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珍妮
3 月 25 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等 5 部门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 年)》。
根据《实施方案》可知,到 2027 年,引进落地智能算力中心项目 30 个以上,智能算力突破 100 万 PFLOPS,建成全国绿色算力保障基地。在电力能源、现代农牧、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文化旅游、低空经济、新材料等领域形成 30 个以上面向细分场景的行业大模型,打造 100 个以上典型人工智能应用示范案例,建成全国大模型训练和应用基地,力争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 500 亿元。
其中,在人工智能 + 文化旅游方面,推进建设安全可信的北疆文化大模型,支持多语种内容安全可信生成。支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个性化景点推荐与行程规划,支持利用大模型技术强化景区人机交互、内容生成与智能化管理,推动景区人流监测预警、安全监测预警等智能场景建设。推动发展智能化沉浸式特色文化演艺项目,增强文化旅游的互动性与吸引力。
在人工智能 + 现代服务方面,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加强数字人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在直播领域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仓储管理、运输路线优化、货物追踪与监控、车货匹配等领域应用,支持金融机构建设智能风险评估与预警大模型,加强内控合规管理、客户财况评估、违约概率预测、隐性关联挖掘、欺诈检测等方面应用,提升金融投资辅助决策与风险防范能力。
从广袤草原深处的智慧矿山,到城市供热管网的精准调控;从绿色算力枢纽的蓬勃崛起,到多领域创新场景的纷纷落地,人工智能正为内蒙古各行各业的数智化转型注入强大动力。
去年 11 月,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联合教育厅、科技厅等八部门共同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航天产业等潜力型产业,同时超前布局超导材料、元宇宙、先进核能等 3 大前瞻型产业。在此之前,内蒙古还成立了未来人工智能研究院,其目的在于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
当下,随着 AI 大模型技术的加速迭代与应用,其应用场景逐渐拓展,在医疗、教育、政务服务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
在具体实践方面,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云招聘平台引入 DeepSeek 大数据模型,推出了全区首个政企协同式 "AI 就业管家 ",为求职者和企业打造了 7 × 24 小时的智能化就业服务平台。呼和浩特市完成了 DeepSeek 在政务外网的本地化部署,成为内蒙古首个将 DeepSeek 应用于城市大脑的地区。鄂尔多斯市市场监管局打造了广告监管业务大模型,推动广告监管工作迈入 "AI + 智慧监管 " 的新阶段。兴安盟突泉县司法局在微信公众号设立了 AI 客服专栏,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 24 小时法律服务。
这些成果的背后,离不开强大的算力支持。作为国家八大算力枢纽节点和十大数据中心集群之一,2024 年内蒙古算力总规模达到 9.4 万 P,其中智算规模 8.7 万 P,位居全国第一位。目前,呼和浩特开通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和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入选了全国 " 东数西算 " 八大枢纽、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节点城市,还荣获了中国 " 算力产业 " 集群先锋、" 绿色算力 " 发展先锋称号,已然成为国家重要的绿色算力基地。
除了在数智化转型和算力发展方面成绩显著,内蒙古作为草原丝路的起点,在文化旅游领域也亮点颇多。今年年初,大空间 VR 展 " 丝路奇旅 " 首次亮相内蒙古博物院。该展览精心打造了八大单元场景,以恢宏的未央宫为起点,途经河西四镇、瑰宝敦煌、异域楼兰,为游客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历史文化体验。
可以预见,在人工智能的持续赋能下,内蒙古在数智化转型、算力发展以及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书写更加精彩的发展篇章。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