核显则是 Radeon 860M,RDNA3.5 架构,不过核心数量是 8 个(大家熟悉的 780M 是 12 个) ,实际表现应该和 780M 差不多。
●锐龙 AI 9 H 365:10 核 20 线程的规格,采用的是 4xZen 5+6xZen 5c 的异构设计,基础频率 2GHz,最高加速频率分别是 3.3GHz/5GHz,L3 缓存 24MB,基础功耗 28W,核显是 Radeon 880M,RDNA3.5 架构,核心数量是 12 个,实际表现应该稍微强于 780M,但不太多。
OK,以上就是目前两款 CPU 的大致情况,再回到具体机型配置和价格上,先从不带 GT 的 " 基础版 " 看。
小新 Pro 14
锐龙 AI 7 H 350/32GB/1TB/2.8K 120Hz OLED
5999 元 /4640 元
小新 Pro 16
6199 元 /4800 元
机型介绍:小新 Pro 14 和小新 Pro 16 基础硬件配置以及机身设计基本一样,只是屏幕尺寸不同,此外小新 Pro 16 电池容量更大,同时价格贵 200 元左右,所以这里就合并介绍了。这两款机型搭载的是 8 核 16 线程的锐龙 AI 7 H 350 处理器,性能释放均在 53W 左右(16 是 55W,但 2W 的差异基本可忽略),所以性能表现是完全不用担心的。根据联想的宣称数据来看,相比大家熟悉的锐龙 7 8845H,在 CPU 性能方面提升大概是多核 10%/ 单核 14%,重点是 NPU 算力从 16 TOPS 提升到了 50TOPS,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对用户体验的感知印象不大。它俩都是双插槽内存,也都预留了 M.2 SSD 硬盘位,内存和 SSD 都可以自行升级,扩展性很强。屏幕则是 2.8K 120Hz OLED 屏,HDR 峰值亮度 1100 尼特,和 Ultra 处理器款的是同一块。
机身设计上,小新 Pro 14 是 1.39kg 重量,60Wh 电池,不算小,但是也不能说大,一般水平。接口则是双 USB-A+ 双全功能 USB-C(但没有标准速率,应该就是普通的 10Gbps);小新 Pro 16 是 1.76kg 重,电池容量 80Wh,还不错,续航也比 14 好一些,接口保持一致。
牛叔简评:小新 Pro 14/Pro 16 整体参数上没啥大的槽点——除了小新 Pro 14 的电池容量,60Wh 在 2025 年有些稍显不足了(应该是为了和 GT 拉开续航差距)。比较突出的亮点则是扩展性很足,屏幕素质不错,接口齐整,性能释放也稳妥。国补价格 4640 元不算贵,可关注,但如果是原价 5999 元,那么就偏高了。
小新 Pro 14 GT
锐龙 AI 7 H 350/32GB/1TB/2.8K 120Hz OLED/6499 元 /5200 元
锐龙 AI 9 H 365/32GB/1TB/2.8K 120Hz OLED/7299 元 /5840 元
小新 Pro 16 GT
锐龙 AI 7 H 350/32GB/1TB/2.8K 120Hz OLED/6699 元 /5360 元
锐龙 AI 9 H 365/32GB/1TB/2.8K 120Hz OLED/7499 元 /6000 元
同样的:16 英寸比 14 英寸高 200 元左右,这俩也是一个设计
机型介绍:小新 Pro 14 GT 和小新 Pro 16 GT 大体一致,主要区别是小新 Pro 16 GT 的屏幕尺寸更大,性能释放的功率稍高,其他是一样的。这两款机型均可选 8 核 16 线程的锐龙 AI 7 H 350 和 10 核 20 线程的锐龙 AI 9 H 365。其中,小新 Pro 14 GT 的性能释放是 75W,小新 Pro 16 GT 的性能释放是 80W,对于 75W 左右的功率来说,其实 5W 的功率差异完全也基本可忽略掉。同样采用联想的宣称数据来看,其锐龙 AI 7 H 350 相比锐龙 7 8845H 的提升幅度是多核 17%/ 单核 15%;锐龙 AI 9 H 365 的提升幅度则是多核 33%/ 单核 15%,核显玩《LOL》帧速提升了 34%。需要注意的是,小新 Pro 14 GT 和小新 Pro 16 GT 全系标配的是板载 32GB LPDDR5X 8000MHz 内存,而 SSD 则有额外的插槽。屏幕依然是 2.8K 120Hz OLED 屏,HDR 峰值亮度 1100 尼特,和上面的基础款一样。
机身设计上,小新 Pro 14 GT 是 1.39kg 重量,电池也达到了 84Wh(和隔壁 Ultra 处理器款一样),接口相对基础版也有升级,同样是双 USB-A+ 双全功能 USB-C+HDMI,但其两个 USB-C 都是 USB4,且 HDMI 也升级到了 48Gbps 的 HDMI2.1,并有 SD 卡。小新 Pro 16 GT 是 1.76kg 重,电池容量和接口则和小新 Pro 14 GT 保持一致。
总结一下:小新 Pro 14 和小新 Pro 16 是基础版,小新 Pro 14 GT 和小新 Pro 16 GT 算是 " 增强版 ",增强的地方在于:处理器可选 10 核 20 线程的锐龙 AI 9 H 365;处理器性能释放从 53W 左右提升到了 75W/80W;14 英寸的电池容量从 60Wh 提升到了 84Wh;接口升级到了双 USB4+HDMI2.1+SD 读卡器。至于价格,同样是锐龙 AI 7 H 350 款,小新 Pro 14 GT 大概贵了五六百元。
牛叔简评:小新 Pro 14 GT/Pro 16 GT 整体表现更水桶一些,基本上没有明显的可挑剔的配置点。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板载内存无法升级——在牛叔看来,32GB 对于轻薄本的工况来说是足够了的,所以倒也无需纠结。性能释放足,接口规格高,电池容量大,是个比较全面的轻薄本。
再说说价格:国补后 5200 元的锐龙 AI 7 H 350 款小新 Pro 14 GT 其实不算贵,但是这有个前提:那是国补 20% 以后的价格,至于原价 6499 元,也确实不便宜。说到这而了,再延伸一下,说个有意思的话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今年的新品笔记本在国补加持下,似乎形成了一个有些奇怪价格现象:原价大家都觉得挺贵的,但是国补优惠之后,好像性价比还不错,至少也是可以接受。那么,谈到买笔记本,或者扩大到整个电子数码产品领域,既然有国补优惠,原价是肯定不能直接买的了,参考国补价格(有时拼多多促销价和国补优惠价差不多)才是最合适的,至于原价,已经沦为了一个 " 补贴计算基准值 "。对了,苹果除外……对此,大家怎么看?
编辑:陈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