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传统批发市场," 一站配齐、物美价廉 " 的优势使其在城市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城市化过程中,出于中心城区瘦身健体、片区环境优化等等原因,近年来西安批发市场大动作频频。
一方面,城区内多个涉及农贸、建材等多类别大型市场关停或拆迁的情况接连发生,另一方面,城市外围大型新市场规划建设的步伐已然提速。
例如,近期位于土门的新华印刷厂迎来了整体拆迁,目前,部分土地已完成移交并正在进行拆除工作。而新华批发市场则需等待土地移交完成后,才能正式进入拆迁阶段。
不过,同样位于莲湖区,但占地面积和项目体量极大的西安方欣市场却有着不一样的命运。
官方回复:暂未实施 市场继续保留
近日,网友询问:" 请问西安方欣市场什么时候搬迁?这里的交通十分的拥堵,半挂车特别多,晚上经常有挂车停在路边,十分影响交通,而且车辆拥挤经常发生交通意外,对周边的居民生活也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莲湖区官方回复表示:
( 一 ) 关于方欣市场何时搬迁问题。我区工作人员积极联系方欣集团,了解到其与西安农投集团于 2024 年 8 月 13 日签订初步合作协议,并成立陕西方欣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用于推动农产品物流基地冻品交易园区项目建设工作。
目前该项目暂未实施,故暂未明确方欣冷冻品批发市场 ( 冷冻厂 ) 具体搬迁方案及时限。同时企业方表示方欣酒店用品城、方欣海鲜副食品市场作为主要的批发零售市场,仍需继续保留,以满足周边居民生活需求。
下一步,我区将加强与方欣集团对接联系,定期上门走访,了解企业搬迁方案及进度,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二)关于运输挂车影响交通和居民生活问题。针对该路段,交警部门将增派警力,加大巡查力度,特别是早晚高峰时段,严查违停行为。同时加强与市场管理方沟通,督促其加强对进出车辆引导管理,规范运输车辆停放秩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西安方欣集团是集冷藏冷冻、生猪屠宰、食品加工、连锁销售、海鲜水产、干货副食品、食品物流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型产业集团,集团下辖二十家企业,总占地约 300 亩。包括有冷冻副食品批发交易中心、炭市街副食品市场、酒店用品城等三大板块。
其中,方欣冷冻品批发市场(冷冻厂)位于西二环与大兴西路交汇处西北角,方欣酒店用品城、方欣海鲜副食品市场地处沣惠路和大兴东路交汇处东南角和东北角。
规模上,方欣的这几大市场年交易额早已超过百亿,为数千商户和数万人提供了创业及就业平台,已成为中国西部农副产品物流的集散地和 " 内陆码头 "。
方欣市场占据了西安二环大兴立交的四个方向的三面,来来往往的车辆和客流确实为区域发展带来了发展和购物便捷,但对周边居民来说,出现此类交通拥堵的民生难题在所难免。
而此次来自官方的回复,也预示了该市场的搬迁或许还需要经历更多波折。
四大市场外迁 65 亿超级项目落地难
方欣市场搬迁一事,自去年来自咸阳官方的曝光后,一直备受关注。
2024 年,三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期评估报告》的通知中显示,三原将以推动重大项目为牵引。充分利用西安方欣等四个一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外迁的有利机遇,加大与西农投对接沟通协同,全力推进中国西部丝路农贸港项目,打造成 " 国际化、现代化、智慧化、生态化 " 国家级农产品物流枢纽示范园。
中国西部丝路农贸港项目:项目占地 1500 亩,西安农投集团计划投资约 65 亿元,将西安雨润、方欣、欣桥、胡家庙粮油四个一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外迁整合建成一个综合性大型一级批发市场。
主要建设粮油交易区、肉类冻品交易区、蔬菜交易区、冷链冷库仓储区、果品交易区、商业配套及展示展销区等多个功能区,建成后可极大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实际上,早在 2023 年 9 月杨凌农高会期间,以及去年三原县一季度重点招商项目签约大会上,三原就与西安农投集团进行了签约,具体选址在三原高新区。只是当时大众并不了解项目的具体内容,以及计划是将西安四大市场外迁于此。
而该项目具体信息曝光后,可以看到 2024 年期间该项目在持续推进,并且作为西安农投集团规划实施的一大重点项目,受到了省级、咸阳市级、三原县级和西安农投集团等四方的高度重视与关注。
从相关公开信息中可以看到,目前丝路农贸港项目建设的选址已经确定,地图上一直显示可查询,位于三原恒大城的南部位置,并且公开社交平台显示去年 4 月份时已经进行土地平整,似乎给人一种正式开工并不遥远的感觉。
而对三原来说,项目的建设,将突破传统的农商交易模式,采用智能化和数字化营运,实现生鲜食品一站式采购、城市物流集成高效、城市供应生态聚集,农产品信息化、标准化和数字化服务程度极高,将成为农产品进入西安、咸阳,走向全省的主要通道。
项目建成运营后,年可实现交易量 1560 万吨,年实现交易额约 1000 亿元,可解决 5 万人就业。
但在 2024 年底,项目的公开信息基本趋于无,现场探查时,项目依然处于土地平整阶段,并未有实质性动作。
这其中的难点,除了探索项目建设的必要,以及西安是否会放手市场外迁外,还有着不少的前期工作需要协调和解决。
站在城市角度,四大市场背后,包含着物流、集散价值,以及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税收,倘若外迁,必然会有所损失。
但站在都市圈角度,产业外溢辐射周边是西安需要担起的责任,在西安去年印发的《西安市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方案》中,已经点名西安将积极发挥西北地区 " 廊主 " 作用,结合城市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和主城区物流园区外迁,推进以西安农产品物流城、陕西丝路农贸港、西北农资交易中心、陕西粮农新丝路食品保税加工中心和西北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改造升级等重点项目建设。
可见,在西安对于城市整体的物流规划中,外迁是计划内的必然趋势。
不过,这中间所要衡量的利弊并没有那么简单。
而就四大市场现址所在地来说,即便市场愿意搬迁,可清空后的土地将如何利用,又如何规划引入新的项目,还是开发住宅,都得需要充足的准备和计划。
以当下城市更新的节奏来看,谋定而后动已成为必要选项。
另一大难点,便是四大市场是否会愿意离开西安市繁华地段,前往三原。
通过近年来对于批发市场 " 退城进郊 " 的观察,这并不是简单的 " 新建→搬迁 " 问题,牵扯着市场运营方和大批经营者的意愿、数万人就业解决、在地税收等等方面的利益与饭碗,其中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形成搬迁的阻碍,需要市级层面做出平衡。
况且,雨润等四大市场,与西安农投集团之间并无隶属关系,要想将这四大市场集合到西安市外的一个大市场,其中需要沟通协调的工作必然颇为庞杂。
正如莲湖区官方回复所称,即便四大市场中的巨头企业西安方欣 2024 年 8 月 13 日就已与西安农投集团签订初步合作协议,但位于三原的丝路农贸港项目不落地建设,西安方欣市场并不考虑搬迁。
显然,这一总投资达 65 亿元的超级项目,想要如愿落地,并没有那么简单。
城内传统批发市场的关停拆迁,更多服务于城市发展进程,一方面将物流批发功能疏解到外围;一方面腾挪土地进行再开发,改善片区环境。
从城市的长期发展和长远规划看,市场外迁是趋势,但短期内亦会对群众和商户带来阵痛,越搬越远的市场,会提高运输成本而将价格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如何更加全面的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城市在下阶段给出答案。
来源 / 荣耀西安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