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探访无人机配送,感受城市新时速
作者/ IT 时报记者 钱立富
编辑/ 潘少颖 孙妍
"2567,发起配送 "
"3177,发起配送 "
……
指令下达后,两架美团无人机的桨叶快速转动,随即 " 旱地拔葱 ",迅速升至一定高度,朝互联宝地和黄兴公园飞去。无人机下方挂载着餐箱,里面是顾客下单购买的餐品、饮品等。
美团无人机的起飞点位于五角场合生汇六楼露天平台,《IT 时报》记者来到这里时正值中午用餐高峰,现场无人机起降繁忙,工作人员忙碌不停,充电、插电、餐品打包、餐盒称重、打印标签、挂载餐盒、下达起飞指令…… " 每天大概配送 200 多单,尤其是中午到下午茶这段时间,比较繁忙。" 现场工作人员刘先生告诉《IT 时报》记者。
" 空中外卖 " 在上海已见怪不怪,美团无人机现已开通从合生汇至黄兴公园、互联宝地等多条常态化航线。放眼全国,截至 2024 年 12 月,美团无人机已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开通 53 条航线,并累计完成订单超 45 万单。
" 空投美食 " 成新时尚
" 这里有两个起飞点、一个降落点,平常有 7 架无人机执飞,多的时候有 12 架。" 在合生汇六楼露天平台起降点,刘先生介绍。
说话间,天空中传来轻微的嗡嗡声," 无人机回来了 "。很快,无人机出现在降落点上空,细微调整之后,精准落在一平方米左右的降落点内。刘先生走进场内,将无人机搬至其他地方,让后续其他无人机降落,同时将无人机内的两块电池取出,放到充电柜内," 为了
确保安全,无人机每次飞行之后,我们都会充电。"
下午 1 点,手持工作终端上收到 " 取餐员已经取货 " 的消息提示,刘先生赶紧从充电柜中取出两块充满电的电池,走到起飞点,为无人机上电。
取餐员到达现场后,两人一起将折叠的餐箱打开,将餐品放入其中,然后对餐盒称重," 要确保重量在 2400g 之内 "。随后打印出标签,经过手持终端扫码后和无人机进行配对。
做完这些动作后,刘先生拿着餐箱走到起飞点,通过手持工作终端下发 " 挂箱 " 指令,无人机会将餐箱固定在机腹下方。
" 发起配送 " 的指令下达后,无人机转动桨叶起飞,同时从云端接收航线数据,然后飞往目的地。
在无人机快要到达目的地时,接收餐箱的货柜会接收到指令,进而打开顶盖,迎接无人机降落," 平时,顶盖都是关闭的,防止雨水或者其他物体进入其中,只有接收到指令后才会打开 "。无人机下方的摄像头会通过识别收餐终端上的二维码,进行精准降落,确保安全后解锁餐箱,而后起飞返回位于合生汇的起降点。
4.6 公里仅需 9 分钟
无人机 " 外卖小哥 " 的配送效果到底如何?
离开合生汇广场后,记者来到 4.6 公里外的互联宝地园区,这里集聚了一批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文化创意企业。园区 T6 栋附近处,伫立着一排美团外卖柜,中午时分,这里忙碌异常,送餐、取餐络绎不绝。
这里还有一个外形独特的 " 外卖柜 ",确切地说,这是美团的无人机空投柜,去年 10 月,美团在这里开通无人机配送服务。无论是 Manner 的芝士拿铁、霸王茶姬的伯牙绝弦还是鲜得来的排骨年糕,都能从天而降。
从五角场合生汇到互联宝地,电动自行车骑行时间约 15 分钟,但是骑手配送的时间远超于此。" 我们是好几单一起送,要去不同的商家取餐,加上途中送餐时间,从合生汇送餐到互联宝地,高峰期我们可能需要 30 多分钟。" 一位正好在互联宝地送餐的外卖小哥说道。
在《IT 时报》记者下单购买之后,美团 App 实时显示订单进展情况:13 点 55 分," 商家已出餐,无人机取货员取货中 ";13 点 57 分," 无人机取货员正赶往起飞点 ";14 点 02 分," 无人机等待起飞,货品正在登机 ";14 点 03 分," 无人机正在送货 " ……
App 页面实时显示无人机位置信息,14 点 11 分,无人机出现在记者视野中,并很快飞至空投柜上方。空投柜随即打开顶盖,接收无人机投递的餐盒。
14 点 12 分,《IT 时报》记者收到订单已由无人机送达的短信和语音提示,在外卖柜屏幕上输入手机尾号后成功取餐。
从无人机 " 拿到 " 外卖到送达目的地,4.6 公里的距离只需要 9 分钟,这样的速度远超人工方式。
" 很高效,不会出现因为交通拥堵或其他因素而导致外卖超时。对于部分饮品来说,送餐时间长会影响口感,我觉得无人机在这方面大有用武之地。" 互联宝地一位使用过无人机配送服务的人士说道。
多天候、高安全、低噪音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在合生汇六楼露天平台,美团无人机起降点占地面积并不大,但设备一应俱全,可以测量风速、光照、雨量、监控现场环境,还有智能充电柜、移动控制站等。
更关键的是,无人机在迭代升级之后,变得更先进、更强大。" 去年开始,我们全面使用第四代美团无人机。"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据介绍,第四代无人机可在 10 分钟内将 2.4 公斤重的物品安全配送给 5 公里范围以内的客户,能够在山地平原、景区、水域、城镇郊区甚至复杂的城市楼宇场景内实现安全飞行。
遇到恶劣天气时,无人机是不是就 " 无能为力 " 了?工作人员介绍,在 6 级风速、中雨中雪、弱光、-20 ℃— 50 ℃温度等条件下,第四代美团无人机依然可以正常配送,在寒冬酷暑中风雨无阻。
美团无人机得以实现自主飞行,主要是具备了高精度高鲁棒的导航定位、感知避障、三维视觉建图和规划控制等能力。
鲁棒自适应飞控是美团无人机实现安全可靠自主飞行的基础,团队为此耗费了两年多时间进行重构自研;无人机的感知能力,主要通过立体环绕机身的摄像头及数颗毫米波雷达,辅以自建的 3D 高精地图实现;为了让无人机能够稳定协同作业,美团还专门打造了一套空中调度系统,配合自动化调度系统为服务区域内的无人机自动规划航线,安排派送任务。
出于安全考虑,美团无人机采用动力冗余设计,两块电池互为冗余备份,单电池也可完成飞行,而且搭载智能降落伞,在紧急情况下触发,会先断掉动力输出,然后开伞,保障降落伞绳不被缠绕。
为了降低无人机噪音给周边用户带来的影响,美团第四代无人机采用三叶桨设计,桨叶边界层流动控制技术能抑制桨叶表面湍流度,让噪音降低 50%。从《IT 时报》记者现场体验来看,无人机起飞降落时噪音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大致与人们稍大声交流时的声响相当。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IT 时报
来源/《IT 时报》公众号 vittimes
E N D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