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财说 03-17
蓝思科技A+H背后:募资争议、业绩引忧与苹果依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作者:潘妍

出品:全球财说

自 2024 年以来,A 股上市公司掀起赴港二次上市热潮,在 "A+H" 的浪潮背后,不仅是企业个体战略的选择,更折射出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深层次逻辑。

其中,作为 " 果链三巨头 " 之一的蓝思科技(300433. SZ),决定在 A 股上市的第十个年头,将赴港上市计划提上日程。

3 月 12 日晚间,蓝思科技公告宣布,为进一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增强综合竞争力,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 股)股票,并申请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公告发布后次日,蓝思科技股价应声下跌,单日跌幅达 8.16%。截至 3 月 15 日收盘,蓝思科技微增报 26.43 元 / 股,总市值达 1317 亿元。

对于市场的反应,有分析认为,大量投资者担心赴港上市后会拉低公司估值。此外,蓝思科技在 2021 年实施的一笔规模近 150 亿的定增,目前募资还未完全使用完毕,其二次赴港必要性引疑。

01

加速布局

实则募资补流?

Wind 数据统计,蓝思科技 A 股上市 10 年间,已直接融资约 245.17 亿元,除首发外,还包括 1 笔可转债、2 笔定向增发。

最近一次融资为 2021 年初近 150 亿元规模的定向增发,如今四年过去,该定增募投项目仍处在建设期,尚未产生收益。

截至 2024 年 9 月末,该笔定增募资尚有 39.63 亿元未使用,其中有 23 亿元以 " 闲置募集资金 " 的形式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蓝思科技曾对这笔定增进行过一次延期,疑似为延长 " 补流 " 特意为之。具体来看,蓝思科技将 2 项原定于 2023 年 12 月完期,以及 2 项原定于 2024 年 12 月完期的建设项目,全部延期至 2025 年 12 月。

此外,蓝思科技还存在将原定建设项目投资金额调低,从而腾挪至 " 补充流动资金 " 转化为 " 自有资金 " 的情况。

具体来看,在最初的募资公告中 4 项建设项目拟投资金合计约 129.21 亿元,而根据最新一版募集资金使用公告数据来看,4 项建设项目承诺投资金合计已降至 102.42 亿元。

期间," 补充流动资金 " 承诺金额两次进行上调,由最初的 19.88 亿元增至 46.88 亿元,占总募资净额 31.40%,已超过监管要求的 30% 红线。

蓝思科技持续用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背后,却是大存大贷的景象。

截至 2024 年 9 月末,蓝思科技货币资金为 95.12 亿元,短期借款 15.55 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 60.40 亿元,长期借款 81.71 亿元。

不过,蓝思科技在分红上倒是很大方。

Wind 数据显示,自上市以来,蓝思科技已累计现金分红超 74.81 亿元。由于蓝思科技实际控制人周群飞及家人间接持有公司股份超过 62%,分红去向不言而喻。

02

业绩起伏不定

实则苹果依赖症难解?

回到蓝思科技的基本面。

背靠苹果这棵大树,让蓝思科技深圳小厂快速成长为头部玻璃外观件生产商,一度占据全球超 35% 的市场份额。2015 年 3 月,蓝思科技成功在创业板上市,实控人周群飞也由此登上当年的中国女首富宝座。

在得到苹果提供大订单实现迅速扩容的同时,蓝思科技的业绩走势也与苹果公司密切相关。

2016 年,iPhone 出现自 2007 年发行以来首次年销量下滑时,蓝思科技来自苹果订单的营收额同比减少 30.80%,导致 2016 年蓝思科技出现上市以来首次年营收负增长。

2018 年第四季度,中国消费电子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当期苹果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 11.8%,导致蓝思科技当季大幅亏损 4.28 亿元,亏损状况一直延续至 2019 年第二季度。

但这一市场变化却没让蓝思科技警觉,反倒试图通过高度 " 绑定 " 苹果大订单,来保持业绩增长。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蓝思科技也或是没有更好的办法。

2019 年至 2021 年,苹果订单占蓝思科技总营收比重由 43.07% 增至 66.49%,贡献额由 130.33 亿元增至 300.9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51.97%,高于同期蓝思科技总营收 22.31% 的年复合增长率。

