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农夫山泉 " 红瓶 " 包装水市占率超 26%,公司上市当天市值接近 5000 亿港元,其创始人钟睒睒以 " 半小时首富 ",屡屡刷屏。
天然水、无糖茶,借此打造出一个又个百亿单品的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却在三年后的 2024 年,遭遇了不知何起的 " 翻箱倒柜 " 式的抹黑。
仅从结果看,这几乎是传统商业模式被现代算法一次精准又凶狠的 " 反向 " 降维打击。
3 月 25 日,受伤的农夫山泉,在 2024 年年报中揭露了自身的 " 伤痕 ":2024 全年,农夫山泉整体营收同比微增 0.5% 至 428.96 亿,净利润增速则放缓至 0.4% 达 121.23 亿。
其中,农夫山泉最为倚重的现金奶牛,即瓶装水业务受舆情剧烈冲击,营收大幅下降 21.3% 至 159.52 亿。
钟睒睒在致股东信中表示:" 我们经历了品牌形象的历史性考验。"
被算法 " 狙击 " 的农夫山泉
2024 年上半年,一场巨大的舆论冲击袭向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该公司的品牌形象,也遭遇了历史性考验。
考验有多严峻?
2023 年,农夫山泉以天然水为主的瓶装水,销售额能达 202 亿,总营收占比接近一半,60% 左右毛利率下,仅瓶装水业务,就能够给农夫山泉带来百亿级别的真金白银。
2023 年,农夫山泉总营收达到 426.67 亿,同比增长 28.4%。净利润达到 120.79 亿,同比增长 42.2%,营收与利润均在快车道。
可到了 2024 年,农夫山泉瓶装水的销售额大幅下滑 21.3% 至 159.5 亿,总占比不足 40%,致使 2024 年农夫山泉整体营收和利润,几乎原地踏步。
这也意味着,仅仅一年,农夫山泉在瓶装水上受到的冲击,就让该公司损失了 50 亿左右的收入,以及更多的潜在增长和利润表现。
某种程度上说,2024 年被算法 " 狙击 " 的农夫山泉已经成为一种前所未有的商业现象,已经难以简单归结于商业领域的合理竞争——
事实上,从 2021 到 2023 年,农夫山泉瓶装水营收分别为 170.5 亿、182.6 亿、202.62 亿,同比增速分别为 22.1%、7.1%、10.9%,虽然整体营收增速在放缓,可基本符合行业大盘增速。
可在 2024 年超 20% 的增速下滑,也让农夫山泉瓶装水的基本盘被舆论撕开了一条口子,从而被对手挤占。
最大受益者,或是宗馥莉领导的娃哈哈:宗馥莉曾在 2024 年底经销商大会上表示,娃哈哈业绩已回到 10 年前的规模。估算下来,娃哈哈 2024 年营收应为 700 亿左右,相较 2023 增长超 200 亿。
于是,当舆论倾轧、基本盘撼动后,情势紧迫,农夫山泉也从 2024 年开始被迫反击,显现出一定韧性:
比如,农夫山泉时隔 20 多年重新进入纯净水领域,去年 4 月推出每瓶 1 元以下的低价绿瓶纯净水,再加上 2025 年推出的 1 元左右的矿泉水,农夫山泉正不竭余力地以低价水试图扳回自己丢失的市场份额。
不过,舆论或许只是瓶装水市场竞争的催化剂。
事实上,近些年农夫山泉的市场地位正受到挑战。例如,2022 年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农夫山泉在中国瓶装水市场中占比 26.4%,为行业第一。可到了 2023 年,数据显示,农夫山泉市场份额却下滑至了 23.6%。
从这点上说,从天然水、纯净水、再到矿泉水,农夫山泉产品近些年的革新推陈,或许只是其在瓶装水领域受到冲击的缩影,而这样的趋势在未来或许只增不减。加上,不同品牌对瓶装水界限的模糊,整个市场的 " 内卷 " 加剧后,更大规模、更高烈度的竞争,也可以预见。
例如,当农夫山泉低价绿瓶水问世后,借着宣传公式,以及自身强大的线下铺陈,农夫山泉的低价反攻,也让怡宝、娃哈哈等主打纯净水的品牌,开始被迫降价。而到了今年 2 月,农夫山泉 1 元左右的矿泉水,也让多家品牌的矿泉水销量,变得较为被动。
事实上,2024 年农夫山泉财报指出,虽经历了 2024 三个月的持续下滑,可回到 2024 全年看,农夫山泉依旧是中国瓶装水市场市占率第一。
可农夫山泉的低价挤压,并非没有代价。
随着农夫山泉 " 绿瓶水 "、" 矿泉水 " 相继推出,农夫山泉曾以天然水、自然无污染主打的 " 红瓶水 ",整体销量上难免会内部挤压,而农夫山泉整体瓶装水业务的利润,也会受到影响。国金证券曾测算,在中性情况下,假如 " 绿瓶水 " 销售额占包装水业务的 50%,那么对水业务全年毛利率影响约为 5%。
