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之星 03-26
交大铁发IPO过会:专注轨道交通装备的国家级小巨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犀牛之星讯,3 月 26 日消息,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 2025 年第 1 次审议会议结果出炉:交大铁发(874047)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成功过会。

交大铁发是一家专业从事轨道交通智能产品及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具备了较强的技术研发、生产能力和服务实力,致力于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提升运营效率。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轨道交通智能产品及装备、轨道交通专业技术服务,具体为安全监测检测类产品、铁路信息化系统、新型材料、智能装备、测绘服务、运维服务等。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公司与西南交大联合共建了 " 国家铁路局运营安全保障铁路行业工程研究中心 ",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共建了 " 轨道交通安全监测技术创新中心 " 等创新基地平台。公司依托 " 干扰信号识别技术 "、" 震相识别技术 "、" 地震三要素估算技术 "、" 非线性超声及声发射钢轨伤损监测技术 "、" 基于三维激光雷达 + 视频监测技术 "、" 铁路建设及运营信息化技术 "、" 客运专线铁路沉降观测与评估系统 "、" 基于高压水射流的无砟轨道病害微创整治技术 "、" 被动式快速钢轨打磨车 " 等核心技术,解决行业痛点并提供关键性产品或服务。

截至目前,交大铁发共参与制定行业及地方标准 3 项,拥有已授权发明专利 22 项、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共 57 项、软件著作权 73 项。

一、业绩逐年增长

营收方面,2020-2024 年公司营收从 1.54 亿元增长至 3.35 亿元,CAGR 达 21.45%;从归母净利润来看,公司归母净利润从 2020 年的 1984.8 万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5339.17 万元,CAGR 达 28.07%。

公司业绩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这主要归因于两大方面。首先,公司产品下游市场规模庞大,尤其是运营维护市场增长迅速。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铁路轨道交通的建设期和运营期,其中建设期市场规模与下游投资规模紧密相连,而运营期市场规模则随着运营里程的增加而不断扩大,为公司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其次,公司产品经过多年研发,逐渐获得市场认可,订单数量持续增长。公司在地震预警系统、道岔监测系统和测绘服务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果,陆续通过国铁集团技术评审,并获得相关认证,产品在国铁线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得到全面推广应用。

2020-2024 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分别为 48.34%、50.80%、45.76%、46.57% 和 44.50%,整体水平维持在 45% 左右;2020-2024 年销售净利率分别为 12.74%、15.50%、14.35%、17.90% 和 16.73%,整体呈增长趋势。

二、轨道交通行业市场空间广阔

1. 全球及中国轨道交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近年来,全球轨道交通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轨道交通市场不仅涵盖了传统的铁路系统,还包括了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磁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格局。

从全球范围来看,轨道交通市场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多个因素的推动。一方面,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增大,轨道交通以其大运量、高效率、低排放的特点,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也促使各国政府加大对轨道交通的投资力度,以推动绿色交通体系的建设。

在中国,轨道交通市场的增长尤为显著。根据《" 十四五 "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目标,到 2025 年,综合交通运输基本实现一体化融合发展,智能化、绿色化取得实质性突破,综合能力、服务品质、运行效率和整体效益显著提升。同时,由于运营里程的不断增加和线路网络的不断完善,轨道交通的覆盖面和运送能力也在持续提升。

从中国轨道交通市场规模来看,2023 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7,645 亿元,投产新线 3,637 公里,其中高速铁路 2,776 公里。全国铁路营业里程 15.9 万公里,其中高铁 4.5 万公里;根据国铁集团官方发布的有关数据,2024 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8,506 亿元,同比增长 11.3%,时隔 5 年再次突破 8000 亿元大关,创投资历史新高。

此外,轨道交通市场的快速增长还体现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上。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轨道交通行业正逐步实现智能化、高效化运行。无人驾驶技术、智能调度系统、远程监控等技术的应用。

2. 轨道交通运营与维护行业增长较快

在轨道交通领域,线路建设完成只是起点,随后便进入了漫长且持续的运维阶段。随着运营里程的不断增加,运维规模也相应扩大,而轨道交通设施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劣化或病害现象。

从实际情况来看,线路钢轨及道岔可能出现伤损,路基混凝土性能会下降,隧道表面裂纹、脱空及掉块等问题也时有发生。这些看似细微的劣化现象,若未能及时监测检测并有效整治,极有可能引发严重的行车事故,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因此,如何在这些劣化现象影响行车安全之前精准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成为铁路运维部门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从市场规模的增长趋势来看,相较于国外,轨道交通运营维护行业在中国兴起时间较晚,但发展速度惊人。据头豹研究院发布的《2023 年中国轨道交通运营维护行业词条报告》显示,中国轨道交通运营维护行业市场规模从 2017 年的 914 亿元增长至 2022 年的 1,916.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15.96%。

交大铁发主要产品的使用场景覆盖了铁路轨道交通的建设期(新增线)和运营期(既有线)。建设期主要指轨道交通线路建设阶段,其市场规模与下游投资规模紧密相关;而运营期则是指轨道交通建设完成后的运营阶段,运维市场规模主要与运营里程相关。随着运营里程的不断增加,公司产品在运营期的市场规模也会持续扩大。

三、公司竞争优势

交大铁发是轨道交通安全监测领域头部企业。从项目覆盖情况来看,公司产品和服务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含重载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成功参与了众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项目,如京张高铁、京沪高铁、京广高铁、哈大高铁、兰新高铁、雅万高铁、川藏铁路、大秦重载铁路,以及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等。

公司与行业内大型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主要客户为国铁集团、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与铁路相关的大型国有集团的下属企业等,如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崇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交投商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

在具体产品应用方面,公司道岔监测系统已在北京局、上海局、广州局、成都局、郑州局等 11 个铁路局,包含京张高铁、-40 ° C 高寒铁路——哈齐高铁、重载铁路——大秦铁路等 20 余条主干线路以及广州地铁、深圳地铁主要站点共计 600 多组道岔进行了规模化应用。应用期间,多次成功监测到钢轨断裂情况并发出报警,获得了业主及客户的广泛认可,为铁路线路运行安全提供保障。公司的线路监测系统已应用于多条国家重大干线铁路,包括成都局管内崩塌体落石较为频繁的沪昆线、广州局管内焦柳线、城市轨道运输环境较复杂的广州地铁 14 号线等。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公司积极响应 " 一带一路 " 倡议,成功中标印尼雅万高铁精测网及沉降咨询评估项目,助力雅万高铁顺利开通运营。

公司的地震预警系统误报率仅为 5.67%,仅利用 P 波前 3 秒数据信息,通过自研的算法模型,生成地震震级、震源位置预警信息,P 波单台震级偏差达标率可达到 82.13%,均超出国内行业标准。该系统历经多轮第三方评价测试,性能指标通过了铁科院 " 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 " 检测,产品通过了中铁检验认证中心认证并获得 CRCC 证书。目前,该地震预警系统中标了 25 条高铁线路,主要集中在北京、成都、郑州、南宁、上海等铁路局集团公司,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

四、同行业对比

同行业上市公司方面,选取哈铁科技(688459)、铁大科技(872541)、辉煌科技(002296)、测绘股份(300826)、正元地信(688509)为可比公司。

本次 IPO 拟募集资金 1.68 亿元用于新津区交大铁发轨道交通智能产品及装备生产新建项目、新津区交大铁发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其中,新津区交大铁发轨道交通智能产品及装备生产新建项目达产后预计每年增加营业收入 24,714.88 万元,增加净利润 3,010.42 万元。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专利 轨道交通 地震 技术创新 激光雷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