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 03-20
对话找钢集团创始人王东:上市有望助力国际业务,产业互联网平台机会窗口已打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闫晓寒

2025 年 3 月 10 日,找钢集团顺利在香港上市,这也是中国境内首家通过 De-SPAC 模式登陆港交所的企业。2018 年,找钢集团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但 2019 年又主动终止。

7 年之后,找钢集团终于登上港交所舞台。

找钢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王东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De-SPAC 是一种通过特殊目的并购公司(SPAC)与目标公司合并实现上市的创新方式,相比传统 IPO,时间更短、流程更简单。随着此次赴港上市,找钢集团成为国际化上市公司,有望在云服务、物流板块、国际化发展以及非钢业务方面带来帮助。

找钢集团成立于 2012 年,主要通过连接钢铁交易行业的主要参与者至其数字化平台,提供钢铁交易全链条的一站式 B2B 服务,包括线上钢铁交易、物流、仓储与加工、软件即服务(SaaS)产品以及大数据分析。根据灼识咨询,按 2023 年线上钢铁交易吨数计,找钢集团运营着中国最大的第三方钢铁交易数字化平台。据招股说明书,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找钢集团平台交易吨量超过 4130 万吨,同比增长 21.1%;平台总交易额 1529 亿元,同比增长 11.61%。

图源:图虫创意

国内首家通过 De-SPAC 方式在港交所上市企业

3 月 10 日,找钢集团通过 De-SPAC 模式登陆港股,成为中国境内首家通过这一模式在港交所上市的企业。

SPAC 全称 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即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一般由创始人、管理团队、天使投资人、私募股权基金等具有一定公信力和威望的人士发起设立。与传统 IPO 不同,SPAC 上市主体并没有任何业务,只有一个有现金的壳公司。SPAC 公司要在规定时间内并购一家未上市企业,使后者间接获得上市地位,这一过程被称为 De-SPAC。相比传统 IPO,通过 De-SPAC 实现上市,时间更短、流程更简单。

De-SPAC 上市机制自 2022 年初在港交所落地,要求比正常 IPO 更高,公司除了满足 IPO 标准,还针对性地引入了 PIPE 机制,PIPE 金额需要达到公司估值的 7.5%,且目标公司投资额的至少 50% 需来自至少 3 名机构投资者,每家资产管理总值不低于 80 亿港元。

香港首单 De-SPAC 交易发生于 2024 年 10 月,新加坡电商平台 Synagistics 通过借壳香港 SPAC 公司汇德收购在港股上市,新公司为狮腾控股;找钢集团是第二家通过 De-SPAC 交易登陆港股市场的公司。

王东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De-SPAC 模式的优点是确定性强,它是先融资后上市,企业先引入独立第三方投资者(PIPE)之后再去办理证监会备案、联交所的聆讯。在此次 IPO 前,找钢集团通过 PIPE 投资人已经募集资金约 5.326 亿港元,PIPE 投资者包括徐州臻心、东英资管、东方资产管理等多家专业机构。

找钢集团此前发布的招股书显示,本次赴港上市募资金额约 25% 预计将于未来五年用于加强服务供应;约 20% 将于未来五年用于扩大买家群体并增加其黏性;约 20% 将于未来五年用于加强数字化及技术能力;约 25% 将于未来五年用于探索跨行业扩张;约 10% 将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王东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随着公司登陆资本市场,将对业务经营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交易板块,成为上市公司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会有较大幅度提升,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大型央国企的采购比例。另外,登陆资本市场对于找钢集团在云服务、物流板块、国际化发展以及非钢业务方面都将带来帮助。

对于上市的时间安排,王东认为:" 我觉得如果太早也不好,市场不会太关注,产业互联网平台是一个新的赛道,资本市场上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标的很少见。" 找钢集团在资本市场需要经历投资者熟悉的过程,从对产业互联网平台感到陌生、提出疑问、再到熟悉、了解,最后认可的过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要持续推进 " 人工智能 +" 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

王东认为,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这对产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一个机遇期,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机会窗口已经打开。产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于全产业链的多方参与者,手中掌握着大量数据,对行业非常了解。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可以有效发挥 " 智改数转 " 的作用,促进传统行业降本增效,提升行业内企业运营质量。

资产负债率高因优先股?

找钢集团的招股书显示,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平台交易吨量超 4130 万吨,同比增长 21.1%。平台 GMV 达 1529 亿元,同比增长 11.61%。财务数据方面,截至 2024 年 1-9 月份,找钢集团营收为 11.41 亿元,同比增长 41.68%,公司毛利 3.21 亿元,同比增长 21.68%。经调整 EBITDA 利润为 708.6 万元,同比增长 109.83%。

从财报上来看,找钢集团的负债率较高。2021 年至 2024 年前 9 个月,找钢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176.16%、165.21%、154.72% 和 159.07%。

王东解释称,截至 2024 年前三季度,找钢集团招股书所呈现的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 " 科目中 68.22 亿元主要为可转换优先股。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此类融资工具需按公允价值计量,其账面波动计入损益表所致的 " 虚亏 "。上市后,优先股将自动转为普通股,对应的 68.22 亿会全部计入权益科目,属于资本市场常规操作,与经营无关。

与此同时,应付款、应付票据方面,截至 2024 年前三季度,找钢集团 " 贸易应付款项、应付票据及其他应付款项 "99.4 亿元。王东表示,找钢集团 " 贸易应付款项、应付票据及其他应付款项 " 与同期 " 贸易应收款项、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 " 的两边属于对挂,这种财务结构在供应链服务平台中具有普遍性,其业务逻辑表现为:平台作为交易中介,同步产生对下游客户的收款义务(应付)和对上游供应商的付款权利(应收)。此类资金流转模式在 B2B 电商领域属于行业通行做法,本质是通过资金周转效率提升实现供应链协同,需结合具体业务场景评估其财务风险,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负债。

此外,找钢集团的招股书还到,公司的银行借款和其他借款达 6.02 亿元,包含了已贴现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 2.13 亿。

王东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2.13 亿银行承兑汇票是公司日常结算收取的票据,贴现给银行已实现资金回笼,无须再偿还本金。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需将已贴现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还原到 " 银行借款 " 中。实际上,截至 2024 年三季度末 , 公司总资产 15.4 亿 , 实际资产有息负债率 25.1% , 季末在手现金 4.35 亿元,加上上市募资超过 7 亿港币,目前公司的流动性较为充裕。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王东 创始人 港交所 ipo 香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