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曜(yào)彩巷、云开巷这两条富有诗意的道路,西安人大概都没听过,更不知道它们在哪里。
其实, 这两条相邻交叉的巷子就位于雁塔区省石油化工研究院附近,是刚刚被公示的新道路,这两条巷子的名字都大有来头。
3 月 12 日,西安市民政局公布了新城区、雁塔区 10 条道路命名方案,曜彩巷、云开巷就名列其中,其它八条道路的名字也都各有深意。
西安市的道路终于告别了 "XX 几路 " 的时代。近几年的命名采词不论是文化水准还是借鉴历史或贴合时代,都体现出了兼容并蓄古今通用的特色。
曜彩巷、云开巷在古时隶属于乐游原区域,秦汉盛唐时期,因地势高耸,乐游原成为皇家游览、祭祀胜地。每逢佳节,长安城内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都登原游玩,诗人们流传下了许多关于乐游原的诗句。
一个冬日雪后的凌晨,诗僧皎然登上乐游原,朝阳照耀积雪,远处山峦连绵,遂诗性大发,作《晨登乐游原望终南积雪》,诗中有云:曜彩含朝日,摇光夺寸眸。千年以后的曜彩巷即取字于此,意为 " 耀眼夺目的太阳 "。
云开巷的名字也清新脱俗,云开意为 " 云雾散开 ",源自诗人刘得仁《乐游原春望》中 " 云开双阙丽,柳映九衢新 "。
另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名字是昭铭巷,它位于新城区黄河温泉小区与紫铭小区南区之间," 昭铭 " 二字出自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封燕然山铭》中的 " 乃封山刊石,昭铭盛德 ",昭铭意为 " 清楚的铭刻 "。这条道路之所以用 " 昭铭 " 二字,是记录它得益于黄河厂的大力支持才顺利修建完成,解决了周边市民以往出名绕行的难题。
根据《西安市城市道路命名导则》(以下简称导则),西安市辖区内各类城市道路命名共有十条规则,其中一条就是尊重历史文化,充分挖掘地名历史文化内涵,此次命名的 10 条道路,大部分都遵循了这一规则。
另外,新城区的岁康路,因位于西北大学第一医院东南两侧,则采词明代诗人边贡《寿高给事乃翁》中的 " 讴歌乐岁康 " 句,寓意身体康健平安喜乐,遵守了导则的 " 易记好找 ",反映出道路特征和路网关系的规则。
2019 年之后,西安市各区的新建道路,名字的 " 文化 " 含量都颇高,曲江新区不乏花里巷、春台路这样的 " 望文识春意 " 的好名字,未央区也有丹桂巷,灞桥区的苍鹭巷,听上去就有金桂飘香、苍鹭飞天的画面感。连高新区都舍弃了坚持多年的 "XX 几路 " 命名方式,启用了晨霞路、文济路等颇具人文气质的名字。
道路的命名不是闭门造 " 字 ",往往和城市的发展、产业的规划密不可分,西安市的道路名称,有着很深的时代烙印。
1953 年至 1972 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定位为轻型精密机械制造和纺织为主的工业城市,确定了城墙以内为商贸居住区,南郊为文教区、北郊为大遗址保护区、仓储区、东部为纺织城、西郊为电工城。
道路命名也紧贴这一规划, 西部电工城有电厂东路和电厂西路等,东部纺织城涌现出纺一路、纺北路之类,南部文教区以大学东路、大学南路等命名,北部历史文化保护区采用了文景路、红庙坡路等。
1995 年 -2001 年,西安市进入第三轮总体规划落地,目标之一是成为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道路建设也同步跟进,一条从太白路十字到丈八北路的新建道路,被命名为 " 科技路 ",体现出彼时西安市科技创新的决心。与此同时,南北方向的高新路也带着时代烙印而诞生,延伸出经济开发区的蓝图。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高新区的道路基本以东西方向的科技一路、科技二路 …… 科技八路和高新一路、高新二路 …… 高新六路纵横交错而铺成,数字化命名简单好记,方向感强,但少了些许文化内涵以及辨识度。
其他区域的道路命名在这个阶段也和高新区一样,数字化排列,未央区有凤城一路、凤城二路到凤城十二路,雁塔区有纬零街、纬一街到纬三十一街。
从地图上看这些数字化名称的道路,仿佛是四四方方棋盘中的经纬线,整齐划一但缺失了灵动性," 没文化 "、" 不动脑筋 " 诸如此类的声音逐渐涌现。
时至 2019 年,有市政协委员提案《关于强烈建议市政府全面整顿简单乏味庸俗的地名路名,用有价值的老地名留住城市的记忆》,建议改进道路命名规则,避免数字排序命名。
同一年,《西安市城市道路命名导则》正式发布, 提出不得使用纯数字序词(城市环路除外)。随着《西安市城市道路命名导则》的发布,西安市道路命名逐渐告别了数字排序方式。这些好的做法,同样值得公交站牌命名学习借鉴。
2018 年,西安市公交公司对公交站牌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升级,包括重新设计站牌,统一规范站名,同步增设英文站名、换乘地铁标识、乘车支付标识、冬夏季车辆运行时间、车辆行驶方向识别标识。统一规范站名共涉及线路 258 条,站名 545 个。
这次改动在钟楼、明城墙、大雁塔站名后增设方位,譬如钟楼站细化为 " 钟楼东、钟楼南、钟楼西、钟楼北 ",让这些旅游景点的公交站点定位更精准,给西安市民和外地游客带来了更好的乘坐体验。
但另一方面," 双路名冠名 " 的方式,却让一些公交站点的名称显得复杂了起来,尤其是 "XX 几路 " 比较多的几个新区。
以高新区为例,高新路系列、科技路系列、鱼化路系列,再加上云水路系列和天谷路系列,两两交叉形成错综复杂的路网,公交站名更是让人琢磨不透,很多站名都是九个字,冗长拗口、指向性差,且除了数字不同其他都一样。
公交站牌命名," 简单明了指向性强 " 是第一原则,动辄八九个字还非常雷同的站点名排列在一起,让人感觉眼花缭乱。
道路命名展示的是一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镌刻着无可替代的时代记忆。同样,公交站牌的命名也彰显着城市的人文素养,两者都嵌入在西安人的生活中。
公交站牌的命名会有改进吗?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 / 陕电侠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