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03-18
没场景、没设备、没演员也能拍?4名“00后”女生“坐家导演”,火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不需要场景、设备或演员,坐在家里用 AI 就能生成一部影片的时代已经来临。

随着可灵、即梦、海螺、VIDU 等 AI 视频工具的出现,越来越多有导演梦的年轻人开始尝试着成为 " 坐家导演 " ——无需外出选景或实地拍摄,完全依靠 AI 技术就能在家中完成短剧、微电影等影片的导演工作。

在这个新创作领域,既有由一两个人组成的 " 超级个体 ",也有分工明确的视频公司。他们的创作从广告片、宣传片逐渐扩展到短剧、微电影。这一全新的生产模式,被认为是网络流量的下一个蓝海。

AI 视频时代来临

所有场景均由软件制作完成

手电筒的光划破黑暗,迎面射出。一名手持电筒的保安缓步在博物馆大厅中巡查,随后大厅厚重的雕花木门被关上,大厅陷入一片寂静。突然,博物馆内的侍女雕塑动了起来,她们开始交谈、踱步,身前的青铜小狗摆了摆头。紧接着,骨笛开始演奏起来 ……

这是短片《博物馆奇妙夜——骨笛的奇幻乐章》的片头。在这 40 秒的片头中,保安、博物馆、侍女雕塑和青铜小狗均由 AI 生成。不仅如此,整部 3 分 27 秒的短片,所有场景、设备、音乐均由 AI 制作完成。

这个短片的制作团队来自河南大学,由 4 名 00 后的大一女生组成。她们没有现场取景,没有找演员,只是利用课余时间通过 AI 工具随机生成素材,然后进行后期剪辑,在 4 天内就完成了这部短片。

短片的制作过程听起来并不复杂,背后却离不开 AI 技术的强大支持:首先需要用当前网络上流行的 AI 视频工具,结合文生图、文生视频、图生视频等功能,生成想要的画面分镜,然后用后期剪辑的手法把这些分镜串联起来,再配上相关的音乐效果,就能完成一部完整的短片。

说起来简单,但回忆起制作经历,在驾驭 AI 工具时,制作团队没少走弯路。

团队成员佳玉负责短片的首个镜头,需要制作中年保安持手电筒在走廊行走的画面。她在 AI 工具中输入 " 保安拿着手电筒在走廊上行走 ",生成的却是年轻网红脸保安,而在添加 " 中年保安 " 的限定后,又生成了外国大叔模样的保安。

佳玉总结道,提示词必须精准,具体到性别、国别、年龄最好,但 AI 对提示词理解仍有限,常会闹 " 乌龙 "。比如,团队成员子怡输入 " 两个唐代侍女雕塑在对话,旁边卧着一只青铜小狗 ",结果生成了 " 狗身人面 " 的青铜塑像。

团队中的其他几人也都遇到过类似情况,她们把用 AI 生成视频称为 " 抽卡 "。因 AI 理解能力有限,生成画面常不符合预期,需要多次尝试,这就像抽奖券一样,要经过多次失望才可能有惊喜。" 有时候,还不得不向‘抽卡’让步,只能适当地修改分镜。" 佳玉说。

" 抽卡 " 成功概率不一,少则两三次,多则几十次,这是用 AI 制作短片最耗时费力的环节。好在团队成员都是大一新生,功课不紧且分工明确,一有空她们就会反复尝试。一个账号的免费积分用完了就换其他人的账号接着试,直到分镜画面基本满意为止。

尽管 " 抽卡 " 费神,但 AI 视频制作的周期还是要比传统视频制作短得多。如《博物馆奇妙夜——骨笛的奇幻乐章》里乐器 " 动起来 " 的画面,以往用动画特效制作,通常要数周到数月的时间。至于那些博物馆和人物的场景,更是需要现场取景拍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该片从策划、脚本创作、" 抽卡 " 到后期剪辑,仅用 4 天就制作完成。前期脚本制作,女生们借助了 AI 软件 KIMI 进行修改;后期制作,又用到了 AI 软件苏诺生成背景音乐。

短片发布在学校视频协会账号上后,收获了不少关注。有网友称赞,"4 个人创造天下 ",还有网友为她们用 AI 技术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点赞。

佳玉说,自己是受学长学姐影响,开始用 AI 制作视频的," 我没学过画画,没有摄影设备,也不懂复杂特效,但仅借助 AI 就能轻松做出想要的画面。"

