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广州 03-23
缝了8针!以前只是排队久、超时费贵,没说它还会伤人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以前,觉得电动汽车的最大噩梦是节假日高速充电难、排队长,没想到去年刚被 " 超时占位费 " 背刺,今年又发现充个电也可能被重伤?!

近日,在台州就有一位车主被充电枪 " 打脸 " 受伤,事件在社交平台迅速发酵,引发热烈讨论。

从视频可以看到,这位车主刚把充电枪拿下来,就被猝不及防的一击。事后就诊,伤害值还不小,她的嘴巴受伤出血,缝了 8 针,牙齿也差点掉了,需要照一下 CT。

对此,汽车品牌方发函解释称,这是由于该充电线缆处于扭转状态,线缆弹出释放的扭转力造成充电枪头砸向车主。

事实上,在网上晒出被充电枪 " 打伤 " 的车主不在少数,有人被砸伤眼角和眉骨。

有人的手腕扭伤,甚至是被打得骨裂了

还有人被砸断了半颗牙齿!

为何给车子充个电都这么危险?

根据网友的发帖,充电桩伤人的原因主要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充电枪本身的重量就很考验人,很多车主尤其是女车主拿起来都费劲巴拉,容易被它的重量带着走。

图源:新闻坊

—— " 我女的,第一次外面充电不知道这个头那么沉,拔下来瞬间人都被带出去一个踉跄扑进边上草堆里…… "

—— " 尤其是冬天,感觉更重。"

—— " 我觉得我已经劲够大了,可以做 20 个标准的俯卧撑,但有时候真的会觉得真的是挺重的。"

二是充电桩的线缆经常处于扭转、缠绕状态。这种状态下的充电枪头受扭力作用,枪头方向很容易失控,一不小心就会被误伤。

" 线非常紧,你要用很大的力气去控制住它,不然它可能会回弹,或者往车上弹也有可能,不伤到人,也伤到车。"

此外,部分充电桩设置在距离车辆充电口较远的位置,车主插拔充电枪时也比较费力。

" 这个充电停车位置就很奇怪,如果我要充的话,我就要拖着这个很重的线缆拖到这里。充电枪一直有的时候有左有右的力,然后你怼的时候 ,就有点怼不上 。"

那么,为什么充电枪、线缆都设计得那么重?

其实有几层原因所导致,第一点是高功率的需求,快充需承载高电流。如 480kW 超充,线缆需采用更粗的铜芯导线以降低电阻和发热,导致重量增加。

第二点是散热与防护设计,线缆内部可能集成液冷管道或隔热层,以应对高功率下的升温问题。

最后就是结构较为复杂,部分电缆内置通信线、传感器,例如如漏电检测互感器等,以及加固抗弯折胶套,又进一步增加了重量。

图源:汽车志

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一痛点呢?答案是很难!

有业内人士解释,随着快充、超出技术的快速发展,出于安全的考虑,反而会采用更粗更短的线缆,这样的话其实是往增重的方向走。这也将导致扭转力更大。

只是这许多的充电桩伤人案例,不仅凸显了充电操作规范的重要性,也表明了广大电车车主对于轻量化线缆的需求不容忽视。

这不行那也不行,难道这问题就无解了?

也不是。起码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魏思哲就给出了一个解决方向,他表示对于充电枪、线缆的减重,液冷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能够及时地把电流带走,就不需要这么粗的导线了。

此外," 零接触 " 的换电模式或许也不失为一个解决方案。

最后,目前在操作使用方面,如何提升充电桩的安全性?有业内人士也给出了 " 小贴士 ":

充电安全手册

充电前先检查线缆情况

若有扭转,整理恢复后再充电

控制充电环境

避免在高温暴晒、潮湿、易燃物堆积的环境下充电。充电时保持车辆通风,尤其是慢充时电池可能发热,需散热空间。

雷雨天气谨慎充电

下雨伴随打雷时谨慎充电,防止雷击引发电路故障,导致燃烧事故。

充电时不在车内用大功率电器

充电时开空调或音响等大功率电器,会加大电池内部电荷负载,加快动力电池组的电池衰减,降低电池使用寿命。

使用正规充电设备

优先使用原厂或符合国家标准的充电桩、充电线,避免使用劣质、改装充电设备。公共充电桩选择正规运营商,确保设备维护良好。

总之

在给车子充电时一定要注意拿稳拿好

避免遭受 " 无妄之灾 "

你开的车是电动汽车吗

有没有过类似经历?

赶紧转发提醒一下家人朋友吧!

来源:新闻坊、侬好上海、都市快报、汽车志、小红书网友、各路网友评论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电动汽车 充电桩 ct 社交平台 传感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