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 03-19
利润飙涨5倍!“猪茅”熬出头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3 月 20 日,猪茅牧原股份将发布 2024 年度财报业绩。

根据此前的预告,牧原 2024 年度的归母净利润将达 170 亿元– 180 亿元,由上年同期亏损 42.63 亿元转为增长约 5.0-5.2 倍。扣非净利润 190 亿元– 200 亿元,由上年同期亏损 39.18 亿元转为增长约 5.85-6.1 倍。

预告解释,利润巨幅扭亏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出栏量、生猪销售均价较去年同期上升,且生猪养殖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

也就是量价齐升,同时成本下降,使得利润 - 成本剪刀差重新急速扩大。

这无疑是一份堪称非常亮眼的数据。

" 猪茅 " 牧原的业绩飙升,会是今年猪行业迎来景气周期的开始吗?

01

从历史看,每一轮猪周期大约持续 3-4 年,本质是能繁母猪补栏→育肥→出栏的滞后性引发的猪肉价格波动。

简单来说,当猪价上涨时,养殖户扩产导致未来供给过剩,价格下跌;亏损后产能出清,供给减少又推动价格回升,如此循环往复。猪企业对应的也有经典的四阶段为:亏损去产能→供给收缩→价格上涨→盈利扩产。

自 2003 年以来,中国生猪产业大致经历了六轮完整周期。

其中,在由非洲猪瘟引发的第五轮超级周期(2018-2023 年),猪肉价格从 2019 年 10 元 / 公斤飙升至 40 元 / 公斤,随后因大量企业产能盲目扩张导致行业陷入长达 21 个月的亏损,行业也因此遭遇历史性的洗牌,散户养殖被大幅压减,逐渐被企业集中化养殖模式所替代。

如今的第六轮猪周期,从 2021-2023 年的连续亏损,中小养殖户加速退出,进入到 2024 年产能去化接近尾声,周期底部特征显现(能繁母猪存栏降至 3900 万头,接近正常保有量 4100 万头)。

同时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生猪出栏量约 6.7 亿头,同比下降 5%,同时,行业集中度提升速度也超出市场预期,其中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合计市占率突破 15%,较 2020 年提升 5 个百分点。

猪价上,2024 年生猪价格呈现 "V 型 " 走势,1-6 月受春节后需求淡季影响,猪价在 12-14 元 / 公斤低位震荡,7 月后受冬季疫病加速产能出清、饲料降价缓解成本压力影响,价格温和回升至 16-17 元 / 公斤。全年均价较 2023 年上涨约 10%,行业扭亏为盈。

从 2024 年初至 9 月,牧原股份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呈持续下降趋势,9 月成本已略低于 13.7 元 / 公斤,相较于年初 15.8 元 / 公斤,降本 2 元 / 公斤,降幅超 10%。牧原的净利润也因此得以不断修复,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04.81 亿元,同比增长 668.90%。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超百亿元,达 102.21 亿元,归母净利润 96.52 亿元。

根据年报的业绩预告,第四季度牧原的净利润大概会有 65-75 亿元,环比有所收窄,但同比仍大幅扭亏。

温氏股份 2 月 20 日公布的 2024 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 2024 年实现营业总收入为 1049.06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92.45 亿元,同比上升 244.68%,主要原因也是报告期内销售肉猪出现了明显的量价齐升,使得公司大幅扭亏。

但在股价表现上,即使已经有明显的业绩修复预期,猪企业的股价却没有明显上涨,如牧原股份去年四季度尽管也一度享受到 A 股 "924" 史诗级估值拉升大行情,但很快跌了回去,最终整个季度股价大幅收跌 15.49%,几乎抹去了 A 股大行情带来的涨幅。这或许受宏观消费数据指标持续承压,市场对于传统基础消费前景难言乐观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 2025 年,生猪期货的价格开始率先形成筑底,并在 3 月开始出现了稳定持续的小幅上涨势头,似乎反映今年的供需格局已景气提升。

02

供应、需求、价格是影响养猪行业的三大根本要素。在供应指标中,能繁母猪存栏量是一个非常领先的重要指标。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4 年 12 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下降 8.6%,为近五年最低水平,今年 1 月能繁母猪存栏量 4062 万头,环比下滑 0.4%,连续两个月出现小幅回调。

