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电影 03-18
4集飙升9.1,世界级“顶流”回归,彻底杀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说到治愈人心的力量,亲近自然无疑最有效果。

自然纪录片让人们在家中就能饱览自然美景和可爱生灵,而大卫 · 爱登堡无疑是这个领域的绝对" 顶流 "

今天要推荐的这部纪录片,同样是由他解说,并以 9 分回归的神作——《我们的星球》第二季

它的前作《我们的星球》第一季就在豆瓣获得了9.7的高分,全程 4K 超清格式拍制,保留了自然世界 " 高清的美 ",被网友誉为洗眼神作。

首映在伦敦自然史博物馆举行,英国王室查尔斯王子父子全体出席,足见其制作规格之高。

时隔四年,《我们的星球》第二季王者归来,依然在豆瓣获得了 9 分的高分评价。

比起第一季 8 集的篇幅,第二季精简到 4 集,围绕一个特殊的主题:动物迁徙

以四季更替为主线,串联起各个季节世界各地动物们的迁徙故事。

时间和空间的流动交织在一起,谱成一曲地球生灵的迁徙进行曲。

前所未有的角度,带来前所未有的震撼。

主演 : 大卫 · 爱登堡

类型 : 纪录片

制片国家 / 地区 : 英国 / 美国

语言 : 英语

首播 : 2023-06-14 ( 英国 )

季数 :   2

集数 : 4

单集片长 : 50 分钟

《编号 17》是奉俊昊的一次 " 出走 ",他拿到了好莱坞大制片厂 A 级投资,一众大腕加盟。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星球》系列并非BBC出品,而是爱登堡爵士携手网飞的作品。

不过制作方依然是金牌团队银背电影公司 ( Silverback films ) ,他们曾制作过一系列神级自然纪录片:《冰冻星球》豆瓣 9.7 分,《蓝色星球 2》豆瓣 9.8 分,《地球脉动 2》9.8 分……

至于为什么告别 BBC 携手网飞,制作人表示:因为网飞可以同时在 190 个国家上线,而且网飞的观众较年轻,他们应该知道地球上正在发生的事。

从这个角度来看,网飞的确是最佳合作方。

六万年前,人类首次离开非洲,书写了一段段迁徙史诗。

但我们的旅程不过是众多旅程之一,任何时候,地球上都有亿万只动物在移动。

迁徙是我地球生灵最重要的生存策略。

它关乎哺育、繁殖、寻找新家……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纪录片中的迁徙史诗也从春天开始……

三月的埃塞俄比亚,地面温度升高带来暴雨,北半球变暖,植物疯长。

埃塞俄比亚的沙漠蝗虫也随之大量繁殖, 达到惊人的 2000 亿之多。

遮天蔽日的蝗虫对密恐患者很不友好。

为了获得食物,蝗虫军队每天行进惊人的 100 公里,吞噬 40 万吨食物,所到之处一扫而空。

甚至跨越红海和喜马拉雅山,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次抵达西藏的蝗群。

这是近 70 年来最严重的蝗灾,记得当时还上了热搜。

气候异常导致的强降水,是蝗灾的直接原因。

除了气候,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波及最偏远的海岛。

夏威夷西北 1600 公里的雷仙岛上,黑背信天翁的雏鸟在海滩等待父母从 3000 公里外捕鱼回来喂它。

为了吃上饭,雏鸟独自站在沙滩上经历了暴雨狂风烈日,却迟迟等不来父母。

想蹭饭还被别的大鸟揍,只能眼巴巴看别的雏鸟吃饭,好不可怜。

然而这竟让它躲过一劫,吃到饭的雏鸟立时毙命,原来大鸟将塑料垃圾当成食物喂给了雏鸟……

如今,塑料垃圾充斥着海洋,甚至蔓延到了地球上最偏远的海岛。

海鸟误将漂浮的碎块当做食物,并带回去给孩子,结果意外害死了它们。

纪录片中最触目惊心的一句话是:几乎可以肯定岛上每只雏鸟肚子里都有塑料……

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的海冰以空前的速度融化。

海象妈妈觅食时不能带着小海象,必须找其他海象帮忙照看,但随着浮冰的减少,它们必须游到更远的地方求助。

有时就算找到了,冰小象多,别的海象也不欢迎外来者。

海象妈妈在妥善安置小海象之前,自己也不能去觅食,只能抱着小海象挨饿。

北极夏季的海冰有可能在未来十年彻底消失,

到时,海象母子又该何去何从?

