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牌摇号,规则有变!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 " 推动汽车等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分年限保障‘久摇不中’无车家庭购车需求 "。
此举旨在破解困扰部分超大特大城市十余年的购车资格分配难题。
从 " 中签率 0.1%" 的摇号困局到 " 无车家庭 72 次不中 " 的民生痛点,该如何理解这一举措?
一是车牌分配从 " 简单限制 " 转向 " 精准疏导 "。
从去年开始," 因地制宜优化汽车限购措施 "" 鼓励限购城市放宽车辆购买限制 " 等被写进相关政策文件,松绑已经是箭在弦上。
就车牌限制而言,目前国内需要车牌摇号的城市有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和天津等城市。其中,上海对新增车牌有摇号和竞拍两种。
北京 2010 年开始实行车牌摇号政策,对缓解交通拥堵、控制机动车数量过快增长起到积极作用,但也有长期摇号不中的市民反映 " 摇号难 " 等问题。
梳理发现,近年来,北京、杭州等城市已开始探索优化车牌分配政策。
杭州 2023 年出台规定,摇号 72 次及以上不中者可直接申领购车指标;北京 2021 年将新能源小客车配置指标数量的 60% 优先向 " 无车家庭 " 配置,此后逐步提升至 80%。
此次官方提出保障 " 久摇不中 " 无车家庭购车需求,进一步在政策层面强化对相关政策措施的宏观指导。
二是以 " 等待时长 " 为分配标准实现有序调控。
" 分年限 " 是方案表述中的另一个重要关键词。
这意味着,在具体的措施上,将通过分年限、分批次满足 " 久摇不中 " 无车家庭的购车需求。阶梯式的分配方式能缓解无车家庭的需求痛点,也体现了政策的人性化。
实际上,北京、天津、深圳等城市在实践中施行了类似的阶梯分配方式。
北京 2025 年将面向无车家庭定向增发 4 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按照家庭总积分由高到低排序,总积分相同的家庭,以家庭申请人中最早在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注册时间的先后排序,进行指标配置。
天津 2024 年定向投放 3 万个无车家庭其他指标,可按照申请时间顺序配置,以家庭为单位办理 1 个无车家庭其他指标的申请登记。
深圳 2024 年专项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采用阶梯摇号的方式一次性配置。设置 5 个阶梯,按照累计参加摇号的次数确定阶梯并根据阶梯数确定摇号编码数量。
也就是说,以 " 等待时长 " 为标准的阶梯分配方式,在相关城市已经形成了一定经验。
三是打破 " 制度性瓶颈 " 满足有效需求。
事实上,与非限购城市相比,限购城市的汽车消费需求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统计数据显示,2024 年最后一期摇号申请中,仍有 66 万多个无车家庭、近 266 万个人申请者同池摇号," 竞争 "9600 个普通小客车指标。从配置结果看,9600 个指标中,配置家庭指标数 5930 个,即超六成指标被 " 无车家庭 " 摇中。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北京仍有超 60 万有购车需求的家庭未获得指标。
保障 " 久摇不中 " 无车家庭购车需求,政策方向已非常清晰。政策制定者在释放内需潜力与推进治理升级的协同进程中,通过动态校准,架设起市场与民生诉求的对接通道,释放消费需求,激发市场活力。
来源 / 三里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