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三大指数午后跌幅持续扩大,恒生科技指数大幅收跌 3.39% 表现最弱,再度失守 6000 点关口,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下跌 2.23% 及 2.33%,继昨日恒指、国指双双刷新阶段新高后市场出现回调行情。
盘面上,大型科技股午后跌幅扩大明显,百度跌 5.44%,京东、快手跌近 5%;大金融股 ( 银行、保险、券商 ) 、中字头股等权重表现低迷,尤其是内险股跌幅较大;3 月 LPR 维持不变,内房股与物管股普跌,互联网医疗股、电信股、餐饮股、体育用品股、半导体芯片股、家电股、苹果概念股等纷纷走低。另一方面,伦铜重回 1 万美元大关,铜业股领衔有色金属股上涨,车企扎推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汽车股持续上涨,比亚迪股份、零跑汽车盘中均创新高,港口及海运股逆势拉升。
具体来看:
科技股大跌,金蝶国际跌超 8%,阿里健康跌超 6%,地平线机器人、金山软件、百度、同程旅行跌超 5%。
内房股继续下挫,金辉控股跌超 7%,中国金茂跌超 5%,雅居乐集团、融信中国、碧桂园、越秀地产跌超 4%。
消息面上,3 月 LPR (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 维持不变。人民银行公布 3 月 LPR 显示,一年期 LPR 维持 3.1%;5 年期以上 LPR 维持 3.6%。
腾讯概念走低,金山软件、众安在线、同程旅行跌超 5%,阅文集团、创梦天地跌超 4%,微盟集团、腾讯控股、阿里影业等跟跌。
手游股跌幅居前,中手游跌超 14%,金山软件跌超 5%,创梦天地、哔哩哔哩跌超 5%,IGG、天鸽互动等跟跌。
铜业股大涨,五矿资源、万国黄金国际涨超 3%,中国有色矿业、江西铜业股份、中国黄金国际跟涨。
消息上,伦敦金属交易所 ( LME ) 铜价自去年 10 月以来首次突破 1 万美元 / 吨关口,原因是美国买家争相在可能征收关税之前进口这种关键工业原料。自今年年初以来,伦铜价格上涨了 14%。尽管如此,相比之下纽约期铜价格上涨了 26%,接近历史高点。这一溢价极大地刺激了贸易商和生产商在任何可能的关税征收之前继续向美国转移供应。
海运股走强,中远海能涨超 5%,德翔海运涨超 4%,乐舱物流、中远海能、东方海外国际等跟涨。
消息上,长江证券研报指,过去两年,油运运价整体中枢高,却旺季不旺。除了实际需求和补库改善不明显," 影子船队 " 对于油运需求的侵蚀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当前,在俄乌冲突结束和美国对伊制裁趋严的预期不断升温下,原油贸易格局或面临重构,油运景气周期将形成闭环。
药品股表现活跃,兴科蓉医药涨超 10%,和黄医药、三生制药涨超 7%,联邦制药涨超 5%,信达生物、四环医药等跟涨。
个股异动
恒大汽车跌超 16% 至 0.141 港元,市值 15.29 亿港元。消息面上,公司昨晚公告,将于 2025 年 3 月 31 日 ( 星期一 ) 举行董事会会议,借以 ( 其中包括 ) 批准一项公告,公布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的年度业绩的刊发将推迟至该日期之后,即为香港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第 13.49 ( 1 ) 条规定该等业绩的截止日期。鉴于上市规则第 13.50 条的规定,公司将向联交所申请其股份自 2025 年 4 月 1 日 ( 星期二 ) 起暂停买卖,以待刊发其 2024 年度业绩。
今日,南向资金净卖出 4.08 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卖出 3.92 亿港元,港股通(深)净卖出 1551.55 万港元。
展望后市,万和证券认为,2025 年初至今港股及海外中资股市场呈现 " 短期情绪修复 + 中长期产业转型 " 的双重特征,且科技板块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尽管年初以来市场已积累一定的涨幅,但横向对比全球主要市场 , 港股估值仍处于低位,叠加流动性宽松与科技产业周期上行,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