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瑞财经 李姗姗
上市公司 "A 吃 A" 事件再度上演。
3 月 10 日晚间,因筹划控制权变更自 3 月 6 日起停牌的芯源微(688037.SH),方案落地,新主为半导体设备龙头北方华创(002371.SZ)。
消息一出,两家公司股价变动两极分化。芯源微股价大涨,截至 3 月 14 日报收 96.7 元 / 股,较停牌前一工作日涨超 9%;而北方华创股价走低,3 月 14 日报收 439.11 元 / 股,四天累计跌幅 3.7%。
具体来看,芯源微第二大股东先进制造拟将其持有的全部股份 1906.49 万股股份以 88.48 元 / 股的价格转让给北方华创,占公司总股本的 9.49%,对价合计 16.87 亿元。
同日,芯源微第三大股东中科天盛亦筹划挂牌转让其持有的全部股份 1689.98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8.41%,转让价格不低于 85.71 元 / 股。北方华创表示,将积极参与公开挂牌竞买并取得控制权。
若北方华创成功接盘中科天盛所持股权,其在芯源微的持股比例可增至 17.9%,将代替持股 10.61% 的科发实业成为芯源微新任第一大股东。
假设第二次受让股权的价格也为 88.48 元 / 股,北方华创则将要支付约 14.95 亿元。取得芯源微控制权,北方华创合计或将耗资 31.82 亿元。
截至 3 月 10 日,先进制造持有的芯源微 630 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 3.13%)处于质押状态,到期日为 2025 年 9 月 28 日,质权人为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
而北方华创取得芯源微控制权,也将结束芯源微长达 13 年的 " 无主 " 状态。
芯源微成立于 2002 年,初期由先进制造持有 71.43% 股份,而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下称 " 中科院沈自所 ")控股先进制造,因此后者为芯源微实控人。
2003 年 6 月,先进制造完成增资扩股,新增郑广文、宋涛两位自然人股东,中科院沈自所持股比降至 40.54%,先进制造由中科院沈自所的控股企业变为参股企业,芯源微变为无实控人。
2010 年 8 月,郑广文通过收购先进制造 70% 股权成为芯源微实控人,但在 2013 年 8 月,股权结构调整,中科院沈自所由间接持股芯源微变为直接持股,先进制造持股芯源微的股权降至 35.86%,郑广文不能控制芯源微半数以上的董事会席位等,自此,芯源微无实际控制人。
后来虽多次增资扩股,但芯源微的股权仍然较分散,无控股股东、无实控人的状态持续至今。
作为交易标的的芯源微市值不足 200 亿元,主要从事半导体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光刻工序涂胶显影设备(涂胶 / 显影机、喷胶机)、单片式湿法设备(清洗机、去胶机、湿法刻蚀机)。
而作为交易方的北方华创目前市值超 2400 亿元,是 A 股市值最高的半导体设备公司,实控人是北京国资旗下公司北京电控。该公司专注于半导体基础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主要产品为电子工艺装备和电子元器件。
从业绩上看,2024 年芯源微实现营业收入 17.7 亿元,同比增长 3.09%;归母净利润为 2.11 亿元,同比下降 15.85%;而扣非净利润仅有 8175.36 万元,且同比大幅下滑 56.32%。
业绩快报中,芯源微解释称,扣非净利润同比降幅较大,主要原因是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研发费用增加;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成本费用增加 ; 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增加。
相较之下,北方华创的业绩表现更为强劲。自 2015 年以来,其业绩持续增长,营业收入由 2015 年的 8.54 亿元增至 2023 年的 220.79 亿元,翻了近 25 倍;归母净利润由 3,864.79 万元增至 3.9 亿元,累计增长近百倍。
据 2024 年业绩预告,北方华创营业收入预计取得 276 亿元 -317.8 亿元,同比增长 25%-43.93%;归母净利润预计 51.7 亿元 -59.5 亿元,同比增长 32.6%-52.6%,将再创历史新高。
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股权转让不仅为芯源微带来了股东结构的变化,也为公司引入了极具实力的战略投资方,将对公司未来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此番出让股权的先进制造背后,郑广文为持股 82.86% 的受益人,剩余股份则由郑广文、郑广忠、郑广良三人持股的沈阳天广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本次交易也意味着郑氏三兄弟将获益 16.87 亿元,并彻底清仓退出芯源微。
事实上,这并非郑广文首次减持芯源微。
2019 年,芯源微上市之初,郑氏兄弟持股的先进制造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17.06%。但自 2022 年 12 月开始,便拉开了减持的序幕。
2022 年 12 月,先进制造通过询价转让的方式减持公司股份,最终以 153.94 元 / 股的价格询价转让 271.26 万股股份,套现 4.18 亿元;次年 3 月,先进制造通过大宗交易减持 87.04 万股,套现 1.7 亿元;紧接着,2024 年 1 月、7 月又分别套现 1.68 亿元、1.3 亿元。加上此次先进制造清仓,郑氏兄弟累计回笼资金约 25.73 亿元。
在火热的半导体赛道,郑广文除了手握芯源微这张牌以外,其还有另一个身份,即富创精密(688409.SH)的实控人。深谙资本运作的郑广文,才刚刚利用富创精密左手倒右手获得了一笔真金白银。
2024 年 7 月,富创精密公告,拟收购北京亦盛精密半导体有限公司(下称 " 亦盛精密 ")100% 股权,预计不超过 8 亿元。而作为收购标的的亦盛精密也是由郑广文实际控制,郑广文、先进制造分别持有该公司 68.04%、14.01% 的股份。这意味着,郑氏兄弟通过这笔交易可进账超 6 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笔交易公布时,富创精密上市还不足两年,若此次郑广文顺利完成资产腾挪,便可巧妙规避三年限售期,成功实现资金回笼。
郑广文出生于 1966 年,沈阳人,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学霸,在高考恢复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技术经济专业,成为改革开放初期稀缺的大学生。
1990 年,毕业后的郑广文进入辽宁省汽车贸易集团工作。七年后丢掉 " 铁饭碗 ",自立门户创办了一家名为 " 辽宁汽车物资销售中心 " 的企业,创业之路正式开张。
2003 年,沈阳先进制造技术产业有限公司开放了投资入口,开始寻求外部资金的帮助,郑广文看准时机,重金入主先进制造,由此结缘芯源微。2008 年,郑广文又以先进制造为母体,孵化成立了富创精密,专注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研发制造。
在郑广文的带领下,芯源微和富创精密先后上市。2019 年 12 月 16 日,芯源微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成为 " 辽宁省科创板第一股 ";2022 年 10 月 10 日富创精密也成功登陆 A 股。
清仓式出手掉芯源微后,郑广文在半导体领域的资本版图缩小了一块。不过,2024 年底,富创精密还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 1000 万元,对冠华半导体进行投资,预计投资后持有冠华半导体不超过 1.65% 股权。
相关公司:芯源微 sh688037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