目前,团队希望用 AI 创作出更多的传统文化宣传作品,下一步她们打算制作一个与河南豫剧相关的短片。

巧用视频制作工具

" 超级个体 " 成 AI 视频圈主流

类似这样的 AI 短片在 B 站、小红书、抖音上不算少见,只不过有些制作得相对精良,角色一致性和清晰度都很高;有些则存在口型对不上、动作僵硬等问题,带有明显的 PPT 痕迹。

参与到 AI 视频制作的用户群体日益多元,除了大学生外,更多的是一些中年用户,其中有的是自由职业在家搞创作,有的是利用业余时间玩一把,还有很多是有过影视行业从业经历的人。

AI 视频导演齐磊就是其中之一,他总结称,从他在各种 AI 视频创作者微信群中的观察看,很多人都是用 AI 来完成自己的导演梦," 很多玩家都想制作一部属于自己的影片,但以从前的条件,不光制作成本高,编剧、演员、灯光、摄像、后期制作等工作根本不可能一个人完成,现在 AI 给大家提供了这个可能。"

齐磊曾是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影视动画专业的教师,也是漫画主笔,以前还从事过游戏电影的制作。所谓游戏电影,指的是用 "YY 语音 " 软件指挥游戏玩家依照设定好的剧本进行游戏,然后借助录屏软件将游戏过程录制下来,再经过后期制作成短片。这个独特的赛道在 2008 年至 2014 年期间非常火爆,但随着后来电脑游戏的没落,手机游戏流行起来,齐磊接到的订单就少了,这让他沉寂了很久。

2023 年 AI 技术成熟起来,蛰伏多年的齐磊开始接触 AI 视频制作。有了 AI 视频工具,他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指挥游戏玩家去按照剧本 " 表演 ",他可以自己编剧,自己写脚本,至于演员和场景,也通过 AI 技术来解决,这样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影片。

去年,齐磊开始借助自己创办的 " 梦罗浮 " 工作室进行由 AI 技术生成的微电影创作、影视包装等业务,工作室主要创作者仅他一人。此类工作室是现今 AI 视频圈的主流,被称为 " 超级个体 "。

作为 " 超级个体 ",齐磊有漫画主笔、动画制作、短剧创作的基础,对影片制作全流程了如指掌,AI 视频工具成了他的得力帮手。

2024 年起,齐磊用 AI 制作 5 集 AI 手机动画短剧《一路狂奔》、30 集科幻医疗剧《星际郎中》,还有真实打斗 AI 场景电影《秦海战姬》、消防电影《烈焰天街》、红色正能量 AI 电影《戎装承志》等。他的 AI 短剧风格大多是多人、壮观、史诗型场面。

其中,《秦海战姬》令人印象深刻,既有宏大的战争场面,也有对女战士脸上汗水、血水的细节刻画;既呈现了空战海战爆炸烟雾,也有冷兵器战斗的刀光剑影。该片片长 10 分钟,齐磊用 20 天完成,大场景与小细节表现皆获得称赞。

如今,作为 VIDU 和海螺的超级创作者、可灵和即梦的高级创作者,齐磊称自己是标准的 " 技术党 ",他还在积极尝试使用众多海外 AI 视频工具。

通过潜心研究,齐磊如今不仅能运用文生图片、文生视频等生成所需画面,还能根据不同 AI 工具的优点进行整合,制作出高质量的 AI 影片。例如,可灵擅长呈现细微的表情和动作,VIDU 在识别人脸和衣服方面能力更强,即梦则在文生图片以及展现中国风元素上表现出色。

尽管掌握了这些 AI 工具,但齐磊认为目前 AI 视频工具仍有局限,还需传统技术弥补,因此动画制作和后期剪辑仍是优秀 " 超级个体 " 的必备技能。" 归根结底,AI 视频水平的高低还是取决于用它的人。" 齐磊说,这么多 AI 视频的玩家最开始比的是对 AI 视频工具的使用能力,比到最后工具用到了天花板,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影片的剧情创意、画面美感和剪辑水平,也就是导演整体把控影片的能力。

未来发展方向多样

制作短剧可能是完美商业闭环

正因为 AI 视频对于 " 超级个体 " 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在 AI 视频圈,要想兼顾质量与产量,团队的分工协作仍然非常必要。

