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正迎来新一轮涨价潮。继闪迪宣布 4 月起价格上涨 10% 后,美光、三星电子、SK 海力士、长江存储等主要存储芯片制造商也计划从 4 月起上调价格。这一波涨价潮的背后,是存储主要制造商的减产、" 黑天鹅事件 " 以及 AI 需求端的强劲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
供应趋紧推动价格上涨
自 2024 年第四季度以来,三星、SK 海力士、美光、西部数据和铠侠等五大 NAND 原厂纷纷采取减产措施,以应对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减产效应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开始显现,供应趋紧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
此外,美光新加坡 NAND 工厂在 1 月发生停电事故,导致生产中断,进一步加剧了供应短缺。尽管美光尚未公开回应此事,但其在 3 月初宣布新订单平均价格上涨 11%,显示出供应紧张的影响。群联电子董事长潘健成透露,尽管 2024 年 12 月已下单,但美光近期出现交付短缺,导致部分订单延迟交付。
三星和 SK 海力士也计划从 4 月起提高价格,以应对市场趋势。这两家公司已大幅减产,导致第一季度产量较 2024 年底下降超过 10%。三星 3 月的交付量仅为原订单的 20%~25%,而 SK 海力士等厂商也面临类似的情况。这种供应的紧张局面,直接为价格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预计 4 月后恢复正常交付,NAND 价格预计将上涨约 10% 或更多。
国内存储芯片公司也开始跟涨。上周五,有渠道反馈长江存储零售品牌致态也将于 4 月起面向渠道上调提货价格,幅度或将超过 10%。业内人士指出,今年存储芯片市场的涨价主要集中在 3D NAND 领域,海外原厂和长江存储是主要受益者。国内 2D NAND 市场由于技术成熟和供应充足,价格保持平稳。
CFM 闪存市场指出,随着原厂控货涨价令多数资源紧俏,渠道厂商普遍跟随原厂步调进一步调涨,其中,渠道 SATA SSD 涨势最为强劲,在涨价气氛烘托下,买涨情绪升温,现货询单量大增,部分产品出现恐慌性备货需求。整体来看,渠道客户多以适当备货为主,但也因涨价幅度较高令部分客户陷入 " 欲购还休 " 的困境。另外,由于部分资源缺货,而渠道厂商交货期普遍在 4 月和 5 月,若后续原厂仍继续控制货源,部分渠道厂商恐面临难以保证交付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资源端持续涨价,令渠道部分成品面临倒挂加剧的压力,从而使得部分渠道存储价格快速推高。
受部分料号停产影响,部分资源供应紧张且涨价飞速,令 MLC NAND 等小容量 eMMC 成品价格快速攀升,而从成交量来看,部分终端客户已然接受价格上涨,并且正在陆续完成交易。与此同时,大容量 eMMC、UFS 2.2 以及 LPDDR4X 等也均因成本上升而全面调涨。
有业内人士指出,与 2024 年底相比,目前现货市场中部分 eMMC 32GB 产品的价格已上涨超 30%,预计到 4 月份涨幅或将进一步扩大至 50%。
需求回升、供应趋紧,存储行业整体大幅供过于求的现状正在发生改善。" 目前现货市场上已经有了止跌的明显信号 ",CFM 闪存市场总经理邰炜表示," 我们预计在 Q2 季度,尤其部分 NAND 产品价格将率先开始企稳,Q3 将有机会迎来整体的回升。"
群联 CEO 潘健成预言,2025 年第一季度为 NAND 报价全年低点,下半年供需紧张将推动价格 " 逐季跳涨 "。TrendForce 预计,NAND Flash 价格年内累计涨幅可能突破 50%,DRAM 价格亦将进入 " 阶梯式上升通道 "。
AI 推动存储需求爆发
除了原厂控产之外,AI 需求旺盛也是推动 NAND Flash 涨价的原因之一。
随着 AI 技术的迅猛发展,算力的爆发式增长正在推动存储需求的快速提升,大容量存储时代已提前到来。从 AI 手机、AI PC 到 AI 服务器,存储容量的需求正呈现指数级增长,QLC 闪存技术、高带宽内存(HBM)等先进存储技术迅速成为市场焦点。
