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3 月 19 日讯(记者 唐植潇) 昨日小米发布了 2024 年年度业绩,小米集团董事长兼 CEO 雷军称,这是 " 史上最强年报 "。
数据显示,小米集团全年总收入 3659 亿元,同比增长 35%;第四季度收入 1090 亿元,首次单季度破千亿,同比增长 48.8%。全年经调整净利润 272 亿元,同比增长 41.3%;第四季度经调整净利润 83 亿元,同比增长 69.4%。小米集团还宣布,2024 年股票回购金额为港币 37 亿元,即 2.492 亿股股票。
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称,小米集团在 2024 年实现了业绩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个人设备、家庭设备及出行设备三条增长曲线的协同效应。" 管理层预计 2025 年各业务板块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手机全年出货量目标提高至 1.8 亿台,IoT 业务,特别是大家电将继续保持超过 50% 的增长速度,汽车交付目标设定为 30 万台至 35 万台。"
高端化战略下,手机维持高增速,AIoT 营收破千亿
" 手机 xAIoT" 业务仍然是拉动小米整体业绩增长的关键业务。财报显示,2024 年,小米智能手机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 1918 亿元,同比增长 21.8%。
根据 Canalys 数据,2024 年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为 13.8%,连续 18 个季度稳居全球前三,并成为 2024 年全球前三厂商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品牌。
在小米高端化战略的推动下,2024 年,在中国大陆地区,小米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在整体智能手机出货量中的占比达到 23.3%,4000 元至 5000 元价位段市占率升至 24.3%,排名第一;5000 元至 6000 元价位段市占率升至 9.7%,同比提升 1.3 个百分点。
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卢伟冰称,手机市场几乎无增长可言,但小米的成长速度远超大盘,小米将全年出货量目标提升至 1.8 亿,大目标是 2 亿台。
卢伟冰补充称,当前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预计 2025 年将是品牌走向分化的关键年份。小米的目标是每年至少提升 1% 的市场份额。通过品牌力、产品力和渠道力的持续提升,以及对新人群的拓展,实现市场份额的稳步增长。
AIoT 业务收入首次突破 1000 亿元人民币,达到 1041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30.0%,毛利率也达到 20.3%。
其中智能大家电业务表现突出,空调产品出货量超 680 万台,同比增速超过 50%;冰箱超 270 万台,同比增速超过 30%;洗衣机超 190 万台,同比增速超过 45%。IoT 设备连接数(不含手机、平板)达 9.05 亿,同比增长 22.3%;米家 APP 月活用户 1.008 亿,增长 17.5%。
针对于 IoT 业务,卢伟冰认为:" 小米下一步将集中精力开展多项关键工作,包括实现多品类的自研,突破核心器件技术,强化高端化战略,做好服务升级,提升服务品质,以及必须要做好出海准备。"
据悉,小米在 2025 年对大家电业务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包括实现销售收入持续 50% 的增长,以及在空调市场中坐稳第三名并逐步提升到市场前列。
汽车业务毛利达 18.5%,年交付目标上调至 35 万台
小米集团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在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328 亿元,占总体收入的 9%。其中,智能电动汽车销售收入为 321 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为 7 亿元,综合毛利率达到 18.5%。
官方数据显示,小米 SU7 在 2024 年的总计交付量约 13.69 万辆,累计总订单量超过 24.8 万辆。近期小米汽车将全年交付目标由 30 万量提升至 35 万量。
此外,小米 SU7 Ultra 在推出后受到外界高度关注,其首单量已超过 1 万台,目标人群主要为 30 至 35 岁的消费者,其中传统豪华车换购用户占比高达 80% 至 90%,来自 BBA 的用户超过 6000 万。
卢伟冰称,小米汽车的单月订单量还在不断增加中,交付压力非常大。目前小米正在全力提升产能,除通过改善工作流程来提升工作效率外,公司还在联合供应商合作伙伴一起想办法。
卢伟冰进一步透露了小米汽车出海的计划。" 一家中国车企一定要在中国市场立足,如果在中国市场不能做到头部,那么它在全球市场也很难立足。在做好中国市场的基础上,小米汽车会开启出海相关准备工作,目标是到 2027 年‘出海’。"
小米计划今年将门店数量从 15000 家提升至 2 万家,同时致力于开设面积 500 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门店,目标是 400 至 500 家。
通过扩大门店面积,小米能够展示更多产品,包括平板、笔记本、空调、冰箱和洗衣机等,从而提升品牌形象和销售效率。此外,小米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新零售模式,构建人车家全生态的能力底座。
卢伟冰解释称,在汽车业务加入后,小米在新零售领域的线下布局取得了显著进展。" 小米的位置在各大核心商圈逐渐移至黄金位置,这得益于小米产品带来的高流量,使得物业愿意给予更好的位置。这些变化不仅提升了小米汽车的销量,也为小米的手机和 IoT 产品带来了额外的销售机会。"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小米集团在 2024 年研发支出达 241 亿元,同比增长 25.9%。2025 年小米将投入总研发经费的 1/4(约 70-80 亿元)用于 AI 研发,重点聚焦 AI 基础设施、大模型开发及应用场景搭建。
卢伟冰称,长期来看,AI、OS 和芯片三项被列为小米核心技术;短期来看,小米要做好 AI 基建,开发语言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等 AI 技术,搭建 AI 大模型落地的应用场景,比如超级小爱、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小米内部也会利用 AI 技术进行内部提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