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跨境 03-20
矛盾激化!美国大卖联合“弹劾”中国卖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2024 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迎来里程碑式突破。Marketplace Pulse 数据显示,中国卖家在亚马逊全球站点全年占比首超 50%,第四季度商品销量更以 62% 的绝对优势领跑。美国本土卖家市场份额则萎缩至 45%,首次失去主导地位。悬殊落差下,一场由美国大卖主导的 " 反制中国卖家联盟 " 悄然成型,试图以政策游说重构竞争规则。

美国卖家与中国同行的矛盾焦点,首先指向税收与成本差异。根据美国 "800 美元以下跨境包裹免税 " 政策(de minimis 规则),中国卖家可借助小包直邮模式规避关税,叠加国内供应链成本优势,形成显著价格竞争力。例如,某美国大卖发现,同类商品中国竞品售价仅为自身成本的 60%-70%,直接导致其 Best Seller 排名暴跌。而美国本土企业需承担进口关税、平台佣金、物流仓储等高额固定成本,价格战下几无还手之力。 

更深层的冲突在于产业链话语权。尽管美国卖家 70%-80% 的商品仍依赖中国供应链,但其采购模式多为 " 贴牌代工 ",缺乏对生产端的控制力。反观中国卖家凭借 " 工贸一体 " 的垂直整合能力,从设计、生产到营销全链条降本增效,部分企业甚至实现 7 日内新品打样上架的极速响应。这种制造业根基带来的效率优势,成为撬动市场份额的核心杠杆。

矛盾激化过程中,部分美国卖家指责中国同行采取 " 非常规手段 ":通过虚假差评攻击竞品、利用平台漏洞恶意投诉下架商品等。但更具威胁性的是,美国联盟正将商业争端上升至政策层面,向美国政府提交了五项针对性提案: 

1. 取消800 美元免税政策,遏制中国卖家 " 化整为零 " 的避税策略  

2. 强制注册美国实体公司,要求缴纳所得税以平衡离岸经营成本差  

3. 统一责任保险标准,消除中国卖家在合规成本上的 " 特殊待遇 "  

4. 公示卖家国籍与关税明细,引导消费者 " 认知性选择 "  

5. 设立90 天专利审查期,严查潜在侵权风险  

若这些提案落地,中国卖家运营成本将显著攀升。以免税政策取消为例,叠加当前 20% 对华关税,部分商品综合成本或增加 30%-40%。而强制本地化运营的要求,可能迫使中小卖家退出市场。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供应链 亚马逊 美国 跨境电商 美国政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