从三方数据来看,2 月涌益能繁存栏样本数据小幅下滑 0.05%,钢联样本数据环比增长 0.06%,预期 2 月能繁环比变动不大,反映母猪补栏情绪持续谨慎,但能繁母猪存量水平依然同比有所增加,当前达正常保有量的 104.1%,这表明生猪产能整体仍处于高位。

据预测,根据当前生猪存栏规模的二次育肥有所增加的情况,预计 2025 年上半年生猪供应较为充足,甚至有过剩风险,预计后续猪价仍面临下行压力,不过由于 2024 年 12 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下降 8.6%,为近五年最低水平,按照能繁母猪到商品猪 10 个月的传导周期,下半年的供应压力将有望得到缓解,进而稳定猪价。

据分析称,2025 年全国生猪出栏量最高可同比增长 4.2% 达到 7.5 亿头,但结合行业亏损带来的产能调整,实际增速可能收窄至同比 3%-4%,预估最终出栏量约为 7.2 亿头。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综合来看今年的猪行业依然有着供应相对过剩导致猪价难出现明显上涨的压力,但好在成本端的饲料价格因为同样预期继续维持弱势,这对规模化大的养殖企业来说依旧可以赚到一定的利润。

不过饲料成本端目前也有个新的不利情况——由于我国高粱、大豆对美进口依存度较高,玉米进口量也较大,近期美国开始掀起全球贸易关税战,而作为应对,我国也有可能对原产于美国包括小麦、玉米、高粱、大豆在内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这一定程度上可能会给今年的养殖成本造成冲击。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数据,2025 年 3 月第 1 周,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为 15.26 元 / 公斤,较前期下降 1.17%,刷新 10 个月低点,全国猪料比价为 5.53,环比下跌 1.07%。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仔猪育肥模式的生猪养殖头均盈利为 16.56 元。

相对于去年动辄几百元 / 头的利润水平,当前养猪行业的利润仍处于盈亏平衡的区间。

不过,这个数据随时都在变,截至 3 月 14 日,全国商品猪价格为 14.57 元 / 公斤,周环比 +0.48%,自繁自养养殖利润为 35.15 元 / 头,盈利周环比 +1.59 元 / 头。

牧原股份作为自繁自养模式的 " 猪茅 ",情况明显会好很多。

2 月 12 日,牧原在接受调研时表示,2024 年,公司共销售生猪 7160.2 万头,其中商品猪 6547.7 万头,仔猪 565.9 万头,种猪 46.5 万头。全年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整体呈下降趋势,从 1-2 月的 15.8 元 / 公斤下降至 12 月的 13 元 / 公斤,达成此前制定的成本下降目标。在不考虑饲料原材料价格波动的情况下,公司希望今年可以阶段性达到 12 元 / 公斤的成本目标。

1 月份,牧原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 13.1 元 / 公斤左右,环比略有上升,主要是春节导致销售天数减少,销售量环比下降,单位期间费用分摊增加。根据互动平台问答,公司 2025 年 2 月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回到了 12.9 元 / 公斤左右。

牧原的 1-2 月份销售简报显示,2025 年 1-2 月份,公司销售商品猪 1146.1 万头,同比变动 10.51%;商品猪销售均价 14.76 元 / 公斤,同比变动 6.65%;商品猪销售收入 204.22 亿元,同比变动 24.38%。

以此来算,牧原的出栏均重为 120.72 公斤。如果以 1-2 月平均完全成本 13 元 / 公斤,及平均售价 14.76 元 / 公斤来算,牧原的头均养殖利润达到了约 212.5 元,显著超过了自繁自养模式下净利润 35.15 元 / 头的行业水平。

同时,牧原的 1-2 月份累计商品猪销售利润将超过 24 亿元,也为一季度业绩大涨的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03   尾声

由于猪周期具有很强的景气周期特性,每当猪企的利润出现由亏转盈时,往往也意味着行业投资信号的确定。自牧原股份在 2024 年一季度出现亏损收窄时,其股价就开始出现提前止跌反弹,一直涨到三季度猪价开始重新回落才跟随下跌,期间股价从 34 元涨到了约 48 元,涨幅超过 40%。

当前养猪正处于行业的周期底部的 " 磨底阶段 ",生猪养殖企业估值也处于底部区间。伴随头部公司已经出现利润端的持续改善,以及预期行业今年下半年生猪供应压力缓解等利好,行业后续的市场表现或值得期待。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