从应用上来看,服务器市场已成为存储需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24 年,服务器 NAND 的容量暴增了 108%,而服务器 DRAM 和 HBM 分别增长了 24% 和 311%。根据 CFM 闪存市场数据,2025 年服务器整机台数将继续增长至 1330 万台,其中 AI 服务器占比将达到 14%,进一步推高服务器的存储配置。
AI 技术的普及使得 AI 手机、AI PC 等终端设备对存储容量的需求大幅提升。例如,AI 手机的平均 DRAM 容量从 8GB 增至 12-16GB,AI PC 的 DRAM 容量则从 12GB 跃升至 16-64GB。与此同时,AI 耳机等可穿戴设备的 NOR 闪存容量也从 64-128Mb 提升至 256Mb。
美光预计,2025 年 43% 的 PC 将具备 AI 能力,到 2028 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 64%。未来的 AI PC 将需要比当前 PC 多 80% 的内存容量。智能手机作为人们连接数字世界的门户,具备 AI 功能后将推动更大的市场增长。机构预测 2025 年 AI 手机市场同比增长 73.1%,旗舰机中搭载的 LPDDR5X 内存容量同比增长 50-100%。
业内人士表示," 企业级应用中 32TB SSD 已大规模量产,64TB 和 128TB 需求也在增加。AI 手机和 AI PC 的普及将进一步推动终端产品的存储容量配置,极大消耗存储产能。此外,智能汽车、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对数据存储的需求也在增加,AI PC、智能汽车等搭载 AI 功能的设备成为存储芯片需求增长的新引擎。"
存储厂商加速布局
在 AI 时代的推动下,存储市场迎来全新机遇,存储厂商正加速布局,抢占技术制高点。三星电子宣布加速 AI 存储技术创新,推出定制化 HBM 解决方案,支持客户 IP 集成,并计划升级 DDR5 至 256GB 大容量,满足 AI 算力需求。群联电子在 PC 应用上开发了 PQC 防伪方案,安装于 PC 的存储,可辨识 AI 合成图片、视频、文件,强化 PC 资料防护,价值是原来 SSD 的 3 倍。
长江存储市场负责人范增绪表示,基于晶栈 Xtacking 4.0 架构,长江存储推出了用于 AI 算力中心的全新 PCIe 5.0 企业级固态硬盘 PE511。该产品性能相较上一代 Gen4 产品提升 100%,新增 16TB 和 32TB 容量,DWPD(每日全盘写入次数)可擦写次数提升 20%。PE511 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并量产,进一步满足 AI 数据中心对大容量、高性能存储的需求。
联芸科技董事长方小玲指出,AI 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AI 本地化部署需要大容量、高顺序读写、高随机性能和高并发性能的存储介质,而 PCIe 5.0 和 UFS 4.0 存储模组正是这类设备的最佳选择。公司推出两款 PCIe5.0 主控芯片。其中,MAP1806 支持 16TB 超大容量,峰值性能达 14.8GB/s,随机读写超 3M IOPS;MAP1802 通过低功耗设计,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显著延长 AI PC 续航。
此外,大普微、忆恒创源、得瑞领新等厂商也陆续推出 PCIe 5.0 SSD 产品,以应对 AI 市场需求。
铠侠电子(中国)副总裁天野竜二表示,随着中国和美国的大型科技公司加大对 AI 相关领域的资本支出,数据中心建设投入也随之增加,数据中心对 NAND 闪存的需求非常强劲。铠侠预计,2025 年 NAND 闪存市场将实现超过 10% 的增长。
随着 AI 技术的普及和算力的提升,存储需求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增长。服务器、AI 手机、AI PC、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大容量存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存储厂商纷纷加速布局,推出高性能、大容量的存储解决方案,以满足未来 AI 时代的数据存储需求。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