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买小了,成为茜茜新房入住后最大的遗憾。
新房装修的时候,茜茜担心电视买大了眼睛看着累,因此把尺寸选在了 65 吋。结果入住后,孩子看动画片嚷着 " 画面太小 ",老公看球赛吐槽 " 看不清球员号码 ",全家追剧时反光严重。
很多人跟茜茜一样,买电视遵循 " 按距离选尺寸 " 传统规则。他们虽然渴望大屏的沉浸感,但又被 " 画质差、怕伤眼、怕不协调 " 的担忧劝退。但其实,在技术的快速迭代之下,这些问题已经一一破解。
2025 年 AWE 展会上,许多电视品牌带来了新的产品和理念。《一点财经》观察到,海信电视以 " 客厅 WALL 时代 " 破局,展出包括全球首发的 100 和 116 英寸 RGB-Mini LED,100 英寸、136 英寸和 163 英寸的 Micro LED 电视、100 和 120 英寸探索 X1 系列激光电视等 20 余款百吋产品,其中 Micro LED 产品目前最大支持 271 英寸定制。这些产品不仅是世俱杯全球官方电视,而且定义了 " 墙有多大,电视买多大 " 的消费趋势,颠覆了 " 按距离选尺寸 " 传统规则。
从 " 不敢买大 " 到 " 按墙选尺寸 ",电视品牌究竟如何重新定义 " 电视与墙的关系 "?又该如何让用户告别 " 买小 " 遗憾?
他们为何担忧大屏电视?
陈女士家采光很好,但家里的电视常常被吐槽。
有时候她会重温《权力的游戏》等影视剧,但阳光照进客厅变得明亮之后,电视显示效果会变差,比如龙妈喷火的暗场画面会因反光变成 " 一团灰影 "。她还发现电视色彩失真,比如《舌尖上的中国》里面的红烧肉呈现 " 酱色一坨 "。这折射出传统大屏电视的弱点——明亮环境下,暗场画面表现不够出色,色彩表现不足。
海信、TCL、创维等国产电视品牌,都在致力于解决这些 " 显示痛点 "。在 AWE 展会上,可以发现海信 116UX 能够感知光线强弱变化,自动调高亮度、对比度,减少光晕让画面更细腻、让眼睛更舒服。另外,在色彩表现方面,海信 116UX 还能将油脂的琥珀色光泽、瘦肉部分的肌理分层给清晰地还原,有消费者称 " 给看饿了 "。
跟陈女士不一样,张先生买 100 吋电视不是为了 " 看 ",而是为了 " 玩 " ——打游戏、看球赛和跟孩子一起互动学习。最初他是抗拒 100 吋电视的,因为听朋友说能耗比较大,不过为了自己的娱乐和孩子的教育,他还是入手了一台,但是买回来的体验却并不好,比如画面偶尔会有拖拽,距离近一点就会出现马赛克一样的画质,蓝光辐射也让孩子的眼睛疲劳干涩。
这些问题已经被高刷技术和护眼技术解决。比如,用海信电视 100E8Q Pro 玩游戏画面很流畅不拖尾,亮暗层次分明。低蓝光认证低辐射,也让消费者不必担心眼干眼涩。值得一提的是,相比 QD-OLED 电视及传统 Mini LED 电视,海信 RGB-Mini LED 电视实现节能 20% 以上。
如果还想往更大了看,海信 136 吋及 163 吋的 Micro LED 电视不光做到了极致纤薄,还能自由拼接实现 " 尺寸自由化 ",突破传统对大屏的想象。当然,一直以来大屏激光电视的亮度问题,也被最新海信激光电视探索 X1 给解决,搭载了首创的 " 光谱选择屏幕 ",是行业首次利用激光的光谱特性,构建微纳光学架构,对激光电视发出来的光谱进行高效呈现,亮度提升了 40%。
当然,AI 时代,电视也可以不仅仅是 " 观看设备 "。如今海信电视已完成 AI 与电视的全面融合及深度应用,率先接入 DeepSeek,并内置行业领先的 18 大 AI 智能体,根据用户实际使用场景和意图自动触发匹配的智能体服务,能让电视成为你的家庭老师、健身教练、旅游向导等,实现无障碍交流和服务。
从国产电视品牌的产品表现来看,消费者可以打消买 100 吋大屏电视的担忧。那么,这些产品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技术拆解——海信电视的 " 视觉密码 " 藏在哪?