北极熊母子同样面对浮冰减少的困境。

为了寻找食物,它们只能不停往前游。

而多日没有进食,小熊已经体力不支,险些趴不上岸。

当它好不容易跟上队伍,却晚到一步,食物已经被另一只小熊吃掉了。

北极熊幼崽如果想存活就必须紧跟母熊,一旦掉队就可能被母熊遗弃。

虽然它最后尽力跟上了,但这只幼崽很可能熬不过这趟旅程。

气候变暖,夏季海冰融化的时间越来越早,北极熊每年都要花上更多时间游泳,而北极熊在游泳时消耗的能量比走路时多五倍。

这对习惯冰上生活的动物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

比起随母亲四处觅食的高风险,凤冠企鹅更喜欢把幼崽藏在隐蔽的海岛深处。

凤冠企鹅每年跨越南大洋,来到新西兰岛上最隐蔽的角落哺育后代。

企鹅爸爸带崽,企鹅妈妈在海里觅食。

觅食归来的企鹅妈妈要经过长途跋涉,从海边赶回丛林哺育小企鹅。

小企鹅渐渐长大,食欲也在增加,企鹅妈妈必须一次次穿越丛林障碍下海捕鱼,再跌跌撞撞将食物带回来。

为哺育雏鸟,它要跋涉马拉松的距离,游水 1000 多公里,体重也会减少一半。

直到十个星期后,企鹅妈妈终于受够了,送餐服务到此为止。

小企鹅将独自踏上生存的征程。

比起有母亲照顾的幼崽,小海龟就可怜得多,不仅刚出生就只能靠自己,还要经历残酷的大逃杀。

十月的墨西哥太平洋沿岸,刚破壳的小海龟钻出砂砾的第一件事就是一动不动,装死。

等其他小海龟都孵化之后,才会集体爬向大海。

周围各种捕食者垂涎已久,小海龟们集体冲锋,依然有一半落入天敌之口。

源源不断的小海龟从砂砾中钻出,捕食者怎么吃也吃不完,而这是幼龟入海的唯一机会。

而那些成功入海的幸存者们并未脱离危险,它们必须奋力划水 24 小时,这是它们龟生中最拼的时刻。

海龟的余生将在海里远游数十万公里,直到某天,繁殖的使命让它们踏上返回出生海滩的漫漫归途。

并非所有动物都会随季节更替迁徙,塞伦盖提的狮群常年固守着同一片领地,依赖猎物自动送上门来。

数十万只牛羚的到来,让狮子终于可以饱餐一顿。

东非塞伦盖提草原上的牛羚迁徙,是地球上最大规模的陆上迁徙,它们一路北上寻找新鲜牧草。

牛羚群每天吃下近 5000 吨草,这意味着它们必须不停移动,航拍视角下的牛羚群像潮水般涌来,观感无比震撼。

牛羚的迁徙之路充满惊险,除了岸上的狮子,还有水中的鳄鱼也在等待着这场大餐……

还记得 2021 年冲上热搜的云南大象一路向北的新闻吗 ?

片中居然惊喜地提到了这次特别的迁徙事件,

而且是唯一一次有人类参与帮助的动物迁徙

并且高度赞扬中国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理念。

2020 年 3 月,云南森林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严重最持久的干旱,象群不得不迁徙寻找新家园。

为了食物,象群被迫偷取农作物,但当地村民没有驱逐大象,而是任由它们一路 " 劫掠 " 通行。

在跋涉了一年后,象群精疲力尽。

2021 年,在全世界的注视下,中国野象一家在经历 400 公里长途跋涉后,精疲力尽地躺在林间睡去,航拍镜头记录下了这个温馨又经典的画面。

大象在正常情况下是站着睡觉,只有极度劳累之时才会躺下休息。

当象群进入昆明市区范围,面对这个陌生而危险的人类世界,慌张无措的它们只能折返。

虽然沿路造成了不少破坏,但当地政府并没有进行驱逐。

相反,为了引导象群平安返家,甚至耗资数十万美元

两年后,经过1000 多公里的长途跋涉,象群终于回到了南方的森林。

当地的干旱已经缓和,这段家族迁徙故事总算有了个圆满的结局。

可是下一次干旱来临时,象群又该何去何从呢?

片中有一段旁白振聋发聩:如果人类继续改变这个星球,越来越多的动物将被迫踏上此类陌生的旅程。

很多动物迁徙的根本原因,其实是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在加剧。

爱登堡爵士曾在他的著作《我们星球上的生命》中这样写道:

" 如果我们保持现有的生活方式不变,我真为今后 90 年间活在世上的人捏把汗。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生命世界正在失去平衡、趋于崩溃。事实上,这个过程已然开始,且速度会越来越快。"

《我们的星球》第二季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全新视角下的自然史诗,让人们看到万物生灵的命运彼此相关,环环相扣。

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无疑决定了很多动物的命运。

自然纪录片或许是人类为地球提前撰写的挽歌。

未来,那些绝美风光和可爱生灵,很可能只存在于人类的镜头中了。

而银幕前的每一次震撼与感动,更应化作改变现实的动力。

毕竟,在真正的末日来临前,所有的救赎都还来得及。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豆瓣 英国 bbc 埃塞俄比亚 美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