AI 导演王天海是视频创作团队陕西爆款剧影视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在他的公司团队里,有人负责创意编剧,有人负责脚本分镜,有人负责 AI 视频的生成,还有人负责后期剪辑,这种创作公司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比 " 超级个体 " 更稳定的产能和更精细的质量。

王天海从北理工毕业后就从事影视传媒方面的工作。2022 年,他把公司迁到了有 " 短剧之都 " 称号的老家西安。起初,他还用院线电影的眼光看待网络短剧的制作。2023 年 AI 视频工具开始陆续出现,他尝试学习最新课程,并逐步带领团队摸索 AI 视频的制作。现在,王天海已经是各大 AI 视频工具平台的超级创作用户。

去年推出的《兵马俑奇妙之旅》给王天海树立了用 AI 制作短剧的信心。当时正赶上中马建交五十周年,王天海团队用 AI 视频工具让兵马俑 " 动 " 了起来,让兵马俑们去马来西亚旅游的轻松剧情,赢得了各界的好评。随后,王天海团队又用 AI 视频工具制作了《敦煌女团上线》《奥运飞天之梦》等短剧。

与传统院线电影制作相比,AI 创作为王天海省下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

王天海说,比如《兵马俑奇妙之旅》,如果是放在传统手法下操作,需要先派摄影到马来西亚当地取景,然后再用取景素材剪辑,中间还要有动画特效,最后再加上后期效果。现在,AI 视频工具可以在不去现场的情况下完成影片。虽然他也提到在 " 抽卡 " 环节会耗费不少精力,但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成本都相对更低了。

正因为能大大地节省成本,AI 视频最先较多地应用在了宣传片领域。

据导演齐磊介绍,广告片、宣传片的商单现在是 AI 视频玩家的主要收入途径之一。除此之外,多数玩家还会选择将 AI 视频放在网络上换取流量,通过流量转化来获取收益。但这种 " 流量党 " 在题材方面受限较大,需要内容角度相对垂直,而且要保持一定的更新节奏,这对于玩家来说压力较大。

据了解,AI 视频的商单价格较高,1 分钟的报价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有制作水平超高的团队或 " 超级个体 " 报价甚至能达到几万元。此外,各 AI 工具平台为了让玩家更多地使用工具制作视频,也会举办一些比赛评比,给予积分或现金奖励,这也是玩家赚钱的方式之一。

还有一些团队和个人通过 AI 视频制作的培训方式来实现营收,王天海的团队就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他们与一些高校建立校企合作,免费给学生们教学 AI 视频的制作,为高校储备制作人才。" 我们试图跟高校搞共建,通过 AI 视频制作培训,挖掘学生们的产能。" 王天海说。

但就变现方式来看,王天海觉得以上这些都不够稳定,他认为用 AI 制作短剧可能是一个更完美的商业闭环。

" 从这些年短剧的发展来看,形势向好。短剧的变现方式也比较成熟,就是流量广告(IAA)和解锁付费(IAP)。" 王天海觉得,如果用 AI 来制作短剧能很好地解决产能问题,真正达到降本增效。

前不久,由杭州炬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的 AI 短剧《兴安岭诡事》上线,外界称其为业内首个付费 AI 短剧。目前该剧运营状况良好,展现出了 AI 短剧的市场潜力。

目前,王天海也已经带领团队开展了多部 AI 短剧的创作,他在 B 站账号上发布了 AI 短剧《兵马俑的那些事》的前五集,第一集在 B 站单平台点击量就达到了 4.1 万。不过他觉得,AI 目前在制作真实人物剧上面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他又将目光投向了 AI 动漫短剧的制作。

王天海即将推出一部约 40 集的 AI 动漫短剧,今年春节前已经制作完成,目前正在确定首发平台。从时间上来说,这可能是国内首个多剧集的 AI 动漫短剧。该剧是王天海和团队一起历时一个月打造的,从第一集《叶良辰 你的妹妹终于离婚了》的标题就能看出,该剧承袭了很多微短剧的套路,王天海对这部动漫短剧的发展形态颇有期待。

王天海觉得,AI 视频在动漫制作上也有很大优势。比如,观众对动漫剧人物对话口型契合度的包容程度要比实拍剧高出不少,"AI 视频肯定是未来的一个蓝海,市场潜力非常可观,而动漫短剧可能会成为一个更好的切入口。"

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ai 导演 博物馆 音乐 效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