随着经营业绩大幅改善,蓝思科技顺势抛出一份再融资方案,于 2021 年 1 月增发 5.90 亿股,共募集资金 150 亿元。但募资到手后,蓝思科技的业绩却迅速变脸。

2021 年第四季度至 2022 年第一季度,蓝思科技两个单季度累计净亏损 16.38 亿元。此外,蓝思科技的高营收增速也戛然而止,2022 年跌至 3.16%,主要受苹果订单收入增速骤降所致。

自 2023 年起,蓝思科技开始降低对苹果的依赖,营收占比依旧处在高位,但骤降 13.3 个百分点至 57.83%。对比来看,蓝思科技第二、第三大客户的营收占比分别为 15.55% 和 3.63%。短期内,蓝思科技无法摆脱与苹果的 " 捆绑 "。

2024 年,蓝思科技消费电子板块回升明显。2024 年前三季度,蓝思科技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36.74% 至 462.28 亿元,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 36.74% 至 23.71 亿元。相较过去两年,该业绩表现可谓是优秀。

但不能排除下一个下行周期,苹果公司订单骤降,导致蓝思科技业绩再次下滑的可能。

此外,为满足苹果定制化需求,蓝思科技等果链企业需持续投入固定资产。

截至 2024 年 9 月末,蓝思科技固定资产 363.01 亿元,占总资产比重 44.85%。当期蓝思科技资产减值损失为 6.29 亿元,上一年同期为 1.12 亿元。

重资产模式下,若被踢出供应链,蓝思科技无疑将面临巨额资产减值风险。

近日网传,苹果折叠屏手机将采用蓝思科技的 UTG 玻璃,蓝思科技拟 2025 年扩展 UTG 生产线。若消息属实,又将是一大笔巨大的投入,这或也是蓝思科技亟待赴港上市募资的原因之一。

03

积极布局新兴产业

实则以价换量毛利率下滑?

对于蓝思科技来说,改善过度依赖苹果的现状,开启多元化产业布局相当有必要。

除消费电子外,近些年蓝思科技相继在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AI 智能终端、元宇宙智能设备等新型领域挖掘探索。

为此,自 2023 年年报开始,蓝思科技将主营业务结构进行重新分化,分别为智能手机与电脑类、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类、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其他智能终端类、其他业务收入 5 大板块。

不过,目前蓝思科技超 8 成营收依旧由智能手机与电脑类贡献,其他业务板块处于发展萌芽期,且盈利能力有待考量。

其中,早在 2016 年便有所布局新能源领域,蓝思科技表示已积攒如特斯拉、宝马、奔驰、大众、比亚迪等国内外客户。目前,汽车及智能座舱类板块已成长为蓝思科技第二营收来源,2024 年上半年营收占比达 9.41%,仍不足以挑大梁。

至于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以及其他智能终端类等领域,收入占比更少。但 2025 年以来,蓝思科技在人形机器人、AI 智能终端领域的布局开始加速进行。

2025 年 1 月,蓝思科技与智元机器人公司合作生产的灵犀 X1 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成功批量交付。蓝思科技参与了灵犀 X1 机器人的关节模组、DCU 控制器、OmniPicker(夹爪)等核心部件的生产组装与测试控制。

2025 年 2 月,蓝思科技与 AI 交互领域的领军企业杭州灵伴科技(Rokid)宣布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将负责从镜架、镜片、功能模组到全自动组装的全链条生产。

踩中 AI 风口,2025 年初以来,蓝思科技股价一度涨超 40%。

只是资本狂欢背后,蓝思科技各项业务盈利能力持续下滑的现状仍需关注。

自 2023 年,蓝思科技所有营收板块毛利率全线下滑后。2024 年上半年,蓝思科技 " 智能汽车及智能座舱类 " 业务同比减少 12.09 个百分点至 9.7%,是毛利率降幅最高的产品板块;其他智能终端类同比减少 7.97 个百分点至 20.65% 了就连营收占比超 8 成的 " 智能手机和电脑产品 " 业务毛利率也同比减少 0.98 个百分点至 13.75%。

在前景不可知、话语权较低的情况下,若再以价换量,压力可想而知。

截至 2024 年 9 月末,蓝色科技综合毛利率为 17.00%,较巅峰时期的 2020 年已同比减少 12.44 个百分点。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蓝思科技 定增 a股 全球化 融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