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朱成呈
今年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 ," 机器人军团 " 绝对是 " 超级明星 "。
展馆内,层层叠叠的人群几乎将相关展区淹没。网红举着自拍杆穿梭于展台之间,科技博主紧盯机器人的每一个动作,专业观众则反复追问技术参数。在展会现场," 机器人军团 " 掀起了一场现象级围观。
宇树科技称不要盲目追求猎奇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宇树科技的展台尤其人气爆棚。其四足机器人 Go2 以灵活的步伐穿梭其中,时而奔跑,时而匍匐,精准展现运动性能。作为宇树科技的明星产品,Go2 在现场与观众互动频繁,宛如一个灵动的 " 机械宠物 ",受到观众热捧。
然而,真正引爆全场的当属 G1 人形机器人。它时而与观众热情握手,时而双手比划出 " 太极 " 的起手动作,优雅而灵动。尽管现场并未展示 " 回旋踢 " 或 " 侧空翻 " 等高难度动作,G1 依然凭借其自然流畅的交互表现获得喝彩。不少专业观众驻足围观,表现出浓厚的订购兴趣,纷纷向工作人员咨询产品细节。
G1 人形机器人 宇树科技供图
" 我们确实吸引了很多感兴趣的合作伙伴,但更希望客户能充分理解应用场景和真实需求,避免盲目追求猎奇。" 宇树科技现场工作人员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目前人形机器人尚在寻找适合的落地场景,例如科技体验馆的接待任务," 我们的核心方向是先深耕工业场景探索,未来再逐步向生活场景过渡。"
谈及人形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的关系,工作人员认为两者并非零和博弈,而是各有侧重。" 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尚处早期阶段,大规模商业化仍需时间积累。而四足机器人如 Go2 已在工业巡检和消费领域取得一定突破 "。在海外市场布局上,宇树科技表示已全面满足合规要求,但具体销量数据暂时不方便透露。
此外,宇树科技还带来了基于关节电机技术衍生的消费级产品——健身泵 PUMP 系列。PUMP Pro 版(阻力 2-20 公斤)和二代版本(阻力 4-70 公斤)主打家庭健身场景,将机器人技术巧妙融入日常生活,进一步丰富了展品矩阵。PUMP 系列同样收获了不少关注,成为展会上的另一亮点。
性能极限待检验
与宇树科技展台的火爆场面不相上下,具身智能公司魔法原子的人形机器人 " 小麦 " 成为 AWE2025 另一焦点。现场不少 " 大 V" 被小麦吸引,纷纷与其互动并拍摄视频,现场观众、主播和达人围观不断。
魔法原子工作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小麦拥有 42 个自由度,双臂负重最高可达 20 公斤,全身负重能力达 40 公斤。机身采用高强度材料并经轻量化处理,兼顾耐用性与续航表现,在行走与操作等任务下综合续航可达 5 小时。目前,小麦正备战即将于北京举行的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比赛,这一赛事将进一步检验其性能极限。
人形机器人小麦 魔法原子供图
除了在追觅展台亮相,小麦还受邀现身天猫、MOVA 等展区,每到一处都迅速引发围观,成为展会中的 " 移动焦点 "。
据悉,小麦此前已在多个线下场景中崭露头角。2025 全国两会期间,小麦受邀担任特约记者,全程参与相关报道;在深蓝汽车无锡门店,它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和手势讲解车辆信息;在 2025 苏州 " 人工智能 +" 大会上,小麦与四足机器人 MagicDog 献上科技感十足的表演,并担任 " 特邀礼宾员 "。
当然,小麦的核心应用场景还是在工业领域。
" 我们希望小麦不仅是一个技术展示品,更能成为工厂产线场景中的得力助手。" 工作人员透露,公司正研发多机协同系统 MagicNet,以工厂场景为例,MagicNet 可以收集并整理多台人形机器人的环境感知数据,实现多场景地图的共享,并进行生产效率最佳的任务规划和调度。MagicNet 也将支持针对工厂中特定工位进行定制化开发。
尝试更智能交互体验
在 AWE2025 的展厅一隅,初创公司 Cyan 青心意创的展台虽未如大厂般人声鼎沸,却凭借一款名为 "Orca" 的人形机器人悄然吸引了不少目光。
这家成立于 2023 年底的企业,2024 年 3 月搭建团队,仅用 4 个月便在 7 月推出了 Orca 的静态原型,并在 10 月实现动态展示。
Cyan 青心意创市场总监白兆洋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介绍,Orca 以 " 全面拟人化 " 为理念,聚焦运动控制、交互与上肢操作三大核心能力,试图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开辟独特路径。
Orca Cyan 青心意创供图
Orca 的设计颇具新意。白兆洋透露,其屏幕上有一颗动态水滴,随交互内容变换形态——开心时跳跃,难过时 " 落泪 ",并与头部、手臂、腰部的动作相呼应,形成一体化的情感表达。机器人全身拥有 28 个自由度,单臂负载 3 公斤 -5 公斤,双臂最高可达 10 公斤,支持端到端的渐进式操作。
这一设计融合了情感大模型与动作库,旨在突破传统语音交互的局限。" 大模型技术已趋成熟,但如何让语音输出与机器人本体协同,呈现更智能的交互体验,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白兆洋表示。
对于人形机器人的运动能力,白兆洋持清醒认识。" 目前很多机器人跑着跑着会倒,这是行业普遍现象。没有哪款产品能做到绝对稳定,这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他指出,Orca 已具备一定自适应功能,例如在站立和行走步态下受到干扰后,可以自主恢复步态平衡。但若追求 " 永不摔倒 ",可能只能回归轮式或履带式设计——这显然与人形机器人的初衷相悖。
在他看来,机器人应以服务人类为目标,而非完全替代人类,这一定位也决定了其发展节奏。" 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商业化仍需时间积累。" 白兆洋坦言。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