而这样的冲击,或许还将一直持续:2024 年全年,农夫山泉毛利润为 249 亿,同比下滑 1.9%,总体毛利率则同比减少 1.4%,达 58.1%。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 2024 年 31 日,农夫山泉的存货从 2023 年同期的 30.92 亿大幅增长至 50.13 亿,存货周转天数也从 2023 年 12 月 31 日的 55 天增加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的 82.3 天。
农夫山泉的第一增长引擎
天然水、无糖茶,无疑是钟睒睒多年来用心良苦的商业布局,其核心在于实现 " 双轮驱动 ",对农夫山泉业绩持续拉升。
可因 2024 年舆论对农夫山泉瓶装水的巨大冲击,由此,农夫山泉 2024 年的营收主力军,则 " 被迫 " 变成了茶饮料。
财报显示,2024 年农夫山泉的茶饮料营收 167.45 亿,同比增长 32.3%,总营收占比提升到 39%,首次超过瓶装水。
至此,农夫山泉创立的 " 东方树叶 " 无糖茶系列产品,加上 " 茶 π " 果味茶系列产品,受任于危急之际,却在 2024 年担起大任,成为了农夫山泉的第一增长引擎。
曾经,农夫山泉入口平淡、苦涩、以零糖为主打的 " 东方树叶 ",2018 年前其销售额还不到一亿,可仅仅六年后,以 " 东方树叶 " 为代表的茶饮料就首次超过农夫山泉 " 红瓶 " 水,足以看出钟睒睒的超前布局和营销功底。
某种程度上说,东方树叶于无糖茶饮料的全面崛起,既支撑起了农夫山泉近些年强劲的业绩表现,也是农夫山泉舆论冲击后仍有大概率翻盘的底气所在。
2018 年农夫山泉的 " 茶 π " 销售额近 30 亿,彼时,东方树叶的销售额不足 1 亿。
到了 2021 年,钟睒睒则对外谈到:" 我们茶(产品)2012 年、2013 年到现在十几年了,前六年是没有赚钱的,但到了 2021 年,这个增长曲线就起来了。"
随后," 东方树叶 " 打出翻身仗,2021 年 " 东方树叶 " 拉动农夫山泉茶饮料业务营收同比大幅增长 48.3%,达到 45.8 亿。
由此,农夫山泉的茶饮料营收,则以每年几乎一番的速度提升,到了 2023 年,其茶饮料达到 126.6 亿,同比增长 83.3%。
而回顾农夫山泉的茶饮料的强力扩张,实际也离不开农夫山泉较为强大的线下渠道建设:2020 年农夫山泉招股书显示,截至 2020 年 5 月,公司经销商数量 4454 家,覆盖全国 243 万余个零售网点。
尽管,当下农夫山泉的东方树叶,仍然面临三得利、元气森林等多家品牌贴面竞争,可作为先发者优势仍然巨大。
尼尔森数据显示,截至目前," 东方树叶 " 在中国无糖茶市场的份额超过 70%。
钟睒睒如何与风波共处?
2024 年 2 月底,农夫山泉受到舆论围剿,情况堪称惨烈。
彼时,一场堪称 " 翻箱倒柜 " 式的舆论风暴,全方位冲击了农夫山泉产品的水源、质量、产品包装,乃至钟睒睒的个人家事,极大影响了农夫山泉的品牌形象。
冲击持续,农夫山泉 2024 年第二季度包装水业务同比下滑 35%,商品库存周期陡然提升。
前所未有的压力下,一直以商业判断见长、较为冷静的钟睒睒,也难免激愤难当,2024 年多次公开回应其中争议问题,甚至公开喊话字节跳动张一鸣,堪称中国两大首富的 " 隔空对战 "。
可在算法推送形成的信息茧房里,情绪汇集则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力,而现实中的强者,往往于网络世界会是天然的弱者。
于是,这一场现代的商业冲突,也变成了一场非对称的对决——
尤其当算法收拢情绪,情绪战胜理智,大量具有倾向性的视频裂变传播后,也让农夫山泉 2024 年业绩表现较为惨淡。某种程度上说,这对当下商业文明的建设,也极具破坏性。
值得注意的是,2024 年,农夫山泉产品被送检近万次后,当下却未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因产品质量问题介入调查。而在农夫山泉 2024 年报中,也谈到:" 反而证明了农夫山泉优质的水源和产品质量 "。
可以预见的是,坐拥 12 大水源基地网络的农夫山泉,长久来看,业绩回归或许只是时间问题。可对于受到 " 原子化 " 舆论冲击的农夫山泉来说,如何以一种柔和身段、更具智慧地与风波共处,或许也是钟睒睒在未来,仍需解决的难题。
" 我们正在学习与这个充满‘ VUCA ’(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时代共处。" 在 2024 年财报末尾,钟睒睒如是谈到。
--THE END--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