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7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 月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下称 " 周平均工时 ")为 47.1 小时,为 2023 年同期以来新低。以每周五个工作日计算,相当于劳动者平均每天工作 9.42 个小时。
从年内走势来看,受春节假期影响,2 月的周平均工时通常为年内新低。具体来看,2022 年春节假期在 2 月,当月周平均工时为 46.7 小时;2023 年春节假期在 1 月,当月周平均工时为 47.9 小时;2024 年春节假期在 2 月,当月周平均工时为 48 小时;2025 年春节假期横跨 1 至 2 月,2 月周平均工时降低至 47.1 小时。
2015 年以来,周平均工时逐步上涨,2023 年、2024 年的 49 小时周平均工时均为近二十年新高。此外,工作时长增速也在加快:2015 — 2020 年,周平均工时增加了 1.5 小时;2020 — 2024 年,周平均工时增加了 2 小时。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调查方法,周平均工时包括主业和兼职工作时间,且不包括午休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2025 年 1 月周平均工时曾上升至 49.1 小时,创单月周平均工时历史新高。而在 2 月,此数据迅速下降至 47.1 小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 8 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 44 小时的工时制度;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
在过去十年加班现象增多的背景下,官方也曾多次发声。2023 年 8 月 26 日,最高法、人社部联合公布第二批劳动人事争议的十个典型案例时指出 "996 和 007 工作制都违法 "。
3 月 16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地方党委组织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加强对各单位休息休假制度执行情况的常态化监督,并将带薪年休假落实情况作为重点监督内容。依法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益,不得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
近几月,部分大型企业已开始采取措施为加班设定上限。例如,去年 12 月 30 日,美团宣布骑手 " 防疲劳 " 机制已在全国主要城市范围内启动上线工作,美团骑手跑单 12 小时将被强制下线;3 月初,美的集团提出 18:20 后工位清空,员工需离开办公区;2 月底,大疆提出晚上 9 点强制下班。
此前,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董保华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周平均工时不断上涨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很多情况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劳动法执行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需要在两者之间做权衡,这时就会有大量的加班现象出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呼吁加强劳动者保障。例如,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建议,细化劳动法律法规,修订劳动法,明确双休制为基准;建议相关部门将规制 " 隐性加班 "、保障 " 离线休息权 " 等列入监督清单。
在 2 月周平均工时降低的同时,失业率出现了小幅度上涨。2 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 5.4%,比 1 月上升 0.2 个百分点。1、2 月的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高于去年同期。
3 月 17 日,国家统计局发文称,总的来看,1 — 2 月份,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国民经济延续向新向好态势,发展质量稳步提高。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
配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