电视行业是一个 " 技术驱动 " 型行业,每一次产品性能的大幅提升,都在于技术的巨大创新。
举个例子,红、绿、蓝是三原色,几乎可以混合成所有颜色。一些传统大电视的显示技术就像 " 单色手电筒 ",不能直接发出三原色的光,要进行二次色转换,色彩显示不足。RGB 三维控色可以独立控制 RGB 三色光源,实现了从二维到三维的重大升级,带来指数级的画质提升:99% 超高色纯度、97% BT.2020 色域、3*26bits 控色精度、87% 色彩体积等都实现碾压级升级!
简单来说,有了 RGB 三维控色,红得正、蓝得透、绿得准,红色鲜艳欲滴不发灰,不再像蒙着一层灰白滤镜;蓝色不浮白无脏感,幽蓝光晕都能透屏而出;绿色渐变层次更丰富,比别人多看一倍细节。不仅于此,即便是在大屏高亮的极限观影场景下,RGB Mini LED 也能节能 20%。可以说超越了 QD-OLED 以及目前所有 QD-Mini LED 产品,在综合画质表现上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赛道。
除了 RGB 三维控色技术,芯片也是海信呈现优质画质的杀手锏。
目前来看,海信是行业首家且唯一一家拥有独立画质芯片并迭代的电视企业。其拥有的信芯 ® AI 画质芯片 H7 就是全球首颗光色同控 AI 画质芯片,能够做到光色同控。它就像 "24 小时驻场修图师 ",每时每刻都在结合用户的真实观看环境,给运动画面 " 去模糊 "、给暗场 " 打光 " 等等,全面优化色彩、清晰度、对比度等等。
既然是大屏,很多人关心电视屏幕的品质。以前,国内厂商电视主要依赖进口屏幕,但如今以京东方为代表的国产屏迅速崛起,也提升了国产电视品牌的屏幕素质。
海信与京东方联合定制的黑曜屏,就是一个典型。全面升级的黑曜屏 Ultra,实现更立体的四倍黑度和 178 ° 超广视角。形象地说,这块屏幕就像 " 顶级防晒墨镜 ",凭借 1.28% 超低反射率实现强光下不反光,暗夜里不丢失细节。178 ° 广视角让全家围坐看电视时,每个位置都是 C 位。
国产品牌重新定义 " 电视规则 "
往未来看,电视大屏化将是大势所趋。
Omdia 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电视出货量达 2.08 亿台,大屏电视的竞争日渐白热化。聚焦到国内,洛图科技数据显示 2024 年国内电视行业 75 吋销量占比达 23.2%,超越占比 19.7% 的 65 吋,成为新晋第一大尺寸,中国电视行业全面进入大屏时代。
在此趋势下,一些电视品牌仍陷在卷参数的军备竞赛里,用户却抱怨 " 参数越高,体验越玄 "。事实上,与其闷头卷参数,不如跟海信电视一样深入到用户实际的生活场景当中,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用户痛点,必然会取得用户认可和发展增量。
过去,不少电视消费者先定装修风格再选电视,现在反而要求以电视尺寸为中心设计电视墙,因为电视正在从 " 观影工具 " 进化为 " 空间重塑者 "。海信的 " 按墙选屏 " 理念,本质是将电视从孤立硬件转变为空间设计元素,无疑是符合用户需求的。
在大屏化的全球浪潮中,海信、TCL、创维等国产电视品牌正在占据上风,尤其是海信表现尤为突出。Omdia 数据显示,2024 年海信系电视全年出货量达到 2914 万台,出货量份额占 14%,排名全球第二。在 98 吋 +、100 吋 + 超大屏电视市场,海信分别占据 30.3%、58.8% 的出货量份额,居全球第一。
全球电视产业的中心,过去一直是日韩企业。不过,以海信为代表的国产电视品牌让外界看到,通过产品和技术创新可以实现弯道超车。未来,越来越多如同 RGB 三维控色一样的 " 国产技术 ",或将成为国际技术标杆," 中国标准输出 " 或将成为风潮。
结语
未来越来越多的客厅墙面上,或许都是一块电视大屏。
它不再是简单的 " 挂在墙上的大屏幕 ",而是与家居、生活深度融合的 " 空间枢纽 "。电视品牌不仅仅是在制造更大的屏幕,而是在创造更自由的空间。
同时,电视品牌也需要实现从 " 参数竞赛 " 到 " 体验创新 " 的战略升维,让用户不再为屏幕跟墙面之间的选择而犯难。
欢迎在留言区评论。我们会在每周留言点赞前三名(统计周期为 7 天)的评论中选出 1 位网友,送出德鲁克管理书籍套装一套。
▽ " 点赞 " 是喜欢,
" 在看分享 " 是真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