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反应最直接。
连锁生活风格连锁店名创优品(09896.HK)公布了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止的第 4 季度和全年业绩,其中利润率有所下降,尽管该公司增加派发末期息至每股 0.0817 美元,于 3 月 24 日,其 H 股股价下挫 9.75%,收报 35.65 港元,市值 439.69 亿港元。
业绩概况
2024 年第 4 季,名创优品(MNSO.US)的季度收入按年增长 22.68%,至 47.13 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经调整 EBITDA 按年增长 23.30%,至 12.27 亿元;但是扣减了大举扩张所带来的膨胀的折旧与摊销后,名创优品的第 4 季经调整净利润按年增长 19.99%,至 7.93 亿元。
名创优品从 2024 年初决定将其财政年度结算日从 6 月 30 日更改为 12 月 31 日,因此 2024 年 12 月 31 日止财政年度业绩是其变更年度结算日起的第一份业绩。
2024 年全年,名创优品的收入按年增长 22.80%,至 169.94 亿元;经调整 EBITDA 按年增长 21.36%,至 43.34 亿元;经调整净利润按年增长 15.44%,至 27.21 亿元。其整体利润率明显收缩,其中经调整 EBITDA 利润率按年下降 0.31 个百分点,至 25.50%;经调整净利润率按年下降 1.02 个百分点,至 16.01%。
名创优品品牌的利润率隐忧
名创优品从牛奶有限公司和京东(09618.HK)手中,收购内地超市运营商永辉超市(601933.SH)合计 26.68 亿股,大约相当于永辉超市已发行股份数 29.4%,交易已于 2025 年第 1 季完成,而永辉超市很可能是在交易完成后以权益法计入名创优品的 2025 年业绩中,而不是合并到其业绩。
因此,即使收购了永辉超市的部分权益,名创优品的收入仍来自名创优品品牌和 TOP TOY 品牌,其中名创优品品牌是最大的收入及利润来源。
2024 年,名创优品品牌贡献收入 160.03 亿元,占该公司总收入的 94.17%;税前分部利润为 32.55 亿元,占其税前利润的 96.95%。
让人担忧的是,该公司的同店 GMV 增速显著放缓,其中名创优品品牌的表现倒退尤其明显。2024 年,中国内地的名创优品门店净增 460 家,或 11.72%,至 4,376 家;但交易总量仅按年增长 6.17%,至 3.68 亿单,平均客单价按年增长 1.33%,至 38.1 元;同店 GMV 下降高个位数,而上年为增长 30%-35%。因此,尽管其门店数净增 11.72%,交易增量增加 6.17%,客单价亦增长 1.33%,内地名创优品门店的整体 GMV 仅增长 7.46%,至 140.08 亿元,其增长应主要来自新门店的贡献。
海外市场名创优品门店的表现也相似,同店 GMV 增幅仅增长中个位数,而上年的增幅高达 25%-30%。
与此同时,中国内地线上门店并未见显著增长,仅按年增长 24.18%,至 7.91 亿元,仅相当于其国内线下门店 GMV 的 5.65%。
TOP TOY 门店的同店 GMV 表现也出现增长放缓,其 2024 年同店 GMV 增幅仅为中个位数,而上年同期可是高达 45%-50%。
此外,我们还留意到名创优品品牌分部的税前分部利润率于 2024 年有所下降。财华社根据该公司提供的数据,重构了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止 12 个月的分部数据,发现当时名创优品品牌的税前分部利润率达到 22.55%,而 2024 年只有 20.34%。
该业务分部未来的增长态势让人担心。
TOP TOY 与永辉
TOP TOY 于 2024 年开始扩展海外市场,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名创优品共有 276 家 TOP TOY 门店,其中 272 家位于内地,海外门店有 4 家。
本月初曾传闻名创优品有意分拆潮牌 TOP TOY 在港股市场上市,不同于名创优品品牌,TOP TOY 做 IP 生意,其平均售价更高,利润率也有更大的上升空间,但该品牌的业务规模仍相对较小,其 2024 年的收入规模不足 10 亿元,而即将公布 2024 年全年业绩的泡泡玛特(09992.HK)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止的 12 个月收入规模已达 80.45 亿元,税前利润率更达到 25.18%,远高于 TOP TOY 于 2024 年的 9.40%,TOP TOY 的分拆未必能拿到泡泡玛特的高估值。
永辉的前景依然让人担忧,名创优品入股后,名创优品的创始人及 CEO 叶国富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永辉于 2025 年的核心工作是减亏,这能否改变永辉的命运仍存在很大的变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