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像素 03-26
看懂“兆瓦闪充”:比亚迪抢占超充话语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作者 |张霁欣

编辑 |冒诗阳

汽车像素 ( ID:autopix ) 原创

你真的看懂 " 兆瓦闪充 " 了吗?

这是比亚迪最新发布的超充技术,1000V/10C,远超目前主流的 800V/5C。面对这两个冷冰冰的数字,我们都知道它快,但有多快?跟加油一样的充电体验,真的要来了吗?

目前市面上充电超快的车型,像是特斯拉 Model S、小鹏 G9 和理想 MEGA,搭载的都是 800V/5C 超充,吉利系的一些品牌,比如极氪、领克,会在今年推 900V/5C 的车型。

简单来说,这里面的 8009001000V,指的是这辆车充电时所能承受电压的大小,后面的 5C10C 呢,指的是能承受多少倍的电流,比如 5C 就是指电池容量五倍的电流。

如果要在两个参数上二选一,充电电压从 800v 提升到 1000v,对充电速度的影响不会太大,把充电倍率从 5C 提到 10C,才是兆瓦闪充最亮眼的地方。

从实际使用体验来看,800V5C 其实已经很快了,MEGA 12 分钟可以增加 500 公里的续航。

再看看比亚迪,官方公布的实测数据显示,1000V 10C 的比亚迪汉 L EV 在 5 分钟内能充 407 公里,10 分钟 600 公里以上,你要能一下找到桩的话,比排队加油、付款的时间,可能还要快不少。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贵的到底值不值?

比亚迪这套超充系统,目前只在 27 万起售的汉 L ,和 28 万的唐 L 上搭载,比起 17.98 万就能买到的汉 EV,新款 1000V 高压架构,可得多花九万块,才能用上。

为什么这么贵呢,成本的确高。

首先我们要知道,要做到超充,不是简简单单加大电流,或者加大电压就可以的,这里面涉及电池、充电桩、电网的相互配合,每一项都有需要被突破的难题。我们仅就车的层面而言,充电过程中发热过量,一定会影响电池寿命,极端情况下还有热失控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比亚迪最核心的技术突破,是功率芯片,这个小东西本质上是个开关,控制电路的通和断,它是串联起比亚迪 " 全域千伏高压架构 " 的核心。充电的时候,需要功率芯片协助电池管理系统,也就是 BMS,来平衡电池组内各个电芯的电压差异,当电池过热的时候呢,它需要调节电压、电流,提供保护。

作为超充方案的 " 心脏 ",比亚迪目前使用的是自研 1500V 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这应该是行业首次,实现车规级芯片对千伏电压的稳定控制,给全域千伏提供了足够的冗余。

但为了做到这一项,这块功率芯片,从成熟且便宜的硅基 IGBT,升级到了昂贵的碳化硅芯片,也正是为了承载这项成本,新发布的纯电版汉、唐,不得不对整个新产品的定位,作出巨大的调整,变成一款 30 万元价格带的产品了,可以说直接从大众变成了奥迪。那与之相应的,这款产品的智驾、电机转速,都换成了更高配的。

但比起现在多花 9 万块钱才能拥有的 1000V10C,我个人更期待比亚迪能利用自己擅长的垂直整合、规模效应,来降低超充的成本,特别是降低碳化硅等材料的价格,让更具性价比的超充技术能下放到更多人买得起的车上,比如 10 到 20 万元的秦、宋、海豹、海狮。

另外就是充电站的普及,毕竟买超充车,不只是为了拍视频发朋友圈的,是不是能够吸引第三方厂商加入,来摊薄成本呢?以及刀片电池如何做到更低价?

继 " 全民智驾 " 后,比亚迪什么时候推动行业共同做到 " 超充普及 ",才是接下来一年,我们对比亚迪最大的期待。

本文为汽车像素(autopix)原创内容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比亚迪 特斯拉 芯片 充电桩 领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