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 | 钟昆
编辑 | 张俐
作者 | 桑田
来自汽湃(GREATAUTO ) 的报道
作为全球销量最高的新能源车企,比亚迪在过去几年的发展可谓高歌猛进。
但与此同时,人们依然有一个疑问——比亚迪,为何从未大规模自建充电桩?
相较之下,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如蔚来、理想、小鹏都在积极布局自建充电桩,鸿蒙智行也在 2024 年宣布了大量自建充电桩的计划。
是比亚迪没有核心技术作为支撑吗?非也。是比亚迪缺乏资金投入吗?更不是。
一如过去刀片电池、天神之眼那样,2025 年的春天,比亚迪在充电这件事上,给全行业投下了一颗震撼弹……
" 油电同速 ":一场全新的补能变革
2025 年 3 月 17 日,比亚迪以一场震撼业界的发布会,正式推出划时代的超级 e 平台。这场以 " 油电同速 " 为核心命题的技术革命,通过闪充电池、3 万转电机和碳化硅功率芯片三大核心突破,重新定义了电动出行体验,标志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入新纪元。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 50% 的 2025 年," 补能效率 " 已成为决定行业胜负的核心战场。当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 50% 大关,充电桩前漫长的等待时间却始终是行业难言的隐痛。多数车企仍在 800V 高压平台的泥沼中挣扎——电池、电机与电控系统的协同升级如同精密齿轮,任何一环的滞后都会让技术突破化为泡影。
在这样的背景下,比亚迪的超级 e 平台如同横空出世。在充电技术领域,比亚迪首次将量产乘用车的充电功率推升至 1 兆瓦(1000kW)量级。通过 " 全域千伏高压架构 ",电池、电机、电源等核心系统均实现 1000V 承载能力,配合独创的闪充电池技术——以超高速离子通道将电池内阻降低 50%,成功实现 1000A 充电电流与 10C 充电倍率。这种 " 电压电流双千 " 的技术组合,使得补能效率达到 "1 秒 2 公里 " 的惊人水平。搭载该技术的汉 L 车型仅需 5 分钟即可补充 400 公里续航,彻底打破 " 充电焦虑 " 桎梏。
超级 e 平台的另一大突破在于全球首款量产 3 万转电机。在 1000V 高压平台支撑下,这款电机以 30511 转 / 分钟的极限转速,实现单模块 580kW 功率和 300km/h 极速,功率密度高达 16.4kW/kg。相较小米 SU7 Ultra 的 27200 转电机,比亚迪不仅刷新了转速纪录,更通过高电压平台优势,显著降低热损耗,提升能效表现。这一突破使电动车性能首次超越燃油超跑,重新定义电动驱动系统的技术边界。
为支撑兆瓦级充电生态,比亚迪自主研发的 1500V 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实现量产。作为行业首个突破 1500V 电压等级的功率器件,该芯片不仅确保了超高功率充电的稳定性,更彰显比亚迪在全产业链垂直整合上的独特优势。从正极材料到芯片制造,从热管理系统到液冷终端,比亚迪构建起完整的千伏架构产业链,形成难以逾越的技术护城河。
4000+ 闪充站的背后
过去,燃油车加一次油需要 5-8 分钟;而现在,相同的续航里程,纯电车充电也仅用 5-8 分钟,最终实现充电时间和加油时间一样短。依托超级 e 平台,比亚迪电动车核心三电再进化,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 " 性能与效率双优 " 的新阶段。
面对兆瓦充电的配套需求,比亚迪宣布将建设 4000+ 座全液冷兆瓦闪充站,其单桩输出能力达 1360kW。通过 " 双枪充电 " 和 " 智能升压 " 两大创新技术,实现现有充电设施的兼容升级——独门绝技 " 双枪充电 " 技术,可使超充桩秒变闪充桩,快充桩变超充桩;全球首创的 " 智能升压 " 充电技术,全面兼容公共快充桩,让用户桩桩都能充。
4000+ 兆瓦闪充站,这一规模,更让比亚迪在补能战略上实现了大跨步的跃进。新势力多年来建构的补能网络,在比亚迪面前瞬间黯然失色。
作为兆瓦闪充技术落地的终端载体,汉 L EV 与唐 L EV 分别以 27-35 万元、 28-36 万元的价格区间开启预售,在性能上,达到单模块单电机功率 580kW,最高车速超 300km/h,定义全球最强专业纯电平台。而同步推出的 DM 混动版本,则继续巩固比亚迪在混动领域的技术优势。两款旗舰车型的推出,标志着比亚迪完成从 " 性价比王者 " 到 " 技术领导者 " 的品牌跃迁。
在这场技术革命背后,是比亚迪对产业趋势的深刻洞察:当行业深陷价格战时,唯有核心技术突破才能实现价值突围。从全民智驾到兆瓦闪充,从无人机到 3 万转电机和碳化硅芯片,比亚迪正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构建起涵盖三电系统、智能驾驶、补能生态的完整技术矩阵。这种全产业链自主创新的模式,不仅重塑着中国汽车工业的竞争格局,更在全球新能源汽车竞赛中树立起新的技术标杆。
结语
站在百年汽车工业的转折点上,比亚迪的超级 e 平台如同投入湖心的巨石。随着兆瓦闪充技术的星火燎原,一个由中国企业定义的新能源纪元正加速驶来。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法律顾问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 姜磊律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